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杯一杯又一杯。喝酒,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简直可以称为饭桌必备,无酒不成宴,无酒难开席早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但是与此同时,酒的危险性也是众所公认的。酒后闹事,酒驾伤人在今天依然是屡见不鲜的事。那么在古代人们是怎么看待酒的呢?中国历史上的数次“禁酒令”又是因何而起的呢?
酒一、夏禹禁酒,修身养德
在中国历史上,夏禹可能是第一位提出“禁酒令”的帝王。但是夏禹“禁酒令”的对象其实只有他自己。《战国策·魏策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大禹的老婆让仪狄为大禹酿酒。酿好后,进献给大禹。大禹一尝,觉得非常好喝。然而大禹非但没有赏赐仪狄反而疏远了他,并从此不再饮酒。乍一看,大禹简直自相矛盾。他的老婆也很不解,就问他原因,大禹解释说,酒确实很好喝,但这样好喝的东西却那令人沉溺不可自拔,将来一定会有君王因为酒而亡国的。所以我得远离它,不能喝酒误国,更不能因之亡国。“绝旨酒”其实就是大禹提醒自己,远离诱惑,同时希望以自己为榜样告诫臣民以及后世君王要远离诱惑,守住本心,不要迷失在物欲之中。但是无巧不成书,无巧不成史。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夏桀却正是因为沉湎于酒,无心政事,才最终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真是应了大禹当年必有君王因酒亡国的预言。不知大禹知道子孙后代的亡国原因会不会哭笑不得。
夏禹二、西周《酒诰》,扶正国本商朝酗酒之风从殷墟出土的酒器之多,种类之繁,技艺之巧,便可窥得一二。而商代的灭亡也历来被认为与酗酒之风关系颇大。上到氏族官宦,下到平民百姓,都因为国君的影响颇喜欢酗酒,以致举国上下酒后失德的事情屡见不鲜。因而西周在推翻商的统治之后,为了扭转国内这种酗酒的恶习特地颁布了《酒诰》。其中说道:无彝酒,执群饮,戒缅酒。指的就是,不要经常饮酒,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不要沉湎于酒,并且规定聚众饮酒是为死罪。在这样的重典之下,西周初、中期,不仅酗酒的风气有所敛,社会的治安情况也大大好转。而这一时期出土的酒器数目也大大下降。西周的“禁酒令”是周天子从夏桀亡国的惨痛教训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认为酒是大乱丧德导致亡国的根源。所以不仅仅是像大禹的“绝旨酒”一样只是禁止自己饮酒,而是转变为全天下人共同都要遵守的法令,毕竟道德无法保障的东西就只能诉诸法律了。而大乱丧德这个禁酒的原因也构成了后世中国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
《酒诰》聚众饮酒死罪三、刘邦禁酒,稳定社稷
西汉前期实行“禁群饮”的制度,相国萧何制定律令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这个规定实际上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新王朝刚刚建立,天下还并不太平,为了杜绝反对势力聚众闹事,所以要禁群饮。从这一方面来看,汉代的禁酒令其实承袭了一部分《酒诰》的禁酒思想,认为酒乃是大乱丧德的根源。因而为了国家安定,免于再起战乱就颁布了这样的制度。第二由于反秦的战争刚刚结束,天下安定不久。之前战争连年,百姓流离失所,家中早已没有多少粮食,刚刚建立的王朝粮食储备也并不丰厚。而酿酒这件事本身非常消耗粮食,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备战备荒。就必须限制酒的产量,节省粮食,这也是刘邦禁酒的目的之一。
汉高祖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禁酒令”其实远不止这几次,但是原因却都大同小异,无外乎认为酒“大乱丧德”会颠覆国家政权,或者是节省粮食,以充实粮仓,为战争做准备。从中国历史上的数次“禁酒令”可以看出,酒虽然好喝,但很容易让人沉湎其中,做出荒唐事来。一个人如果不能有节制地饮酒,必然会遭遇祸患,引火烧身。其实不仅仅是酒,任何让人着迷的东西,我们都要谨慎地对待。中国人向来追求事物平衡和谐的状态。所以无论是多么有吸引力的事物,都要把握好其中的“度”。避免沉溺其中,做出后悔终身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