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战国时期谁灭国最多?当属王翦;如果说谁杀敌最多?白起当之无愧,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屠杀近百万,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白起不是秦国霸业的奠基人,也不是秦国霸业的完成者;但是白起是秦国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人,充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断扩大司马错和魏冉的战果,消弱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有了后来的秦国力压诸侯创造了基础。
但是在白起大大小小70余战中,所遇对手肯定不少,但是却都败在了白起;但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也仅有“长平之战”了,长平之战是古代乃至整个封建王朝时期都算得上巅峰对决的一场战役;当时军事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秦国和赵国举倾国之力,爆发了一场决定生死之战。
秦国,自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后,实力开始全方位提升,至秦惠文王时期,已经相当强大了;而赵国自赵武灵王开始“胡服骑射”进行变法后,实力也开始飞速上升,但是由于赵武灵王主要进行的是军事改革,所以赵国的整体实力还是不及秦国。
至于老牌强国魏国,在面对已经变法的秦国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公元前年,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被白起于伊阙所灭后,实力大减,之后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魏国没落已成定局,山东诸国,能给秦国威胁的也仅剩赵国和奇葩的楚国了。
但是楚国虽实力强大,但是楚国似乎极少出明君,面对秦国攻势,只能节节败退,不得不割地求和,甚至楚国的都城郢都都被白起给包围了;在白起的攻势下,楚国至少丢了三之一以上的领土;山东诸国,唯有赵国了。
前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但是之后的发展,又让人无语,赵孝成王为了上党十七座城池而牵连,廉颇虽善守,但是面对白起依然无能为力,节节败退。
赵国接受上党,为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秦军攻势锐不可当,赵军连战不利,损失很大,防线接连被攻破,廉颇也无可奈何,只能祭出乌龟壳,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第二道防线,构筑壁垒,决心以逸待劳,以图挫动秦军锐气,坚守待变。
从坚守的战术目的来看,廉颇是成功的,秦军无论怎么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线,秦赵两军形成对峙局面,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从军事上来看,廉颇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是从全局来看,经过商鞅变法数十年的秦国毫无后顾之忧,兵精粮足;而赵国一直穷兵黩武,三年已经是极限。
《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略相持赵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战争相持三年,二十万大军的巨额消耗使得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完全暴露,更急于结束战争。
现在人或许认为赵孝成王是昏庸无能中了秦国反间计,但是从全局来看,赵孝成王是被逼无奈进行的一场赌局,如果胜了,赵国可以一举将秦国重新逼回函谷关内,如果败了,那就败了吧;可惜曾打败过秦军的赵奢已死,而赵牧又还未成长起来;留给赵孝成王的选择不多,廉颇善守不善攻。
经过层层筛选考虑后,赵孝成王选择了在当时赵国享有“天才军事家”之称的赵括,而赵括从未亲临过战场,更多的是做一个类似参谋长的工作,但是时不待我;赵孝成王一声令下,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的全局观明白赵国此时的处境和赵孝成王的心理,不管是胜是败,赵国的国力都不准许继续僵持下去了。
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赵括没想到,赵孝成王也没想到,山东诸国都没想到,秦国,准确的说是白起,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坑杀四十余万;此战之后,赵国精锐尽丧;可能是秦昭襄王也是对杀性如此重的白起起了忌惮之心,也许是想乘胜一举吞并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命白起继续攻赵,白起拒绝,后被赐自杀。
后来秦昭襄王还是继续攻赵,这就有了后来的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魏无忌也是一个军事大才,率窃取来的10万魏军,联合剩余的赵军,在邯郸大败秦军,秦军损失惨重,堪比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秦国伤亡二十余万。秦国这二十余万的损失,基本都是赵括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