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时出动了多少兵力?史料记载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披甲四万五千人。如此微薄的兵力,能否控制住殷商的故土遗民呢?答案是不能。这一点,从后来纣王之子武庚发动的大叛乱以及周公东征便可看出。有鉴于此,周人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将殷商遗族中强有力的大族迁离故土并监视之;二是在殷商故土大量分封姬姓子弟和异姓功臣为大小不等的诸侯。
西周初期到底分封了多少诸侯?荀子说分封了71个,其中姬姓诸侯独占53个;清朝学者顾栋高从文献中检索出24姓共国,加上姓氏不可考的74国,总计国。如何保证各诸侯国的君位平稳交接?周人出台了一项基本国策,此即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的王位传承也包含在这个制度里。其内容是:周天子的法定继承人是他的嫡长子,其他儿子无论嫡出还是庶出都要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的位子由他的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卿的法定继承人也是他的嫡长子,其他儿子分封为大夫;大夫的位子同样由他的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只能做士。周天子相对天下的诸侯王来说是“大宗”;同理推之,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相对众卿来说,也是“大宗”;卿、大夫、士的关系以此类推。
嫡长子继承制一出,果然使政权的交接平稳了许多。但这种“论资排辈”的交权方式虽然可以制止纷争,也必定会压抑人才。所以,当周天子的实力不足以弹压诸侯、诸侯的实力不足以弹压众卿,嫡长子继承制便会被打破,小宗篡位的事情便会一再发生,这种情况到了平王东迁以后尤其明显。《史记》说“春秋弑君三十六“,《战国策》说“春秋记乃弑君者以百数”。其实,不管史料记载了多少小宗弑君篡权的事例,其本国动乱的时间基本很短,像晋国那样国内兵戎相见长达67年,连杀五君而逐一君,斗争波及周王室以及郑、邢、荀、董、虢、贾等数国的内战却是仅此一例。说起来,晋国内乱还是晋侯自己酿下的苦果。
公元前年,是晋国第十二任国君昭侯即位的第一年。这位新君即位后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分封父亲的同母弟成师于曲沃,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曲沃桓叔。《左传》里有这么一句话,“并后、匹嫡、两政、耦(ou)国,乱之本也。”意思是妾的地位等同于王后、庶子的权力等同于嫡子、两位权臣共同执政、大城和国都大小一样,祸乱就会发生。前三者好理解,最后“耦国”简而言之就是枝干不分、宗室大臣的强盛远超君主。在古典名篇《庄公克段于鄢》里,郑国老臣祭足听说郑庄公将京邑封给段叔后便马上跑去劝谏庄公,就是考虑京邑规模宏大,其财富和人口足以抗衡中央。晋昭侯封给成师的曲沃就满足“耦国”这个条件。更重要的是,曲沃的发展潜力还远超晋国的都城翼。
仔细观察地图可知,古曲沃(即今日的闻喜县)是晋国通往镐京和洛邑的必经之地,堪称翼城的南大门。往来朝觐、商旅不绝,此地必然会成为货物的集散地。若能合理经营,其经济之富庶是毫无疑问的。曲沃东南三十里,有名为汤山者,可产铜。在青铜时代,这是事关国之命脉的重要资源;曲沃东北三十五里,有董泽的丰富杨柳,可用来制作箭矢;距曲沃不远的今运城市一带,是非常著名的食盐产地——解池。储量巨大、加工程序简单方便,这是解池潞盐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时至今日,其面积仍有27.3平方公里。
当然,就冷兵器时代的兵争而言,最终比拼的还是粮草能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这一点,曲沃的回旋余地很大。因为曲沃所在的运城盆地不但耕地面积大,贯穿全境的涑水河及其支流还可使其旱涝保收。此外,运城盆地四周环山,每到雨季,洪水带来的泥土淤积也利于提高土壤的沃度。从用兵方面来说,曲沃紧靠着峨嵋原,若在此地筑城戍守,不但可以依托险要阻敌锋芒,还可对翼城形成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
翼及曲沃如此要地,昭侯为何还要封给桓叔?也许是昭侯昏庸,更大的可能是晋国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诗经》里很多篇章都反映过西周和春秋时期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这种阶级对立,虽然没有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那么厉害,也到了不可调和的临界点。昭侯年纪尚轻,治国理政没有经验,既不善理财也不能调和各阶层的矛盾,遂使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当时立国河东的诸侯国并不只有晋国一家,梁、芮、荀、贾等国的疆域都不让晋国。另外,彼时的山西境内还有许多彪悍的戎狄部落时刻窥伺着晋国的财富。因此,国内外强大的政治压力才是迫使昭侯封其叔父于曲沃的真正原因。
史料记载,曲沃桓叔被封于曲沃时已是58岁的老人了,比起刚刚即位的昭侯,他的政治斗争经验自然丰富的多。司马迁说他“好德,晋国之众皆附庸”。大意是桓叔就封后在曲沃实施了一些善政,废除了许多百姓不满的政令,给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国人听说曲沃政通人和,遂纷纷来归,曲沃开始日益富强。公元前年,居心叵测的曲沃桓叔发动了第一次政变。他指使不满昭侯的晋国大夫潘父袭杀了昭侯。可当桓叔赶去就任国君时,却遭到了晋国正统势力强有力的反击,桓叔败归曲沃。正统派立昭侯之子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自此,曲沃和翼城的对立公开化,晋国处于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
公元年,曲沃桓叔去世,其子曲沃庄伯秉承父志,继续向翼城发动攻击。此时,翼城遭到了东部山区赤狄的袭击。《古本竹书纪年》说赤狄的兵锋已经到了翼城的近郊。如此,在曲沃和赤狄的联合打击下,翼城的势力越加衰弱。终于,在公元前年,曲沃庄伯攻入翼城,杀死了晋孝公。这一次,晋国正统派的反抗仍然十分激烈。借助荀国的军队,他们击退了庄伯,复立孝公之子郄为新君,是为鄂侯。此战后,庄伯效仿翼城,也引来了外援。令人不解的是,周天子作为宗法制的最大受益人也参与了进来。
史料记载,“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眼看庄伯就要登上晋君的宝座称孤道寡,周桓王却突然改变了态度。他先是立鄂侯之子光为晋哀侯,随后又命虢国君主仲率王师讨伐庄伯。此时的东周王朝还未经历繻葛之败,周桓王自感成周六师战力尤存。加上虢国等一干仆从国,对付一个曲沃庄伯当然不在话下。惨败的庄伯抑郁而终,临死前将夺位的梦想交给了其子武公。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曲沃武公整整养了六年伤。此期间,武公一面应付着王师的讨伐,一面应付着荀、董、郑、邢和晋哀侯的联合进攻。曲沃武公的不断退却滋长了晋哀侯的轻敌之心,在公元前年,曲沃武公趁晋哀侯不备,在陉庭伏杀了晋哀侯。晋人不屈不挠,再次拥立哀侯之子小子为晋君。四年后,武公又设计诱杀小子侯。这次,周桓王再度出手,他复命虢仲讨伐曲沃,并立哀侯之弟缗为晋侯。到了公元前年,周桓王再度纠集芮、梁、荀、贾四国讨伐曲沃。
推测武公并未直面王师,而是采取了避敌锋芒的方针。毕竟周桓王年老体衰且有繻葛之战的箭伤,加之其次子王子克觊觎桓王长子的嫡位,东周的军事优势不会保持很久。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曲沃夯实基础,等待翼城进一步衰弱,等待国际局势变化。这一等,就是28年。这期间,中原经历了郑国霸权衰落、楚国吞并江汉、齐桓公继承君位等大事件。公元前年,即齐桓公于甄地召集诸侯会盟的第二年,也是周王室的头号打手,虢国君主虢公林父去世的前一年,曲沃武公再次攻破翼城,消灭了苟延残喘的晋公室。史载武公尽取晋国重器宝玉贿赂周室新君惠王,得到了天子的认可,正式成为了晋国国君。公元前年,曲沃武公去世,其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