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以蜀国为主线,曹操扮演“枭雄”,虽然故事中的战斗都是根据历史改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曹操这样的叛徒。
人们之所以不喜欢曹操,一是因为他背叛了汉朝,二是因为他说过“宁为天下苍生”,三是因为曹操是太监的后代,历史上有太多的太监危害国家,曹操的身份,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三国志》是一部正史,它对曹操的生平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曹操在太监时代的形象进行了比较积极的评价。
官渡之役前,陈琳曾撰文《讨曹檄文》,不但将曹操太监后裔的出身大肆渲染,更是痛骂曹操无才无德,奸佞狡猾。
陈琳的文笔很是犀利,三言两语就戳中了曹操的软肋,袁绍当年为了打败曹操,想要拉拢人心,所以才会在大街上贴出这一段话,让所有人都明白,曹操并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君主。
曹操手下的人看到《讨曹檄文》之后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将陈琳拿下,将其斩尽杀绝,可是曹操根本不在乎,反而在旁边笑得前仰后合。
部下不知曹操心中所想,又不敢轻举妄动地杀死陈琳,官渡之役曹操大获全胜,陈琳为求活命,也主动向曹操投降。
谁知道曹操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对他另眼相看,陈琳的辱骂也被他淡忘了,陈琳感激涕零,之后曹操的奏章和文书,大部分都是陈琳写的,陈琳的才华从来没有让曹操失望。
他爱惜人才,纵然抓住了关羽,也没有杀他,而是给了他金银宝马,让他离开。
除此之外,曹操在挑选手下的时候,也有着极为宽松的条件,他很乐意招揽人才,不管是以前的敌人,还是那些出身低微的,但凡有才能的,都会得到极大的礼遇和金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了曹操的队伍中,而他推行的察举制,也让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找到了一条生路,让他们不再是大族,而是让所有人都对曹操刮目相看。
杨修虽然天赋异禀,在某些方面比曹操、司马懿都要聪明,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偏激,从小就有才学,在同辈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这让他心中充满了自负。
杨修投靠了曹操之子曹植,虽然他一直在辅佐曹植,但在曹操要立太子的问题上,他却极力怂恿曹植与曹丕为敌。
曹植很喜欢杨修,平时更是唯命是从,曹操虽然喜欢曹植,但心里明白,如果将来真的将皇位传给曹植,说不定杨修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不满,从而取代自己的位置。
曹操以杨修暗中猜测的“鸡肋”为由,将他扣上了一个不稳定军心的罪名,当众处死。
而曹操在册封曹丕为太子后,也多次提醒曹丕,如果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对付不了司马懿,必然会将其铲除,临死之前,他还帮曹丕留了一个辅佐,让他和司马懿分庭抗礼,以稳固朝中的局势。
曹操在世时,那些大臣和将军之间,大部分都有仇怨,互相看不顺眼,但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就会想尽办法,为魏国提供一些帮助,这些将领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张辽等人也都能独当一面。
曹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他虽然多疑,但也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细致入微的,他的儿子跟着他在战场上打了这么久,也学到了不少的权谋。
曹丕死后,也效仿了自己的父皇,让自己的几个辅臣相互竞争,让他们能够专心于内讧,而不是为了争夺魏王。
曹家的三位皇帝,虽然都很有本事,但都是短命之人,如果不是曹芳年纪太小,司马一族未必能取代他们。
曹操虽然是太监出身,但他恪守承诺终生做汉臣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武帝时代的太监,太监的势力太大,往往会干预朝政,比如赵高,比如赵高,所以有些士大夫和大臣,都对太监颇有微词,因为曹腾的缘故,曹操的家世也成为了许多人唾弃的对象。
曹操挟天子而号令天下,许多人都以为他要当皇帝,但曹操虽然屠杀了汉室的重臣,但从来没有对皇帝有丝毫的不敬,甚至还立誓要做一个汉臣,永不背叛。
有的人觉得曹操是在装模作样,有的人觉得曹操是在等一个机会,但是曹操确实做到了。
这些年来,他率军出征,三足鼎立,曹操的地盘最大,他的统帅能力极强,北方的局势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这乱世之中,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选择了一条道路,而更多的人,则是希望能够远离战争,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曹操统一了大半个北方,让北方的百姓过上了平静的日子,事实上,很多人都不在乎谁当皇帝,只要能养活自己,他们就会无条件的支持。
由此可见,曹操在民众心中的形象还是很好的,所以曹操的祖父到底是不是太监,谁也不会在意。
曹操临死之前,并没有称帝,后来曹丕册封他为魏王,他信守了自己的誓言,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永远是一个汉人。
唐文宗还为曹操题字,可见曹操的功勋卓著,不是一般人下意识的“大奸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