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的赶考,就是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很少有人知道,会武术的人也可以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原来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与武科。只不过古代人重文轻武,所以武科在人
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的赶考,就是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很少有人知道,会武术的人也可以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原来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与武科。只不过古代人重文轻武,所以武科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地位,感觉不如文科有名气。练习武术的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目不识丁、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勇力过人的形象。其实,这也是人们的误解。我们都知道清朝时,出了个武状元丁殿祥,但是很少人知道,丁殿祥的毛笔字还写得很好,每天都有人跟他求字。直到现在,在城里清真寺北配殿,还悬挂着他书写的“道衍精一”匾额,笔法圆润,不类武人。青州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在《益都县图志》和各家族谱中都有记载。
一古代武科考什么?
以清朝考取武举为例。清代武举——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贡士。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贡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考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考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
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礩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赳赳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二武生试卷什么样?
我们青州现在还存有不少文科试卷,像《松林书院试卷》《云门书院试卷》等等,这些试卷都是清朝的文秀才月考、季考的卷子,当然最有名气的文科试卷是明朝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了。可是武科试卷,却很少见到,属于凤毛麟角,极其珍贵。
机缘巧合,我得到了一份清朝武生试卷,这份试卷跟赵秉忠的状元卷一样,是一份长折。整份试卷用工整的楷书写成,字体中规中矩。
我们直接看试卷内容。试卷的第一页,印刷着“青州府益都县”,说明这是益都县所办县学专用纸。下面写着作者的名字“李喻堂”,名字上面覆盖着一方大印,是满汉双文“益都县印”,说明这是官方组织的一次正规考试。可以断定这份试卷的主人李喻堂是在益都县参加考试的。益都县只有录取到秀才这个级别的权力,所以这是一份武秀才的试卷。由于试卷中出现了不少改动的地方,这在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时是不准出现的,所以可以断定这是一份“课卷”,就是一次月考或者季考试卷。即使是一份“课卷”,也非常珍贵,平常人根本见不到,只有在博物馆、资料室、古玩爱好者那里才能看到。
可惜关于试卷作者李喻堂的材料,我一点也没有查到。根据当时的规定,只有本县人才能参加本县的秀才考试,所以李喻堂肯定是益都县人。
试卷第二页,印刷着“马箭共箭”“步箭共箭”“掇石”“舞刀”“策”“论一”“论二”七个栏目,这七个栏目都是空白,说明这次考试,只是考查文化课。从考查内容来看,有马箭、步箭、掇石、舞刀,所以判断这是一份武生试卷,但是没有记录武术成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份“课卷”。
试卷第二页所印栏目有“策”、“论一”、“论二”,非常符合康熙年间考试要求,因此可以断定这份试卷的年限应该是康熙年间。
接下来看试卷内容。试卷共有三篇文章:《克明德太甲曰》《无莫也义之与比》《孟子见梁惠王》。这三篇文章标题分别来自于古典名著《大学》《论语》《孟子》,非常符合古代科举考试的规定。在这一部分盖着两个“益都县印”,显得这份试卷非常庄重。还有两个大印,由于印迹残缺,不能识读。第一、二两篇,都使用了带格子的试卷纸。第三篇的稿纸没有格子,但是仍然盖着“益都县印”,说明这一篇也非常正规。
三武生试卷写什么?
下面我们看看这三篇文章的内容。
第一篇
克明德太甲曰
克明详于周书,可进征商书之言矣。夫德曰“克明”,是文之明,明德于康诰见之也。由康诰而进稽太甲,其言不亦可有可征乎?常思德著不回,德称丕显,周王之密其功也。何待臣鄰之申诰哉?顾缉熙不昧功,未尝疏而先正作书,言可进考,道岸其诞登乎?彼商书具在,固不等亶(dan)甲诸篇,归于沦亡也。如康诰,武以文王训康叔也。吾想文王当日,柔顺文明,演易垂先甲后甲之词,其德之明可知也。不观其言克明德乎?德非欲败度者所克明,德非纵败礼者所可明,文王无虑此也。殚辛勤于夙夜,而畔援歆羡,胥泯怀来。德非速戾厥躬者所克明,德非背训保者所克明,文王不如是也。懔(lin)修己于毕生,而徽柔懿恭,不留缺陷。德曰克德明,不于康诰见文之明明德乎?今夫令闻不已。兄之训弟可思也,而念文无忘。臣之规君可溯也。盖周王深敬止,早示仪型。亹亹(wei)者德之纯;翼翼者德之助。能不于孟侯就国之余,勉以则效傚而元圣训嗣王。自堪递举,较虺(hui)诰之指示更殷。比说命之敷陈尤切。岂同于祖乙沃丁诸作。竟就摧残,唯然,而太甲之言可念矣。商书列盘庚,非不可援以相征验,然欲释明明德之旨,则不取盘庚,而取太甲也。任圣垂良箴,早于王未克变之先。发一言以振聋聩,商书终微子,非不可举以相征,然欲释经言明明德,则不引微子,而取太甲。阿衡传至训,而引太甲也。阿衡传至训,固于弗克厥初之际。出片语以立准绳。夫太甲三篇,其言多矣,而同于克明德之言者,惟顾禔(zhǐ)一言,能不继康诰而及之乎?然不止此,且更上稽帝典。
本文标题来自于古典名著《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间(—),朱熹撰《四书集注》,将它和《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者李喻堂围绕“克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这个中心展开论述,广征博引,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①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②克:能够。③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④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⑤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⑥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⑦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第二篇
无莫也义之与比
莫亦君子所无也,惟义是比而已。夫莫之非义,犹夫适也,君子更无莫焉。所比非在义乎?今夫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世之预期不为者,皆自谓当于理,有君子出焉。不为非矫缴激。无私心自无滞心,应事有权衡,无成见非无定见,则因其有不为,即知其大有为。无非以理为断而已。如君子无适,以适之非义也,然或因适之非义,而名义所在,置之不闻,大义所关,弃之弗顾,是莫也。仍同于适之非义也。而君子固何如者。以莫之冥情事物也。固不至如适之贻讥于卤莽。然道义未辨,而清净滋名教之忧,则不行者之废乎义,并无異(yi)妄行者之乖乎义也。君子不如是之冥情也。以莫之脱略世事也。似稍愈于适之致诮于躁妄。然义理未明,而虚无贻人心之害,则忘事者之舍夫义,并无異喜事者之伤乎义也。君子不如是脱略也。君子无莫,非以莫之非义同于适哉,且夫莫有从适出者,有不从适出者,从适出者,本非遽莫,盖因适之违乎义而始莫,而不知莫之仍违乎义也。若君子之无莫,并非因适而然,则变化无方,随在自妙于因应不从出适出者,本即欲莫,并非因适之远乎义而始莫,盖不顾莫之大远于义也。若君子之无莫,早与无适并著,则时措咸宜,无在不神其通变,信乎莫亦君子所无也。非义之与比哉。无定识者不能比义,君子则有定识焉。故有时似义之事,奉身以退,论者或谓其莫,而不知无适之君子,更无莫也。则徙义者逊其囿(you)通,亦赴义者逊其神妙,无定力者不能比义,君子则有定力焉。故有时背义之事,避之若凂(mei)论者或疑其莫,而不知君子不仅无适,且无莫也。则好义者逊其忻悦,亦响义者逊其从容,观君子之比义,不可信其无莫乎?犹岂仅于无适乎?彼世之自矜无适,并自矜无莫,事至而少衡量,卒未能比于义者,其人未可与君子同日语,更不待言矣。
本文标题来自于古典名著《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作者李喻堂提出和论证了做人就要做君子,君子坦荡荡,只有君子才能达到道德高尚。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①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②莫:疏远、冷淡。③义:适宜、妥当。④比:亲近、相近、靠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第三篇
孟子见梁惠王全章题目虽差文字却佳樵夫说
梁王以利为言大贤以仁义正之焉夫惠王言利国所以不利也故(宜)孟子见之急以仁义正之且战国之天下一言利之天下也言利则不知有仁言利则不知有义不仁不义终归不利不知仁义之有利其理甚明特时君多昧昧耳战国有孟子以仁义为学即思以仁义为治奈何世主率以仁义为迂阔以利为急图无怪乎遗其亲后其君者之遍天下也一日者
很奇怪,这些文字开始部分竟然有评注,然后开始论证,显得混乱。作者于是重新写。
孟子见梁惠王全章
梁王以利为言,大贤以仁义正之焉。夫惠王言利,国所以不利也,宜孟子见之,急以仁义正之,且战国之天下,一言利之天下也。言利则不知有仁,言利则不知有义。不仁不义,终归不利。不知仁义之有利,其理甚明。特时君多昧昧耳。大贤忧之,因以来梁发之。战国有孟子,以仁义为学,即思以仁义为治,奈何世主率以仁义为迂阔,以利为急图,无怪乎遗其亲,后其君者,之遍天下也。日者梁王卑礼招贤,孟子千里见王。岂特梁王之幸哉?何居乎王乃问非所问也。辟土辟地之谋,日萦回于方寸,故灵名久锢,一矢口而即昧治源。为纵为横之说,时往复于胸中,故习染即深,甫致询而已乖王道,何以利国,王非不知有仁义乎?且夫利者欲也,言利则惟谋利也。仁义者理也。言仁义则不计利也,而利终未尝有利,仁义终未尝不利。此又决然而无疑也。两间桀骜之风,皆此利心之所积而致。其君王工锱铢之较,其臣下肆攘穷之谋,即至竭府库所藏,尽入私室,而犹以为未足焉,以此知言利之流毒甚深也。千古平康之治,皆此仁义之所釀(niang)而成,其君子节用而爱人,其小人急公而奉上,即至罄(qing)历年所蓄,竭力输将,而犹以为难报焉,以此知仁义之感孚匪浅也。然则上一言利,大夫士庶亦莫不言利,而不夺不饜(yan),岂若仁不遗其亲,义不后其君乎,乃王终不悟。致使孟子虚此一见焉。吾乃慨然于天之未欲平治天下也。
武秀才试卷全貌
本文标题来自于古典名著《孟子》。孟子(前年—前年),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武秀才李喻堂围绕孟子的“仁政”学说,展开论述,论证一个国家要提倡“仁义”,才能兴旺。不要整天“言利”,钻到钱眼里,就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前),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②叟:老人。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⑧苟:如果。⑨餍(yan):满足。遗:遗弃,抛弃。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刘建斌闫玉新/文沈志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