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源岳阳历史文化研究文选书影
清嘉庆《巴陵县志》君山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的这句名言,用来说钟灵毓秀、飘逸而神秘的君山山名,的确一语中的。君山初名洞庭又名北渚、湘山,后又名熊耳、有缘、小蓬瀛、帝子山,皆沾了几分仙气,故而名重古今。
山名洞庭,由来远久。洞庭一词首见于《战国策·魏策》,吴起谓魏武王云:“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其次《庄子·天运篇》云: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再次是《山海经·中山经第五》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在九江之间”。《山海经》成书于西汉以前,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景纯(—)注曰:“天帝之二女处江为神也。”是说天帝的女儿为湘水神,居住在“洞府之庭”的洞庭山。关于“洞庭”古人有两种解释,一为《环宇记》云:“洞庭,洞府之庭。”二为《巴陵县志》引西汉“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的合称)说:“山腰空虚是谓洞庭。”虽经几千年的波涛冲击,如今君山南麓尚有龙洞、虎洞、雁洞、猴子洞。响山顿足有声,下面可能有大洞,《水经注》云:“君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古籍皆云“洞庭山”是因山中有大洞穴而得名。前秦王嘉《拾遗记》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洞庭之山,浮于水上,其上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山上有灵洞”,采药之人入洞行十里,遇仙女,待以琼浆,赠仙丹而别。当采药人返回家乡,田园尽皆变异。好不容易寻得家门,接待他的已是其九世孙儿,说:先祖入山采药不还,至今已年!真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由此说明,战国以前“洞庭”是山、湖共名。
爱国诗人屈原《九歌》咏道:“帝子降兮北渚。”于是君山又有了北渚之称。君山名北渚,是就其所处方位得名。渚者,水中陆地也。清代学者、两江总督陶澍认为:洞庭湖中团山居中,艑山在东,磊石在南,明山在西,君山正处北面,故称“北渚”。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由此可知,战国晚期君山名“湘山”。名“湘山”,是由于屈原《湘君》《湘夫人》诗歌的巨大影响,加之人们将神话中“天帝之二女”和传说中“尧之二女”混淆,又与湘君、湘夫人融合,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君山地处湘水之滨,于是将湘水神驻地洞庭山自然而然地更名湘山了。《史记》“湘山祠”的记载,可证此时名称的变更。
富于诗情画意的“君山”之名,最早见于晋郭璞(景纯)《山海经注》:“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名君山。”实际上此说成因与上述“湘山”名称由来的前一种说法相似,只是选取了“湘君”的“君”字罢了。另一种说法认为,其名“君山”是与“千古一帝”秦始皇曾登是山有关。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此后,经唐代诗人反复咏唱,渐次固定,延续至今。其实,更重要的是君山处于“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的万顷风涛中,任凭波涛冲击,“君山流不去,狂流自流”,她有砥柱中流的君子风范。千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诗词,咏叹君山的这种特质。如明代薛瑄的“日月每从波底出,峰峦长在气中浮。人生志节当如此,屹立狂澜几万秋”。毛伯温“巨浪洪涛撼天地,屹然砥柱是谁功”等等。有感如此,笔者也曾赋《菩萨蛮·君山》:“天涯一点青山小,人间万代情缠绕。泪洒斑竹枝,二妃知未知??风涛何激烈,终古无休竭。请君踏浪游,差可探沉浮。”“君山”,确实是揭示了这座山的精神底蕴。
“小蓬瀛”则是滕子京的雅赐,其词《临江仙》曰:“君山自是小蓬瀛”。蓬瀛指仙岛。《汉书·郊祀志上》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海外仙山,虚无缥缈,“蓬莱瀛海飞渡难,世人可闻不可攀”。怎比君山荟萃三神山之秀美神奇,况且交通方便。
元代《君山诗集序》载:“君山亦名熊耳”,此说源于《图经》。山名熊耳,的确有些怪异。君山全貌是有些像大熊猫的耳朵,今日君山导游示意图也给人这种印象。
但这只能从空中鸟瞰获得,当时哪来的飞行器?使人不得其解。
“有缘”,《巴陵县志》载:“山名有缘,盖山灵如妒人游,每将渡辄以恶风浊浪拒人回舟,故以得至者为有缘。”旧时去君山交通不便,扁舟过湖,布帆需借风力。若凭橹桨,得大半天功夫方能划尽逆流13公里水路。风高浪险,天气变化莫测,故而那时要游君山不仅需要勇气,而且确需几分缘分。因此君山建有有缘寺、多缘寺。崇胜寺的照壁上也大书“有缘”二字。山名“有缘”是约定俗成。下面略举两例。
宋代诗人陈与义,洛阳人,官至参知政事。他曾两度来岳阳,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什,其《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可他却偏与君山“无缘”。第一次到岳阳,拟游而阻于风雨。第二次滞留岳阳年余,又因杨幺起义在君山建了寨栅无法登览。他只得隔湖兴叹,登上岳阳楼凭栏寄兴,写下《过君山不获览》:“我爱君山好,万里来南州。青眉横玉镜,色照城中楼。胜日空倚眺,经年未成游。”对君山的景慕之情跃然纸上。无缘登山,只好借助想象的翅膀神游了:“掷去九节筇,搴衣走林丘。会逢湘君降,翠气衣上浮。”回到现实,无可奈何,“寄恨虚冥搜”,留下遗憾而去。
明代华容人刘大夏,官拜两广总督、兵部尚书,也曾数次欲游君山不果,写下“携酒君山十载盟,偶逢风雨竟无成”,扼腕称叹。忽一日“缘分”骤至,喜而赋诗,说“予三渡君山,皆为风雨所阻。今夏渡湖北上,忽南风大作,将予舟竟送君山,泊而登览。”诗曰:“青螺十二出没间,几度来游空往还。风雨昔年皆偶尔,亭泉今日应跻攀。”真是无缘相求,求之不得;缘分来时,不求而得。
“帝子山”则因尧帝之女或天帝之子居此而名,仅见于诗家偶一吟唱。
年7月中旬,笔者乘“巴陵”号游轮去君山,船距君山龙口码头仅米时,忽然大雨倾盆,天色骤暗,数米之内,景物模糊,客轮只得原处游弋。几分钟后,雨停天开,船才驶向码头。现代交通工具遇此情况尚且如此,何况旧时靠布帆扁舟渡湖到君山,确实要看“缘分”了。
年,时任岳阳市广电局局长段华陪中央电视台记者李芳庭航拍洞庭湖,飞机返航时段华对君山送去最后一瞥,居然发现君山象朴克牌上的红桃尖,是一个“心”形岛!结合君山柳毅、二妃的爱情故事,于是段局长发出了“如果联合国要命名一个爱情岛,当然首选中国君山”的呼声。因此,年11月,中国十大爱情故事颁奖晚会定在君山举行,央视名嘴王小丫主持了晚会。与此同时,君山修建了爱情园、爱情博物馆。从此君山“爱情岛”名扬九州。
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陈湘源,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遗专家库专家。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主笔撰写《湖南地方剧种志(三)·巴陵戏志》。年从事文物工作后,出版个人专著《岳阳说古》《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等11部。参与主编《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名邑》等多部;参与编撰和审稿《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等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省、市奖。
年12月18日星期日配图发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拍摄者若有异议,可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