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木木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齐文化即东夷文化,起源于太昊、伏羲之世,继承发展于神农、少昊之世,充实增华于太公、桓公之世,繁荣鼎盛于田齐之世。齐文化兼容并蓄,而以儒、道、阴阳家学说为主;以博采众长为本,以务实求功为用,在先秦文化中独树一帜。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都营丘,周代齐国建立。太公行富民强国之政,树表东海,成决泱大国之风。至齐桓公建立霸业,临淄人口已过二十万,号为天下名都。
周武王画像战国时期临淄的富庶繁荣,海内称最。自太公封齐建国至秦并六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周代齐国都城,长达八百多年。姜太公、齐植公、管仲、曼婴、司马穰苴、齐威王和宜王以及孙膑、邹忌、田单等明君贤臣,都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各展才华,充实和升华了齐国的历史和文化,使临淄成为“钜于长安”的东方名都。
齐地“八神”是原始农业时期齐地不同区域的先民供奉的不同神,明显有先民多神崇拜的遗迹。姜太公分封齐地之后,允许各地民众仍然信奉本部族的神,使“人民都归齐,齐为大国”。据《史记·封禅书》讲,天主之祠,在天齐。天齐渊俗名温泉,是自古以来的名泉,位于临淄牛山山脚下的淄河岸边。这里背山临水,景色优美,其所在的牛山,清代时被列为“临淄八景”之一。
姜太公剧照当地先民认为这里是“天之腹脐”,即天下中心之所在。齐国的先民在此祭祀天主,祈祷风调雨顺。每逢重阳祀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齐地面临广衰无垠的大海,随着航海业的起步和发展,海洋的神秘性与形形色色的海外传说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神秘莫测的海外世界,并由北产生了对海仙的崇拜。海仙崇拜又和“长生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东部海滨赢得了广泛的信徒,发展成为盛极一时的原始宗教“方仙道”,对世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甚至于几代君主到东海中寻仙求药。《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
东部沿海海滨齐地尚武之风源远流长,齐地的土著夷人就以善射而著称。夷人的“夷”字就是“大”(正面伸臂之人的像形)的身上挎个“弓”组成的。《晏子春秋》记载:“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荀子》有“齐人隆技击”之说。技击,指搏斗的技巧,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武术。
自齐国首创技击之术以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华武术的代名词。《管子》则记载了管仲曾向齐桓公提出选拔“拳勇股肱力秀于众者”的建议。齐国的尚武风俗,不仅在当时齐国的称雄争霸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绵长。
管仲像两汉时期的游侠格斗,魏晋时期的泰山习武团体,隋唐时期的山东剑术,宋金时期的梁山拳、梨花枪,以至明代的武派大宗,直至当今的武术流行,均以先秦之齐国的武术为其渊源。当时齐国经济繁荣、政治昌明、军力强大,与此相应的是,齐国的乐舞也非常发达。
考古人员在齐国故城遗址及周围地区,曾发掘出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文献记载中各类乐器无所不有。《战国策》里面描写临淄居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临淄城内遍布娱乐场所,音乐活动丰富而普及。
乐器《诗经·国风》中的十一首“齐风”,实际上就是流传在齐国的民歌。齐国的优秀歌手绵驹,史称“绵驹居高唐,齐右善歌”,影响巨大。民间女歌唱家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哀乐使雍门‘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其曼声欢歌又使得“一里老幼,喜跃舞,不能自禁,忘向之悲”。
据说,雍门的人至今善于歌唱哭泣,就是效仿韩娥流传下来的声音。有“三代遗声”之誉的韶乐是齐国音乐的精华,传说是舜常时的乐舞。由于东夷人以鸟为图腾,舜的形象在传说中就是鸟头人身。韶乐演奏时,乐工用五彩羽毛作装饰,扮成各种类型的飞鸟,翩翩起舞、款款而歌。其演奏盛况,让人心醉神迷,以至于孔子耳闻目睹之后,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像韶乐失传之后,对其盛况只有从民间闹元宵时“百乌朝凤”的大型群舞和“百鸟朝凤”的民乐演奏中窥之一斑了。齐文化中与音乐有关的典故还真是不少,例如齐康王喜欢万人舞,他豢养的舞伎,“食必梁肉,衣必纹绣”,齐宜王迷恋乐舞,“使人吹竽,必三百”,而齐湣王却喜欢听竽的独奏,以至暴露了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当时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三个月时间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施展阴谋,选八十名能歌善舞的美女献给鲁定公,这些美女身着鲜艳的纹衣、唱着悠扬的歌、跳起优美的“康乐”舞,终于使得鲁定公“住观终日,怠于政事”。由此可见齐地乐舞的杀伤力了。齐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悠远绵长的文化之一。以务实求功为用的齐文化作为华夏民族众多地域文化的重要的一支,它的尚武精神和对海的神往、对乐舞的喜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