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王栋生老师(笔名“吴非”)的“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文,颇有些感慨。他说:
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接触古文,经过六年的学习,在高中毕业时,其古文水平究竟如何呢?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学习文言文缺乏积极主动的要求。
和过去相比,如今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其古文水平并不比旧时三年私塾高;大学中文系非古文专业的学生,其古文水平不如解放前普通高中生高;而如今一般中学教师的古文水平,可能不及旧时在乡村教小娃娃“子日诗云”的塾师高,离了“教参”就串解不了课文的大有人在。
我想起年6月18日,某顶尖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朱某的那篇《求仁得仁,某某安息》文。朱某作为顶尖名校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用文言文写了一篇悼念王教授的悼词,居然使用“求仁得仁”这样的词?我猜想他一定是只读过“求仁而得仁”,根本没有读过“又何怨”这接下来的一句,致有错用。普通人犯这样的错也就罢了,但朱刚犯这样的错,就令人尴尬啊。
我还想起另一位姓朱的,对,就是电视台的前著名主持人朱某。年4月19日,电视台播出《艺术人生》,谈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嘉宾,朱某深情地对嘉宾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这种错把人父作己父,不知“令尊”和“家父”之别的情况,真不能用即兴煽情出错来掩盖啊。
这些“求仁得仁”事件、“家父门”事件,看起来好像情有可原,可是,这反映了我们国家文言文教育的失败。
前些日子,我听某著名师范大学教授讲授《古代汉语》的音频,老师叫几个大学中文系高年级学生(音频说是高年级)来诵读《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我诧异地发现,这几个大学生诵读水平,诚不如和我一起读《古文观止》的几个初一学生。他们不仅断句出错,而且结结巴巴,显然,一方面他们没有预习,另一方面文言文水平是真的不行。这和王栋生老师说的“大学中文系非古文专业的学生,其古文水平不如解放前普通高中生高”,一模一样啊。
我寻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们,文言文读的是真的太少了。而之所以读得少,是因为时间都被卷子占用了。而做卷子的用途就是不断强化那点可怜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一张接一张的卷子,使孩子们根本没有时间来读书、来思考,只能不停地做。通过做卷子,已经会的知识,变得很纯熟;而不会的知识,永远也不会。因为老师也没有时间来讲卷子。这就是残酷的、低级应试教育的害处。用在政策上,就是“懒政”;用在教育上,就是“懒教”。
大家想想看,连朱某都不知道“求仁得仁”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手下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如果自己不钻研,他们还不是一样出错?连另一个朱某都分不清“令尊”和“家父”,广大沙发上的被动接收电视信息的观众,又有几人去仔细分辨呢?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今天,我重读并修订《古文观止》“苏秦以连横说秦王”一文时,读到“古者使车毂击驰”一句时,查了诸版本,均是一肚子的疑问。
中华书局《战国策》P66译为“从前各国使臣的车马堵塞了道路,奔走不休”;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观止》P译为“早先各国使节乘车往来奔驰”;
中华书局《古文观止》P译为“古时候,各国使臣的车驾往来频繁,车毂相击”;
岳麓出版社《古文观止》P译为“古时候,使者的车子络绎不绝地来往”;
到底“车毂击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毂,辐所湊也。辐,轮轑(lǎo)也,即辐条,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所以,“毂”是车轮中心辐条辏(音凑)集之处,其处中空,可以穿轴。
但是,这个“车毂”和“击驰”有什么关系呢?我查了大量的网页资料,也查到杨树达先生的《汉文文言修辞学》P,有“合叙”一说。杨先生又在《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目录》(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P)中,将其归入“两词分承上文例”,并列举了大量例证。因此:
“车毂击驰”即“车驰毂击”,属古汉语中的列举分承修辞法,只不过没按顺序承接。这种未按顺序承接的手法在汉及汉以前的典籍中时有所见。如果不细加审辨,就会发生误解。如“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即楚遣项它,齐遣田巴。
所以原文意为“古时候使者们乘坐的车辆(来往)飞驰,(络绎不绝),(以至于)车轴互相撞击。”以此说明去各国游说的使臣活动频繁,且人数众多。说“毂击”实际上是车轴突出部分的撞击。《史记田单列传》载,燕国伐齐时,田单深谋远虑,预先“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以故得脱。古人造车技术落后,穿毂之车轴必定较长,所以车辆拥挤时就会有“毂击”之弊。
我想,但凡给孩子们讲过一次这种“合叙”的例子,将来他们遇到同样的文字,就会知道有这样的表述方法,就不会只用一个“络绎不绝”来应付了事。这就是为什么王栋生老师说,我们今天的文言文水平,各个层次上都比以前低很多的原因。专家学者治学不严谨,出版物任意敷衍,学校专心一意谋分数,最终就是这么一个结果。所以,将来仍会有很多“求仁得仁”和“家父”的事件出现,实不足为奇也!
以下图片,乃图文版必备,随意拍个封皮,不喜请忽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