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流传了许多有关宝物的故事。这些宝物的故事代代流传,演变的越来越离奇,逐渐让我们对这些宝物是否存在都产生了怀疑,但一切并非空穴来风的想象,大多有所依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古代的那些令人垂涎的宝物。
1、九鼎
在中国的宝物世界里,九鼎那一定是老大哥级别的物件了。传说早在三千多年前大禹时期就已经有了,是大禹用九州的铜料铸成,在鼎身上绘制了各州的山川地形,象征王的无限权威。后来夏朝灭亡,九鼎被殷商继承,乃至为后来的周人获得,视为国之重器,藏于京师。在先秦时期的典籍里,有许多人都对九鼎有觊觎之心,无论是楚庄王的问九鼎轻重,还是秦武王的举鼎而亡,都给九鼎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最终九鼎不翼而飞,据传说是在周显王时代落入江水之中,不知踪迹;但后来的史书中又留下了秦人搬运九鼎的矛盾的纪录,另大家更是心里糊涂的很。后来唐代武则天、宋代宋徽宗都曾经重新铸九鼎以粉饰太平,但真正的夏禹九鼎却杳无踪迹。秦始皇曾命人在泗水、黄河中打捞九鼎,也徒劳无功。或许九鼎的踪迹只能等到后人寻觅。
2、山海图
如果喜欢中国上古神话、怪物故事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山海经》。这部奇书想象瑰丽,文笔优美,保存了大量上古时期珍贵的历史信息,但却艰涩难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当时的配套图集——《山海图》。
汉代早期文人把这些稀奇古怪的怪物用图的形式固定下来,编成为《山海图》,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后人读通《山海经》的内容。《山海图》比《山海经》简单明了,很受读者欢迎。有些人干脆抛掉《山海经》原文,专门读《山海图》,久而久之,《山海图》取代了《山海经》流传的位置。于是,有人说“先有《山海图》的问世,才有《山海经》的撰编”,“本末倒置”使很多人相信这是事实。晋郭璞注释的《山海经》也每有“图亦作牛形”、“亦在畏兽画中”等说明,傍证在晋代《山海图》是流传的。可以说《山海图》是对《山海经》文字部分的有力补充和阐释,是汉代人基于当时所能见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可能包括更早期的山海经图文版本)而做的专门的图集。
神话学家袁珂曾经评论道“《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的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又各不相同。《海经》体制虽大体同于《山经》,而文字条贯却没有《山经》那样分明。《山经》的记述条理井然,大约是先有了文字的记述,而后加以插图的。《海经》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当是先有图画然后有文字,文字不过用来作为图画的说明的。”他认为《海经》是“先有图画后才有文字说明;《山经》是“先有文字然后再插图画的”。
今天市面上的《图解山海经》里也有不少彩图,其中大多数为明清江南文人所绘制的假想图,绝非秦汉真迹。《山海图》原本至少在晋代还存在,但随后就失传了,给《山海经》的解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上古时代的地图、图册都有国宝般的价值。
3、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传说中最为出名的美玉,来历也很曲折。
为什么叫和氏璧呢?根据史书的记载是因为最早发现这块玉石价值的是楚国人卞和。他在荆山地区发现了还是璞玉的原石,抱着去见楚王,但楚王不相信他发现了宝贝,反而砍掉了他的一条腿;到了下一代楚王继位后,卞和又去献宝,仍然不被信任,又失去一条腿。直到楚文王即位才最终接受了和氏璧,以卞和的名字来命名玉璧,以表示对忠贞之士的敬佩褒奖。但这其实只是一个传说故事罢了,但却有可能透露一些隐情,那就是和氏璧的来源绝非普通人开山所得,而很可能是来自遥远西域或南亚的贸易交换。在我国西南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其实通过巴蜀、黔中(夜郎)与印度、月氏等部族政权有一定交往,楚国人获取的玉石原料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这些域外之地。
后来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氏璧已经成为战国时期四大名玉之一,大约在前4世纪左右从楚国流落到了北方的赵国,这中间还有一段曲折故事。传说张仪当时身为楚国昭氏贵族的宾客去参观玉璧,但后来玉璧丢失了,他被怀疑最终惨遭刑讯。从时间看正是同一时代,和氏璧到了赵国后引起了强大的秦国的垂涎,甚至要用15座城池来交换价值连城的玉璧。和氏璧的故事由此展开,蔺相如亲自到秦国演绎了完璧归赵的经典故事,也成就了和氏璧的千古美名。但后来秦国日益强大,山东六国不敌估计赵国后来贿赂秦国又把和氏璧珍宝送出,这回再也要不回来了。和氏璧就从秦代一直传承了数百年到了五代后唐时期,最终消失不见,令人扼腕。
4、随侯珠
随侯珠是与和氏璧并称的春秋二宝,名耀史册。有意思的是,随侯珠故事的发源地也在江汉地区。与楚地并不远。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这个故事有点类似后世的田螺姑娘、结草衔环一类的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套路,具体是哪位随侯史书留下了一片空白(或许为曾侯乙也未可知)。
那么随侯珠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它名气远播在外呢?我们不妨看看古人的文字描绘。《搜神记》的描述: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这是说这颗宝珠直径超过一寸,通体洁白能夜间发光,照满整个房间。再看《淮南子》: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可是硬通货,如同黄金白银一样具有显著的收藏价值。关于随侯珠是什么一种东西,以前有很多争论,有认为是珍珠的、是料珠的、是金刚石的,但从尺寸、成分、保存时间来看,这三种物质都不符合文献对随侯珠的描绘。已经为学界普遍接受的看法是随侯珠就是随州北部出产的一种萤石,萤石本身就自带发光属性,而且当地就有。
随侯珠的下落如何呢?可以说与和氏璧一样殊途同归,进入了秦始皇的手里。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我们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完全可证实这一点。他上书劝谏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根据后人考证随侯珠极有可能被始皇帝带入了地下数千米深的陵墓,在墓室以代膏烛”。或许我们能在数百年后的秦陵考古发掘中找到失传数千年的随侯宝珠,再次一睹其传世风姿。
5、息壤
一种非常神奇的宝贝,大禹治水经常用到。指传说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从典籍里的描述看有些像今天的填海造陆的原理。《山海经》中就有禹以息壤堙洪水的记载。《山海经·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鱼渊。女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晋·郭璞《山海经注》说: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传说里正是大禹的父亲鲧从天庭偷来了这种神秘的宝贝来堵塞洪水,惹恼了天帝最终被杀害。可见息壤的自动生成的功能使得它成为了天帝的禁区,任何人不得触碰。读过《山海经》的朋友对此也会有深刻印象,我以前颇怀疑息壤本身是原始社会人对以土治水的一种夸张想象,但能快速生长确实令人费解。
6、视肉
在《山海经》里它也是高频出现的宝贝,其实就是人们说的太岁,又称肉灵芝。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在显微镜下仍观察不到细胞结构。《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古人一直以来对太岁(或视肉)这类东西十分感兴趣,所以经常用来养生泡水喝。
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其实说的是这种菌类生长更新速度很快罢了。传说秦始皇命人寻找的仙药就是视肉一类的菌类。
7、越王八剑
晋代人十分喜欢神怪故事,也喜欢采集这类故事。其中一位叫王嘉的文士便写了一部《拾遗记》,最早提供了一份越王令人冶铸八剑的名单,这个故事从此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原文大意是越王命人用白马白牛祭祀昆吾神,然后采集铜矿石冶炼形成八剑的精魄。这越王八剑每一把都是了不起的天地精魄所聚集,比如掩日剑只要剑尖一指太阳则天地顿时晦暗如黑夜;断水剑顾名思义则是可以用剑断开水流而使水不合流;惊鲵剑更是神奇,使用它可以遨游海上,变成大鲸鱼当做坐骑。这些脑洞大开的设定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宝剑可以变化天气、当做交通工具、驱鬼辟邪、切金断玉,可谓厉害无比。
剑在中国兵器中有超然的地位,广受习武之人尊崇,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越人善于铸剑在先秦时期就是为中原人士所熟悉的掌故,《周礼》中便有“越人极善铸剑”的记载。
在传说中欧冶子是当时越国最为著名的铸剑大师,他曾为越王勾践铸造了五把宝剑,其中又以湛卢剑最为著名,被当时人誉为“天下第一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七星龙渊(后改名龙泉剑)、泰阿、工布。在《越绝书》里纪录的这八把宝剑,数目上与晋代以后流传的越王八剑吻合,如此的巧合不得不令人生出疑问。或许越王八剑的故事更早的版本便来源于欧冶子铸造的这八把宝剑,只不过全部归到了越王名下罢了。至于宝剑名称的不同更多可能是古代宝剑一剑多称以及后世文人为了增加故事悬疑性,而根据传说润色的结果。(另根据考古发现越王勾践剑和铸剑遗址的发掘,欧冶子铸剑恐也非空穴来风的传说)
8、其他神奇宝贝
九曲珠:宋·赵次公曰:“小说载有以宝珠欲穿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相传是春秋时期孔子和弟子们穿好的一颗宝珠。
五色露:汉武帝刘彻好神仙方术之事,他听东方朔言吉云五色露,便令其取来自尝,以求益寿延年。后因用为咏吉祥之典。五色露其实根据现代学者孟晖等研究没有那么玄乎,就是洁净的霜降形成的冰珠,在洁净气候条件下就可以形成。现代因为空气污染所以难以见到了,在山区还是可以看到凝结在草上的成列的晶莹冰珠。
火浣布:春秋周穆王时期的宝物,不畏火,遇火则洗。记载在《列子》这本书里头。
仙人承露盘:汉武帝时期,好和露与玉屑服之,可成仙道,见《三辅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