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脑洞秦孝公死后,变法强国的商鞅要如

众所周知,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商鞅实施了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战略,使秦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西部霸主,进而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业。

回顾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主要是两次改革、四点核心:

1.利用国家暴力机关,实施严酷法律(以法治国,得罪特权阶层)2.废除井田制,推行新田制,耕种之外无其他行业(重农政策,得罪其他阶层)3.把贵族的耕田收为国有,承认土地私有而且可以买卖(扩大赋税,得罪贵族)。4.设立功爵,贵族不世袭,把爵位和贵族分开(全民战争,得罪贵族及宗室)

新法实施十年,秦国焕然一新,内政外战均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然而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瞬间遭到秦国宗室的反扑,最终车裂分尸,功成身死,让人唏嘘不已。

自古以来,改革都是一个重新切分蛋糕的洗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新兴的得利阶层,也必然会损害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

商鞅变法的本质是强秦王一人之权、强秦王一人之国,而为之付出代价的必然是其他阶层的既得利益。最终的结果就是:秦国是强大了,而商鞅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对政治规律把握看得如此透彻的商鞅怎么会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

历史已经过翻篇,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让后来者能够借以针砭时弊、鉴于当下。

当下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有勇敢坚毅的改革者,小心翼翼地探索雷区,如临深渊地实施革新。

本文开个脑洞:在失去秦孝公庇护之后,已经得罪了大部分阶层的改革者商鞅要做到哪些才能自保不死?

说明:《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都有关于商鞅死亡过程及原因的记载,实质内容大同小异。本文仅《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史料展开分析。

一、商鞅身死的原因及过程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曰:“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资治通鉴·周纪二》

从这里可以看出,商鞅在变法期间犯下的数宗罪:

1.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商鞅崇尚严酷执法,曾亲临渭河处决犯人,血流得河水都变红了。任国相十年,招致很多人的怨恨,群众基础不好。

2.因嬖人景监以为主。

商鞅通过结交秦孝公的宠幸心腹景监才进入秦孝公的视野,方式不当,出身不好,名声不佳。

3.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

商鞅掌权执政之后,经常凌辱践踏贵族大家,残害百姓。弄得公子虔被迫八年闭门不出。您又杀死祝欢,给公孙贾以刺面的刑罚,深深地得罪了宗室、贵族、大家,缺少执政同盟者支持。

4.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

商鞅出门排场很大,车辆、甲士、护卫、武士等等,一个都不能少,否则绝不出门。这样不仅脱离群众,而且还脱离高层,搞

{!--PGC_COLUMN--}得上下都很嫉妒怨恨,社会评价普遍不好。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

但是商鞅没有听从劝告,只过了五个月就大难临头了。

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资治通鉴·周纪二》

公元前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继位。

秦惠王当太子时的老师、嬴氏宗族的代表人物公子虔,向刚刚继位的秦惠王打报告“商君欲反”。

“欲反”——就是说想造反但还没有实施造反。

对于当时商鞅这么一个在秦国执掌权柄的朝廷重臣,有人状告说他打算造反。秦惠王都没有开展前期的调查和询问,直接就派官吏前去捉拿。

商鞅知道消息后急忙逃往魏国,魏国人拒不接纳,还把他扭送回到秦国。商鞅只好与他的门徒来到他的封地商於。

秦国军队向商鞅进攻,将他斩杀,车裂分尸,全家老小也被杀光。

二、到底谁要杀商鞅

在上述这段历史史料中,嬴氏宗族要杀情有可原,毕竟冤有头债有主,双方结下的梁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值得思考的是,作为改革最大受惠者的秦国君主,当秦惠王听到后他的老师公子虔的报告后,没有召商鞅进行核实情况,也没有进行前期调查,直接就“发吏捕之”,本身已经是一种态度。

站在秦惠王的立场上,杀商鞅的好处有三个:

一是稳宗族的需要。秦惠王刚继位,还没有完全掌握权力,他必须依靠嬴氏宗族来稳定权力、稳定国家。此时,被商鞅压制、伤害多年的嬴氏宗族马上跳出来抢权夺班,要求清算商鞅。秦惠王为了平息众怒、稳定局面、顺利完成权力交接,他必须给宗族一个交代。

二是树权威的需要。当时的商鞅在秦国权势熏天,得罪了秦国上下的大部分阶层,既没有执政同盟者,又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秦孝公在世时对商鞅非常信任,猜忌之心不会影响大局。但是到了秦惠王上位后,如何消除商鞅的影响力、树立新君的绝对权威是摆在秦惠王案头的头等大事。

三是本身也没有好感。想当年,秦惠王还是公子时触犯了秦法,商鞅作为执法者,没有处罚储君秦惠王而选择对太子师傅公子虔用刑处罚,将另一位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打狗也得看主人,何况秦惠王贵为太子。而变法以来,“秦人只知有商鞅,不知有大王”,秦惠王心里本身就是一百二十个不高兴。

稳宗族、树权威、保权力对于任何一个君主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更何况是刚刚上台、野心勃勃的秦惠王。

所以在秦惠王的眼里,商鞅必须死。

三、商鞅有别的选择吗?

先说答案:

很遗憾,没有,商鞅必死。

秦孝公死后,商鞅最大的靠山已经没有,而迎接他的只能是杀气腾腾的宗室贵族以及背后的秦惠王。

当然,商鞅也曾经尝试着向秦惠王和宗室贵族示弱: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战国策·秦策一》

这里,商鞅主动向秦惠王低头,主动要求归政还回封地,企图以此化解秦惠文王的戒心和取得秦惠文王的信任。

此外,秦孝公晚期,商鞅本人还开始主动接触、学习儒学,用心拉拢着一些儒学名士。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些举措都是无效的。

而实际上,秦孝公死后,商鞅破局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废秦惠文王立新君;

二是出逃六国隐姓埋名。

前者,商鞅尚不具备条件和能力,在此不做讨论。

后者,商鞅是否愿意?

战国历史上,战将谋士反复去国的比比皆是,比如吴起曾经逃卫就魏、逃魏就楚,商鞅的前辈张仪也曾出秦到魏国任相。

商鞅若想谋全身而退,在秦孝公晚年肯定能够做到的。

那么商鞅为什么不提前出逃呢?

笔者以为,不是不想,而是不舍。

作为秦国变法的总设计师商鞅,西入秦、改旧法、立新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可以说,变法是商鞅的全部心血和成就,就像他的孩子一般。孩子荣耀,商鞅荣耀;孩子堕落,商鞅坠落。

任何一个人都是希望能够看到一手主导的变法能够开花结果,任何人都不想自己主导的变法人亡政息、半途而废。

所以商鞅心存幻想、心存侥幸,希望能够取得秦惠王的信任、能够与宗室贵族取得和解、能够在夹缝中继续推行变法。

然则为时已晚。

在魏惠王抓捕商鞅的时候,商鞅是做过一些抗争的,比如出逃魏国、北击郑国:

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

显然,当秦惠王与商鞅撕破脸皮开干的时候,秦国的两个隔壁邻居或出于私怨、或慑于强秦,都没有同意商鞅的避难请求。

孙皓辉在《大秦帝国》一书虚构了一段对话场景,展现了秦惠王嬴驷、商鞅、嬴虔三股势力的博弈和斗争:

嬴虔:驷儿,要继续用新法,我们依你。杀商鞅却一定要依我。

嬴驷:商君,你和父王为秦法鞠躬尽瘁数十年,就让它前功尽弃吗?

商鞅:(苦笑)哈哈哈,老夫几根朽骨,换得秦法铮铮。这颗头,你拿去!

何其壮烈,何其心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