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痴看不透世道人心的真相,是一种病

《说文解字》中说:痴,不慧也。字俗作痴。痴,形声字,从疒,从知,知亦声。痴的本义,是讲话没有逻辑、思维混乱。

但个人认为,“痴”字更直观、更有用的理解,应该是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存在着某种病态或缺陷,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以至心念和行动处处皆错。

人一辈子,想要活个明白,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有太多道理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可八九十岁的老翁却做不到,多少人一辈子活了个稀里糊涂,至死不能醒悟,真正可谓“浮生若梦”。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闻之令人心碎。一个人的一生,因“痴”而被毁至此,实在太过可叹。

因为活不明白,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在种恶因,以至于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不能把控我们的心,而是被我们所见、所闻、所行、所想等牵引,生起贪爱、妄取、嗔怒,在人生之河上随波逐流,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人生之河中,有些事不明白,对追求美满生活的我们来说是一种障碍;而以为自己明白其实没明白,这种错误的认知,是一种更大的障碍——所以,我们要向真正的觉悟者学习,要追求真理。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曾仕强先生解释这句话,说是“如果早上听到天下太平了,晚上死掉也是心安的”。在他看来,这句话中的“道”,不是真理,而是世道太平的意思。

可还是有人宁愿将这个“道”,理解成真理的意思。而将这句话中的“道”,理解成真理,让更多的人对真理生起信仰、追求、爱慕之心,也更为有益。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痴”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买椟还珠、郑人买履,《列子·天瑞》中的杞人忧天,《战国策·魏策四》中的南辕北辙,《战国策·齐策二》中的画蛇添足,《孟子·公孙丑上》中的揠苗助长,《韩非子·五蠹》中的守株待兔,《庄子·秋水》中的邯郸学步,《吕氏春秋》中的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俯拾皆是,不可尽举。

对芸芸众生来说,诸般烦恼,皆因“痴”故。有人毁于虚荣,有人毁于攀比,有人毁于偏执,有人毁于无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国家正在大力打击不良“饭圈”现象,浮躁追星、冲动消费、被围猎而不自知;互撕、谩骂、恶意攻击,种种乱象让人又担忧、又瞠目,可谓“痴”到了极点,可恨、可悲,又可怜。

在种种痴相中,“情痴”最是难逃。有人早就说过:痴情是一种病,可还是有很多人为此痛不欲生。网络时代,“抠脚大汉”伪装成美女在线陪聊、诈骗数千万的报道屡见不鲜;一诈骗犯进了监狱,竟有多女友前去探监;初中学历某男,骗了12个阿里高知女共计万元;情感骗局“杀猪盘”,更是成了一种引发热议的社会现象!

即使是年轻人之间正常的恋爱,如果没有强大心智和良好的品行修养,也常常会患得患失、冲突、争吵、疑虑、互相伤害,把握不住情感的正确走向,更有很多人会因失恋而长期失眠、重度忧郁、心理扭曲,甚至自杀、杀人者也不在少数。

相对于普通人的“痴”,那些身在高位者的“痴”则更可虑:晋惠帝以一句“何不食肉糜”沦为千古笑谈,可他自己并不能察觉这是一句笑话,而是真实地内心反应——因为一生锦衣玉食的他,确实不知民生维艰,所以才有“八王之乱”,所以西晋才因他而亡,所以才有近年争杀频繁、民不聊生、九州分裂的南北朝乱局。

某直辖市市长、代书记,被一农民“神棍”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骗得团团转,甘愿为其徇私枉法、以权谋私,连带与“神棍”交往的50多个厅局级干部均被查落马;某省副省长,被骗子以助其升迁为名骗取万元“感谢费”,又因一心要嫖俄罗斯“洋妞”被该骗子以假俄罗斯姑娘戏耍一把;某市委书记为跑官,向一自称大领导身边红人的“贵人”进贡财物,谁知是遇到了骗子,骗子落网了,他也就“一下子就被咬出来了”……

既然是高级干部,必然不会只有“痴”的一面,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肯定也是接受过重重考验的。但,过不了“痴”这一关,最后就会倒在这上面。

有时候,人的确很难跳脱自己的认知局限,所以才需要学习真理,不断从各种文化中汲取智慧。

当然,《红楼梦》里也有名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在刘邦、朱元璋、张作霖一类的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文化和学问有时候不在书本里,就在生活日常的实践中。

电视剧《少帅》里,张作霖对自己儿子张学良的教导,可称经典: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不是打打杀杀,能应对就不容易,要懂全了,那绝对不可能。

可是,若看不透世道人心的真相,就会生一种“痴”病。也许,某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痴”点,会如癌变一样,在不知觉间悄然毁掉我们的人生。

唯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是游梵,一个书中问道的凡夫、寻思真理的俗子,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