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背诵古文观止为

有时我在想,如果不读点古文,那么中华五千年文明似乎就跟我没多大关系了,只能活在白话文营造的文化世界里,也算是一种遗憾吧。可对于一天到晚从不读古书,而是捧着手机刷段子的我们来说,若想读懂古文则比较困难。不过肯下苦功夫,学好文言文倒不难,只要背熟一本《古文观止》就够了。为什么选择《古文观止》来学习文言文?因为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俩已把中国古代最好的散文名篇都集中在这本书里了。我恰好在前几年通读了《古文观止》,并背下了其中的多篇文章,文言文阅读水平有了不少进步,以下我就以《古文观止》为例,浅谈文言文的学习方法。首先找一本带注音的教材。推荐新华出版社的《注音详解古文观止》。参考这本书仅仅是为了不读错字,比如书中的《兰亭集序》开篇有句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第二个「会」字,应读作(kuài),而大部分人却读(huì),容易闹笑话。在《古文观止》中还有大量容易读错的字,没有注音教材参考难免有读错的可能。这一步只需识字,无需去理解每个字每句话的意思,暂不用买《古文观止》译注本。近代学者、翻译家辜鸿铭在学习德语时,布朗教授并没有教他德语语法和理解字词意思,而是像中国古代私塾一样从背诵学起。布朗要求辜鸿铭先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且一边教他背诵一边比比划划,偶尔还说说笑笑,让辜鸿铭摸不着头脑,却只能跟随老师晃头晃脑地背下去。布朗说:「我只要求你背熟而不求你听懂,一旦听懂再背就容易心乱。」辜鸿铭就在这种不求甚解的状态下,花了大半年糊里糊涂地把《浮士德》背下来,此时布朗教授才慢慢告诉他诗歌的意思。这一点像极了今天小学生背诵古诗,同样是字不认识,他也不需要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包含什么文学语码,只管去背。等到他慢慢长大了,背的诗词多了,自然就可以在不同古诗之间找到联系,也更好地理解整首诗。其次做一份背诵计划。在正式背诵之前需制定一份可行的计划,比如前两个多月背10篇文章,每周1篇,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背。我当时选了《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陈情表》、《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陋室铭》、《师说》和《醉翁亭记》。这些在上学时已经背过了,因此背下来难度不大,不过我还是用了两个月时间,目的是为了背得滚瓜烂熟。熟到什么程度呢?当听到别人说出一句类似的话时,我就条件反射一样地想到《古文观止》中的句子。有时写作时不自觉地用到文章里,比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等。再次是单曲循环听朗读音频。在背诵时,我没有死记硬背,而是借助音频资料来记忆,方法是找来了白云出岫的《古文观止》朗读音频,下载之后放入MP3播放器里,在上下班路上或者在健身房运动时单曲循环听。一般一篇文章我大概听不下遍,有时听到差点呕吐。这种方法对背诵非常有帮助,在还没开口背诵之前就记住了文章大部分内容,也相当通过耳朵来接收了文章信息,在自己背诵时无非多重复几次而已。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真正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和耳到。最后是重复朗读,加深印象。当我花了两个多月把《古文观止》中的10篇文章背熟之后,再用整整两个月时间背接下来的20篇,即每天3篇。当背熟了30篇之后,就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底子,接下来便加快背诵速度,两天背一篇或者一天一篇并不难。背过全部文章之后,就需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朗读,加深印象。比如每天晚上睡前花10-15分钟朗读7-8篇文章,一个月刚好把《古文观止》的篇文章读完一遍。倘若继续坚持读下去,也可以每个月朗读一遍,一年下来便读完12次。这就是我通过背诵《古文观止》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效果比我之前通过《古代汉语》学习语法知识有用得多。那么为什么我建议背诵《古文观止》而不是先学习古汉语语法去学习文言文呢?打个比方,《古文观止》中的一篇文章是《曹刿论战》,其中有这么一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让你去分析「于」字的用法,花了大半天你学会了介词「于」后置较多,它有三种用法,在这里表处所、时间、对象。你觉得这样有意思么?到了下文又遇到一个「于」字,岂不是把它的三种用法翻出来对号入座?其他介词、副词、连词呢?不是严重打击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而《古文观止》收录了古籍中的经典文章,比如它收录了《左传》34篇,《战国策》14篇,《国语》11篇。当你把这些文章熟读背诵之后,再读这几部经典就不难,你甚至不再死记任何语法就读得懂。再说《古文观止》收录的文章相对较短,也很优美。字以内的有80多篇,0字以上的不足10篇,只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稍长,有字。当然,最短的两篇不足百字,分别是刘禹锡的《陋室铭》(81字)和王安石的《读么孟尝君传》(89字)。可见花一年左右是可以背熟《古文观止》篇文章的。近代古文名家林纾说过:「天下文章,能变化陆离不可方物者,只有三家:一左、一马、一韩而已。」一左是左丘明、一马是司马迁、一韩是韩愈。而《古文观止》中收录了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加起来有35篇之多,加上《左传》34篇、《史记》14篇和司马迁的一篇《报任安书》,总共84篇。可见林纾推崇备至的「一左、一马、一韩」文章占据了《古文观止》三分之一多。如果我们仅仅为了写作,把这些文章大家的作品背下来,对写作也大有帮助。而背诵虽然看似简单、粗暴,却有效,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背诵《古文观止》不仅对写作,对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像金克木说的:「读《古文观止》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当你精通于某一个点,不同地钻研进去,用学到的方法触类旁通,就像采石场工人炸石头的做法一样,只有往石头中间钻出一个缝隙,才能装好炸药把大石头炸开。通过背诵《古文观止》来学习文言文即是同一个道理。正如尼采曾说过:「从你站着的地方挖下去,一定可以挖出清泉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