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

本期主要讲述东汉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与勒石燕然

悬梁刺股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在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中,本人也写过“悬梁刺股”这个成语。

不过当时讲的主要是“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勤奋好学的故事,本次主要讲“悬梁”的故事。

该成语的前半段,也就是讲的“悬梁”最初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其原文如下:“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该成语的后半段,即“刺股”的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其原文如下:“(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悬梁刺股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我们就来讲讲成语的前半段,“悬梁”的典故,故事中的主角就是我们的学霸孙敬。

孙敬是汉朝人,在年轻时非常喜欢看书,为此他也非常的刻苦,每次一看书就到下半夜才睡。

他的邻居都称呼他为“闭门先生”。

虽然孙敬非常嗜读,但是人的身体总是要休息的,每当他读书到大半夜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睡着。

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他又会非常懊悔自己晚上不认真看书嗜睡的毛病。

悬梁刺股

这一天,孙敬依旧在看书,可是他担心自己又会在晚上睡着,于是他就一直在想办法怎么不让自己瞌睡。

当他抬起头一眼看到了房梁时,脑袋里就突然来了主意。

他找来一根绳子,将绳子的一头系在房梁上,另一头则绑在自己的头发上,每当自己打瞌睡时,绳子就会拉扯到自己的头发,使自己疼醒来。

就这样,孙敬坚持通宵达旦的看书,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天下很多学子都常常会跑过来向他请教问题。

悬梁刺股

勒石燕然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勒石燕然。该成语又名“燕然勒功”。“燕然”即现今蒙古(于近代被分裂出去)境内的杭爱山;“勒”即雕刻的意思。

成语的意思是把立有功劳的人,他们的功绩与名字都记在石头上。

该成语典故最初出自《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其原文如下:

“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勒石燕然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勒石燕然。这个成语典故主要讲的是东汉时期,车骑将军窦宪北征匈奴的故事。

公元89年,国舅爷身份的窦宪为了摆脱自己的罪责,主动请缨带兵出征北匈奴。

当时南匈奴已经归附汉朝,并且主动要求汉朝出兵与其一起征讨北匈奴,因此,汉和帝同意了窦宪的请求,并封其为车骑将军。

但是,汉和帝为了防止窦宪带着大部队作乱,只让他带领一些羌兵与匈奴兵马以及边塞的一些兵马出征。

勒石燕然

这一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兵,在涿邪山(即现今蒙古西部)与南匈奴左谷蠡王、南单于、度辽将军邓鸿等大军汇合。

随后,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进行决战,北单于不敌,大败而逃。

窦宪见状,率众乘胜追击,一直到达私渠比鞮海(即现今乌布苏诺尔湖)。

勒石燕然

这一战,基本解决了北匈奴的有生力量,北匈奴被斩杀的有一万多人,投降的有二十多万,俘获的牛羊马匹等不计其数。

而窦宪仅以少数兵马与羌胡之兵就击败了北匈奴大部队,比起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举全国之力打败匈奴更为有效,又保存了国家的实力。

为了纪念这此战役的胜利,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并令班固作铭。

勒石燕然

成语悬梁刺股与燕然勒石点评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与燕然勒石点评。通过对以上故事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办法总比麻烦多,只要你有决心去做。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不要怕付出。犯了错就要想办法去弥补,不要等待错误的结果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人总有一行适合自己的,这行不行,在另一行或许你就是王者。

悬梁刺股与燕然勒石点评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投笔从戎与得陇望蜀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之老当益壮。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