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我国战乱,诸侯四起的时期,因此在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臣子之间的交战,君臣之间的交战,国家之间的交战。《战国策》记录的就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役和话语,其中有一段话是韩康子对魏桓子说的,可谓之经典,说的是:“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们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智伯这个人粗暴而且不仁爱,万一我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就提前被他知晓,肯定会为我们自己招来大祸,那应该怎么办呢?”张孟谈说:“计划的从两位大人的口中说出来的,而且仅仅只是进入了我的耳朵,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一段话看起来,就像是两个大臣在密谋一件事,而又生怕被当事人知晓,于是提出的疑问。张孟谈的话说得非常对,只要密谋之人不说,别人就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密谋的大事。
魏、赵、韩这段话是有一段故事背景的,当时晋国六大家族在国内争斗,智氏的势力最强,智氏先后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然后又向韩、魏、赵三个国家索要土地,智氏的真实想法是想让这几个国家翻脸。其中韩康子和魏桓子忍气吞声的按照智氏的要求,交出了自己的国家的土地。没想到的是赵襄子直接拒绝了智氏的提议,于是智伯联合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出兵攻打赵襄子,结果攻打了三个月都没有打下来。
智伯这时智伯提出了一个计谋,将堤坝除去引晋水灌入赵国之中,他自认为这个计策非常的完美,得意洋洋的说:“我现在才知道水其实是可以倾人之城啊!”这时的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个人已经有反对的心理了,因为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个人的国家正好也是在河的旁边,这让两人对智伯非常的不满。之后赵襄子派遣张孟谈去的敌营中当使者,表面看起以为只是个简简单单的使者,其实张孟谈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过去拉拢韩魏两家,准备内外夹攻智伯,于是便有了上面的那段对话。三家密谋如何铲除智伯,虽然密谋不会让别人听去,但是面部上的表情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
魏桓子三个人的密谋很快就被智伯的族人看出了端倪,于是告诉了智伯,本以为计划很可能就会败露,没想到这时的智伯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负使得他根本没有听进去族人说的话。自负的人一般都会失去思考的过程,这就会直接影响结局,智伯的结局也是这样,韩、魏、赵三家联手消灭了智伯,结束了智氏家族的存在。通过智氏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出,做人不能过于自信,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大权了,其实在很小的细节上,一个大权就会随意的失去。对于三家密谋差点泄露,这就能看出,当时的人们非常的不在意细节,以为自己不说,其他人就不会知道,实则不然,不管是表情,行为,还是动作,都能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历史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只有这一件,还有齐桓公。
齐桓公在春秋时,齐桓公面见各个诸侯。在面见之时,卫国的国君迟到了,这让齐桓公非常的不高兴,于是面见完诸侯之后就与管仲商量攻打卫国的事宜。商量完之后的齐桓公回到了宫中,这时卫姬来向齐桓公请罪,卫姬就是卫国国君的女儿,也是齐桓公的夫人。卫姬想齐桓公请罪道:“我看见国君趾高气昂的样子,知道了国君有出兵征战的气势,加上国君面对我的时候神色有变,我就知道了国君这次是想前去讨伐卫国。”齐桓公听完之后默然,心中其实有一些想要原谅卫国的意思。
齐桓公第二天,齐桓公上朝之时,管仲问齐桓公:“国君已经想要原谅卫国了吧,”齐桓公听到管仲这样说表示十分的诧异问到:“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管仲回答道:“因为今天国君上朝的时候举止谨慎,说话缓和,丝毫没有怒气,而且面见我的时候,面露愧对的神色,所以我就猜到了。”有时候神色的确可以出卖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是察言观色的本质,为什么想要察言观色,就是为了让自己随时知道自己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这个环境,做出改变。
齐桓公古代国君大臣之中就有许多通过了解国君想法,并投其所好,最后被国君喜欢,例如范雎,商鞅,这些都是秦王后期重用的人。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投其所好与拍马屁是不一样的。要分得清这两者的区别,才能更好地立足于世,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