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这一篇,原著上的章节名称是“东汉的书学”,我们认为不够直观,就改成了汉代的书法理论这个标题。
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列个提纲:
1、扬雄“书,心画也”的理解;2、许慎《说文解字》对于书法的意义;3、崔瑗《草书势》的理解重点;4:蔡邕的书学理论;5、赵壹《非草书》的理解。
一条一条来说:
一、扬雄“书,心画也”的理解前面我们提过扬雄,他是哲学家、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兼书法家,他最重要的与书法有关的观点,是他在《法言·问神》里提出的“书,心画也”。
(扬雄像)
但细究之下,扬雄的“书为心画”理论中的“书”,实际上指的是“书面语言”,而不是笔迹或书法。
一个人的“言论”和“书面语言”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其气质、品格、情感、修养、学识都可从中显示出来,所以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言”与“书”来判断出是“君子”还是“小人”。
其实,“书为心画”在扬雄这里,甚至并非针对后世所谓的文学艺术而言的,尤其不是指“书法”。
但是,因为“书”的字义,还可以作为“书迹”“书法”来理解,于是后人人论书就将扬雄的“书为心画”的话作为书迹或书法作品同书写者的人格密切联系的根据。
到两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书迹或书法作品有时能看出其性格、气质、情感、修养、学养等方面的情况,就是后来我们经常说的“字如其人”的说法;到了唐宋以后,“书品”“人品”之说更加盛行,人们开始强调书法与人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蔡京像)
争论“字如其人”往往会提到秦桧、蔡京的书法,但这两位的书法是好是坏大家又各执一端(因为艺术不是数学,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字如其人”是不是完全正确,就永远是一个无法获得唯一答案的问题,我们无法确认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们可以确定扬雄的“书,心画也”中的“书”,最初指的是书面语言,而不是“书法”或“字迹”。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正确理解。
二、许慎《说文解字》对于书法的意义《说文解字》很重要。
在前面分享的《篆刻学》读书笔记里,在我所有的篆刻文章里,我都强调过《说文解字》的重要性,这里要说说《说文解字》对书法的意义。
(《说文解字·叙》)
其实,许慎对于文字的解说只限于文字学范畴,他所谓的“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里的“书”,指的是书写,用毛笔或者刻刀在竹帛上写的行为过程称之为书,他说“如也”,是说,人们书写的文字,如同物象,每一字皆如其物状。他仍然把“书”限于将文字连贯成文,以表达思想的行为过程,而未扩展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过程。
这其实很合理,毕竟《说文解字》是字典,不是艺术教材。
《说文解字》最重要的内容是“六书”原理,我们说过,《说文解字》的“六书”与《周礼》和《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六书”内容不一样,但其实,三家之说统归都出自于刘歆,就是刘向(《战国策》的作者)的儿子。
(三家“六书”)
三家“六书”,在名称和排序上有所不同,郑众之父郑兴是刘歆的弟子,许慎是贾逵的弟子,而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弟子。
(刘歆像)
三家“六书”造字之说究竟谁的最权威,完全不必深究。又以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影响最大。
《说文解字》对于书法史的价值在于它历述了先秦至新莽时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史。因为书法是在汉字基础上产生的艺术,与文字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所以《说文解字》对后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唐代,《说文解字》是开科取士的考试内容,清代,《说文解字》学者、书家每依《说文解字》中字来书写,并把《说文解字》当成文字书写规范。到了近现代,我们研究先秦古文字,比如甲骨文、金文,若无《说文解字》作为桥梁,则无法释读。
或许是基于以上原因,上海书画出版社版的《历代书法论文选编续》把它列在了第一篇(大概是开始编写时,忽略了这篇重要文章,后来又觉得它格外重要吧。
三、崔瑗《草书势》的理解重点《草书势》是今存最早的一篇纯粹谈论书法艺术的文章。原文可见于《晋书·卫瓘列传附子恒》的引录。
(崔瑗画像)
崔瑗认为自文字产生有就有书法,而草书之兴,是在佐隶书出现之后,最初可能是出于仓卒紧迫,为了省时省力,加以简略,这样就产生出新的书体,它与古代书体不同,在形体上从象形变为象征。
这是合理的。
他又认为草书已经从篆、隶的静态美变为动态美。它结体上不同于篆书的匀称,也不同于隶书的整齐(篆书也讲究“齐”);草书的用笔既有异于篆书的圆,也有异于隶书的方。
草书打破了篆、隶的平稳而呈欹侧之状,左轻右重、左俭右丰、左低右昂正是古典草书——章草用笔和结体的特征。
章草书不同于后世的今草,尤其是大草的连绵飞舞,其最大的特征,也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持引不发,似断还连,静中寓动,蓄而后泄,这就是草书的“势”。
这是《草书势》的理解重点,要理解这个“势”字。
《草书势》还提出了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在创作或欣赏的过程中都将注入情感,并获得美的感受,并肯定了书法能表达和激发人的情感。这种将书法创作和欣赏同情感联系起来谈书法的方式方法,不仅对后世的书法理论,还对绘画理论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蔡邕的书学理论蔡邕多才多艺,但蔡邕较为可靠的书法理论论著,只有《篆势》和《笔赋》,前者载于《晋书》,后者载于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和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以及徐坚的《初学记》等。
《篆势》开头说明篆文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在六体(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中,篆书是正脉。
它认为篆书不仅匀称、工整,而且也有所谓的“势”,它不是呆板地摹写,除了要作匠心经营外,还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其实正是书法艺术的神妙之处。
《篆势》还表达了蔡邕对篆书美的理解与赞赏,他又时时不忘宣扬他所推崇的儒家思想,这说明在我国古代,艺术与美学的发展,同哲学、伦理学有着非常直接而紧密的联系。
《笔赋》则完全是一篇对毛笔的礼赞。他文中的“书乾坤之阴阳”,作者华人德认为这点明了由毛笔创作的书法,是一种黑白艺术,书法之美是和阴阳运动变化及和谐统一分不开的。
蔡邕认为书写文字的毛笔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是完成各项神圣使命的工具。他其实是在同时认为在立德、立功、立言之外,书法只是余事。
自己是艺术家,但轻视艺术,中国的艺术家们,从蔡邕开始,就很奇怪。
托名蔡邕所作的书论还有《笔论》《九势》二篇流传,现代还有人认为这是书法经典文章,但华人德先生确认其为托名所作。二篇文章原文可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历代书法论文选》)
五、赵壹《非草书》的理解赵壹(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人。《非草书》是赵壹所作的杂文,收于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列首篇,同样,《历代书法论文选》也将其列为第一篇。
(《非草书》)
赵壹的《非草书》是一篇抨击草书的文章,认为草书本来并非象形文字,不是圣人所造,而是大概起于秦、末刑狱繁多、攻战并作之时,为趋急速,“务取易为易知,非常仪也。”而当今学草书者,不思简易之旨,皆废仓颉、史籀所传文字,竞以杜(操)、崔(瑗)为法,写草书反成了难而迟,失去了草书的本旨。
其实,杜操(即杜度)和崔瑗所写的草书,是书法艺术的草书,而赵壹只是从草书的实用性出发来否定之,这是不恰当的。
(赵壹画像)
艺术创作需要构思、经营,故难而迟(张芝就说“匆匆不暇草书”)。这正说明汉末的草书已经偏向于艺术性了,非秦末以来的草书了,秦末的草书是为了实用,汉末的草书是为了艺术,二者区别明显。
赵壹的《非草书》还记录了汉末书法家们勤苦练习书法的样子:
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馀暇,游手于斯。
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坐,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
这种钻研态度,多可爱啊!
不管如何,赵壹的《非草书》是一篇存世完整的最早专门论述有关书法的文章,结构严密,论说透辟。是中国书法批评史上第一篇重要文章。
(之4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