大多数家庭案头藏书必备卷册肯定有《资治通鉴》,洞见历史,向古人见习智慧之光,是文化人读史书的初心。
但读《资治通鉴》有两大难点,大多数止步于此:
第一、编年体记叙历史事件分明,但缺点是事件被割裂在不同卷册中,对事件连续性难以把控,容易头脑浑浊而读不下去。
第二、《资治通鉴》和《史记》相互参读中,逐渐舍弃《资治通鉴》,因语言不如《史记》语言生动,有文学性,如朱熹所说“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宗旨上有严肃的治国理政目的,不拘于人情冷暖。
读《资治通鉴》的人一定要抱有和司马光一样的信念感,读这部史书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那么阅读的信心和目标就很容易达成。
解决两大难点,伴读书可以做到立竿见影。
现代读书人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大多来自东拼西凑,虽然涉猎广泛,但容易混淆概念张冠李戴。
我个人非常喜欢《资治通鉴熊逸版》这套书作《资治通鉴》的导读书。
原著中一字一言暗藏古代礼仪、生活玄机,所以详尽的解读,从字到句,再到人物性情分析,可多维度代入到历史环境中,更容易理解小动机彰显出背后的大智慧,整体降低理解难度系数,理解范围更宽广。
现代读者读史书同样与司马光共同目的鉴戒历史,不同在于更个体化,私人化。熊逸老师的这套书的成书模式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几大需求:
文本需求:故事情节完整
秦武王突然死亡,秦国权利真空,兄弟诸公子上演宫斗戏,芈八子儿子公子稷意外胜出,这内幕细节可太吊人胃口了。
但《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却扔了个炸弹,去交代赵国去也。读者意犹未尽,这不是现代读者挑剔,在南宋时期,古人们也对此十分感兴趣,学者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重新编排,以大事件为中心线,这本书被后世学者朱熹力荐。
《资治通鉴熊逸版》就先满足读者的需求,把故事线填充完整。先把两年后,宣太后、魏冉、秦昭襄王组成董事局共同管理秦国的事挪到前面交代一下,读者清晰然必自通。
情绪需求:幽默有趣
熊逸老师的幽默处处可见,但并不低俗,古人之举并非全部都要蹙眉深思,有一些事件当做故事去读。
对于初读《资治通鉴》的读者,对于历史人物中涉及的公子繁多,读着读着就混淆了,大有阅读《百年孤独》同样的名字苦恼。一些笑点可以帮助读者快速记住这些帝王将相。
公元前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
公子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燕国人送他回国,他才得以继位成为秦昭襄王。惠文后支持公子壮,公子壮僭立,号季君。公子壮和大臣、诸侯、公子造反,全部被魏冉诛灭。史称“季君之乱”。
《资治通鉴熊逸版》中一句话秒记住这位公子壮:
公子壮被称为“季君”,勉强翻译成“小王”,这场动乱史称“季君之乱”
知识点需求:参本对照
有关赵武灵王的重大改革“胡服骑射”,熊逸老师手拿三本大书,一一对比开讲,三个被版本一分钟通晓:
《战国策》版本从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聊天开始,《资治通鉴》塑造赵武灵王形象,
这一部分知识串联太有意思了,古代服饰衣与裳,到“深衣”农耕打仗做家务不方便,再到裤子起源“胫衣”应运而生,顺便讲讲“纨绔子弟”的由来,以及古代“箕踞”就是辱骂对方,历史事件有二,孟子见老婆箕踞,闹离婚,荆轲刺秦王失势,箕踞破口大骂......
“之所以强调海量阅读,是因为一切表述、记载都是经过主观裁剪的。”这个观点很客观,但读者往往深陷作者的主观意图里,要不然无法自发盲目信任,要不然不屑一顾,无法容纳与自己意识相反的观点。
文化需求:古代礼仪揭示行为动机
古人礼仪,解读文化密码,
小学六年级古文故事“负荆请罪”,重点在“负荆”上,熊逸老师讲到“相将和”之负荆请罪环节重点放在廉颇的“肉袒”上。
古代露胳膊分左右,代表不同含义,“右袒”有刑罚意义,表示主动认罪,甘愿被砍掉右手,“左袒”有礼仪意义,大多用于葬礼。
所以贵族社会礼仪有长者、尊者在,官不能摘,肉不能露。齐国总理“田单免冠、徒跣、肉坦而进。”去见齐襄王,礼仪上表示屈服的姿态。
《资治通鉴》貂勃原文四个字“避席稽首”。熊逸老师就“席子”一词展开历史知识解读。
古人席地而坐,“坐”就是现在的跪,关系密切才可同坐一张席子。席位既然要分高低贵贱,老师被尊为“西席”,与朋友断交交“割席”,宴请宾客交“酒席”,受邀参加叫“出席”,主人为客留的是“席位”或“一席之地”,重要人物发言或敬酒,其他人要“避席”,貂勃“避席稽首”就属此行为。
先秦年间的磕头正是名称“稽首”,是所有跪拜礼中的最重要的礼节,头贴地面,多停留一段时间。
有了这些古代礼仪样本的深入浅出的解释,读者就很容易形成主角们的行为想象,并借此理解行为的尺度及行为动机。
阅读需求:海量样本丰富,自取所需
海量阅读的意义在于样本数量足够大,获取的信息细节更多,思考辩证的范围更精准。
和氏璧的故事从周赧王三十二年讲起,最早和氏璧出自《韩非子》,但以寓言形式,目的阐述道理而用,而后和氏璧故事逐渐丰富,冯梦龙《新列国志》赵惠文王的内侍繆贤偶得和氏璧,被其冬可暖、夏可凉的功能性倾倒。
繆贤因贪其珍贵,没舍得献给赵文惠王,后被赵惠文王翻出占为己有,繆贤吓破胆子要逃跑,被蔺相如劝阻。
蔺相如出场,熊老师给出三点提示:第一,“相”字读一声,理由,根据钱惟演的诗“楚国大言登宋玉,汉家答诏用相如”的格律判断。第二,蔺相如是繆贤的舍人,但《史记》中并非因和氏璧相关联,繆贤向赵惠文王举贤士蔺相如。第三,在《资治通鉴》里司马光简化了蔺相如的故事,努力摆脱小说家气质,三言两语交代了“完璧归赵”,另外一个原因是司马光对蔺相如不以为然,曾写过一篇《廉蔺论》讨论蔺相如的功绩不算丰功伟业。
写在最后:
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边读边做视觉笔记,毕竟战国时期国名太多,人物迭代层出不穷,比《百年孤独》还难对准人物和人名,画了图立马有了立体感。
本篇文章的图片都是我的笔记照片,通读第一遍下来,已经能清晰的理解战国时期大局势变化,但历史的细节的掌握,还需要再刷几遍。
不管如何,《资治通鉴》在我心中再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难啃史书了,也终于理解了作为“神书”里面到底包含着多少古人智慧,毕竟对于绝大多数非文史专业读者来说,要通读这样一部皇皇巨著,恐怕是很有难度的。文言文以及历史背景知识,都可能成为阅读的障碍。
当然,有了一定基础阅读能力,最终的目的,也是一定要回到《资治通鉴》原著中去体会才是根本。
作者:荣荣
用每本书探索一个根本问题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