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历史连绵悠久,为什么会被称为炎黄子孙

本文乃作者小颖谈人生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汉族的历史悠久而连绵,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能够从古至今、一脉相传的民族。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她滚雪球似的经历了起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坎坎坷坷、起起伏伏、沧沧桑桑,历时五千余年,那么这个庞然大族是从哪里来的?几千年来人们对汉族的起源问题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时代久远,材料缺乏,许多资料又多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小编觉得汉族的起源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个谜,一个千古之谜!但是,汉族为什么又称为“炎黄世胄”或“炎黄子孙”?为什么又叫做“龙的传人”?在科学技术发达的21世纪,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汉族起源问题上的神话迷雾。

汉族传统服装

透过神话传说所透露出来的“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等信息,来窥视汉族的起源。神话传说与历史的真实自古以来在汉族中就流传着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炎帝“人身牛首”,既是太阳神,又是农业神。黄帝则长着“四张脸”,是以雷神崛起而为中央天帝。因此,历代不少史学家认为炎帝和黄帝并无人格的存在,其传说不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只是神话的想象而已,把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完全对立了其实并不然。神话传说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艺术,在本质上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是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是怎样产生的呢?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

人身牛shou

原始人在最初脱离动物界进人历史的时候“他们还是半动物的,是野蛮的,在自然力量面前还无能为力,还不能认识他们自已的力量;所以他们像动物一样贫困,而且因生产力也未必比动物强。”马克思更直截了当地说:“人物虽然是神话中的人物,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传说确切地反映了氏族制度。”因此,炎帝和黄帝虽然反映在荒诞的神话形式中,但却透露了汉族远祖原始氏族制度的信息,表现了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性的统一。另外,从先秦典籍看,虽然《诗》《书》没有记载炎帝和黄帝,但是以远古历史作论据的诸子明言黄帝的著作有《老子》《管子》《庄子》《古书》《尸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即司马迁所说“百家言黄帝”。

司马迁画像

而且诸如《左传》《国语》《战国策》《逸周》《世本》《竹书纪年》《周礼》《礼记》《大戴礼》《易系辞》和《山海经》等重要史籍也无不普遍地辑录了炎帝、黄帝的事迹。《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即有晋文公“使卜偃卜之,日:‘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的记载。《国语·周语》记载:周灵王二十二年太子晋云:“夫亡者岂紧无宠?皆黄、炎之后也。”据小编了解,早在多年前以治史谨严著称的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不仅掌握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炎帝和黄帝的史料,而且实地调查了黄帝的遗迹,核对了史书上的材料,初步驯除了关于炎帝和黄帝传说中的神话外衣。

晋文公剧照

还原历史的真面目,编写了《五帝本纪》,肯定了炎帝和黄帝传说的历史真实性。从祭祖风俗上看,民俗学史告诉我们,祖先崇拜及对祖先的祭祀都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而且对祖先的祭祀是按照世系的先后进行的。春秋之世的郯子就声称:少锦氏“吾祖也,吾知之。”可见,盛行过祖先崇拜的汉族先民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自已祖先的系谱从原始社会记述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国语·鲁语》上明确地记载说:“有虞氏缔黄帝而祖颛项,郊尧而宗舜;夏后氏棉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传世的齐威王所铸战国铜器《陈侯因脊教》铭文也载:“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侯,夕扬厥德。”

郯子xiang

同样也表示了对黄帝作为远祖的确认。《左传·成公十三年》曾说:“国之大事,在祀为戎。”小编觉得,把黄帝作为祖宗顶礼膜拜的汉族的先人是绝对不会否定炎帝和黄帝的真实性的。还有一方面就是从考古材料上看,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年代上,距今约年的黄帝,与经碳-14测定的仰韶文化的下限一致;在地望上,炎帝和黄帝的主要活动范围多在豫西、关中和晋南地区,而仰韶人的体质与现代中原人的体质一样;在仰韶文化出土物上,仰韶文化后期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遗址出土的精美的磨制石刀、石斧、石白、磨盘、磨棒、石锄、石镰、石铲,以及粟的标本。

半坡遗址

牲畜的圈栏遗迹,马、牛、羊、鸡、犬、猪的骨骼,长方形的炉灶,等等。与史书上记载的“黄帝之时,以玉为兵”;黄帝“嘶木为柞掘为白”;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黄帝“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灶,黄帝所置“等关于黄帝造物的故事又大体相符,可见黄帝传说所透露出来的原始社会的信息,就是考古学上仰韶文化后期的社会概貌中。总之,炎帝和黄帝的传说虽然都披上了神话的外衣,但是其内核却是真实的。又为什么常常自号为“炎黄子孙”?就是因为炎黄阪泉决战之后,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雄居部落联盟之首。追本穷源,“炎黄世胄”和“炎黄子孙”之称的根由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参考资料:《史记》《五帝本纪》《中国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