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密卷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4/6188146.html

名校密卷

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加上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4分)

小心冀冀苦心孤诣决处逢生明察秋豪

怡然自得海枯石烂花枝召展庞然大物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黄晕(yuèn) 倔强(jiàng)赏赐(cì)峰峦(luán)

B、陛下(bì)澄澈(dèng)缥缈(miǎo)洗濯(zhuó)

C、目眩(xuàn) 庇护(bì)钦差(qīn) 迸溅(bèng)

D、滑稽(jī)潺潺(chán)轻盈(yéng)啜泣(chuò)

3、下面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5、下面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看云识天气》这篇生动的说明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B、《河中石兽》一文是纪昀先生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做事情要多方求证,谋定而动。

C、《济南的冬天》向我们展现了冬天济南的山景和水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D、《羚羊木雕》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空缺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前文构成排比句。(2分)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食粮;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6分)

(1)五四运动后,在盛行的众多“小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      》和《      》。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请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指明出自哪部作品,再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人物:________   作品: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古诗积累部分。(21分)

8、文言诗词填空。(10分)

(1)______,若出其中;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9~12题。(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曰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语(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    无方入门不(顾)    ______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

10、文中的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完成下列两则短文的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3~18题。(14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3、选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春景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偷偷地”“钻”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写出第二段中虚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除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还运用哪两种修辞?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8~21题。(10分)

你在伞里吗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8、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的女儿。(根据理解,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20、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篇选文后,谈一谈你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5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请以“我懂得了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

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3、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字。

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必须达到要求,否则作文降一个等级)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冀改为翼;决改为绝;豪改为毫;召改为招。(顺序不分先后,每个字为1分,根据书写水平酹情处理)

2、C(A、晕 应读yùn;B、澄澈 应读chéng;D、盈 应读yíng)

3、C4、D5、B

6、示例:①因为成长,今天的树苗是幼小的,明天就会成为栋梁。②因为成长,今天的雏鹰是柔弱的,明天就会在蓝天翱翔。

7、(1)《繁星》《春水》(1空1分)。(2)略。

二.文言古诗积累部分。(21分)

8、(1)日月之行,星汉灿烂;(2)为有源头活水来;(3)无可奈何花落去;(4)潭影空人心;(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9、约定;回头看;才;丢下、舍弃。(1空1分)

10、“君”是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1分);“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1分);“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分)。

11、到了正午还不到,这就是不讲信义;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2分)

12、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完成下列两则短文的阅读。(24分)

(一)《春》节选。(14分)

13、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3分)。

14、“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1分),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1分)和作者惊喜的感受(1分)。

15、放到句末,更能突出小草绿的特点(2分);还能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1分)。

1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2分)

17、比喻、拟人(2分),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1分)。

(二)《你在伞里吗》(10分)

18、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着伞骑车回家。(2分)

19、第一个空: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或细心体贴等(1分);第二个空:体贴妈妈、关心妈妈或乖巧懂事等(1分)。(意思贴近即可)

20、不好(1分)。因为“砸”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1分),换成“落”就没有这种效果(1分)。

21、略。

四、作文 (满分35分)

八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池沼(zhǎo)诘问(jié)追溯(sù)蟾蜍(chánchú)

B.洨河(jiāo)丘壑(hè)跋涉(bá)绥靖(suíjìng)

C.伛身(yǔ)孕育(yùn)遒劲(qiú)蹒跚(pánshān)

D.绮丽(qǐ)殷红(yān)藩篱(fān)轩榭(xuānx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阻遏 鲜腴 无动于衷 张皇失措

B.惶急 琐屑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C.缅甸 推祟 销声匿迹 巧妙绝伦

D.镂空 繁衍 相安无事 自出心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敌人节节败退。

B.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C.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D.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且焉置土石?

B.已而之细柳军。

C.改容式车。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分类别)

C.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列数字)

D.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举例子)

6.按要求填空。(4分)

(1)               ,长河落日圆。

(2)故渔者歌曰:“               ,。”

(3)《春望》中表现诗人念亲思家的诗句是             ,。

(4)《赤壁》中点明诗歌主旨的句子是            ,。

7.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7分)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

行人   花草   文明   爱护

踩踏   绕道   彰显   含笑

(2)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九年级(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

(3)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改为“      ”。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 。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3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1分)

9.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①并加礼辟②,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③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有删)

①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②辟:征召(为官)。③龙丘苌(cháng):人名。④窭(jù):贫穷。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伯珍少孤贫()(2)学书无纸()

(3)山水暴出()(4)建武四年,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1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3.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2分)

14.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15.“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2分)

16.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各有什么特点?(2分)

17.“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8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哧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没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轻声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地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儿回。住远一点儿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啊。”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啊。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儿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啦啦地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儿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儿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烧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有删改)

18.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早上: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按时回家。晚上:

第二天清早:学生们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9.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虽然嘴上爱抱怨,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女人。(3分)

20.文中处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21.请对处画线句作简要点评。(4分)

22.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6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三、作文。(5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桥梁”的解释: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②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请以《桥梁》为题,或自拟一个包含“桥梁”这个词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

参考答案

一、1.答案:B解析:B项中,“洨”应读xiáo。

2.答案:C解析:C项中,“推祟”应为“推崇”。

3.答案:D解析:“触目伤怀”的意思是看到眼前的景物而引起内心的悲伤。D项中的解释不正确。

4.答案:C解析:C项中,“式”同“轼”,车前横木,本句中用作动词,指扶轼。

5.答案:B解析:B项中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

6.(1)大漠孤烟直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1)示例一:行人绕道,花草含笑。示例二:爱护花草,彰显文明。

(2)示例:

借条

今借到校总务处铁锹叁拾陆把,水桶捌个。此据。

九年级(1)班班委会

×年×月×日

解析:借条应写有“今借到”或“借到”等字样,写清向学校总务处所借物品的种类、数量,涉及物品的数字大写正确;正文开头空两格、右下方有具体名称和日期。

(3)①示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免遭破坏呢?(只要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即可)②方法措施(或:有力有效)③分号(答“句号”也可)

二、(一)8.国家(山河)破碎,城中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9.后三联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或:表现了诗人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的愿望。)

(二)10.答案:(1)小时候(2)写字(书法)

(3)突然(4)去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少”“书”“暴”“卒”的理解能力。这四个词都是使用率极高的实词。

11.答案: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译准“累”“辍”是关键。“辍”译为“停止”。“累”译为“堆叠,叠架”。

12.示例:我们要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徐伯珍小时候学写字、十年诵书不辍、应召便退聘礼、有条理地答出滞义、隐居修学等内容,通过分析,概括他的性格特点及品德修养,然后从启示的角度来回答问题。

(三)13.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该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4.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该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5.表面上看是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的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16.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17.不可以删去。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表示肯定,一点儿都不含糊,用词准确,所以不可以删去。

(四)18.早上: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学生烤火取暖。晚上:孙老师的妻子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言之有理即可)

19.对学生关怀备至勤劳顾家理解丈夫(或:支持丈夫)(言之有理即可)

20.画线句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山村冬天的天气严寒,为下文写学生们雪中送炭做了铺垫,也衬托了学生们这种行为的感人。(言之有理即可)

21.示例:这个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围在火堆边烤火时欢快的情景,从侧面表现了孙老师对学生们的爱。(言之有理即可)

22.表层含义: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深层含义: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或:孙老师用爱温暖着学生们,而学生们也用真挚的爱回报老师,使寒冷的冬日充满暖意。)(言之有理即可)

三、略

九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2分)

A.滞留(zhì)麾下(huī)诘难(jié)强聒不舍(guō)

B.旁骛(wù)亵渎(xiè)汲取(jí)数见不鲜(shù)

C.睿智(ruì)陨落(yǔn)抽噎(yī)廓然无累(guó)

D.扶掖(yè)恣睢(zì)田圃(fǔ)恃才放旷(shì)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

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

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气吞斗牛潮迅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

3.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西游记》—吴承恩《水浒传》—施耐庵《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B.《故乡》—小说《藤野先生》—散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杂文C.香菱、刘姥姥—《红楼梦》星期五—《鲁宾逊漂流记》 阿廖沙—《童年》D.《史记》—纪传体史书《战国策》—编年体史书《三国志》—国别体史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

B.同学们两人一组开始做实验,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袖手旁观。

C.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D.青年人就应该恃才放旷,不拘泥于前人的旧说,勇于创新,勇于改革。

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6.病句修改。(2分)

我上初中以后,结识了一个叫王冬的同学。他个子大约一米六,双眼皮,戴着一副眼镜。①他尽管学习刻苦,但是乐于助人。他学习非常认真专注。一次,他一边吃饭,一边学习,竟把练习纸放进了嘴里。②他之所以学习成绩优秀,是因为他刻苦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上,同学一有困难总愿求他。这时候,他总是微笑着说:“我们都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虽然一点帮助不值得称道,但是,③我们全班同学都从内心里由衷的感谢他。

(1)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2)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7.名著阅读。(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绰号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故事:。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8分)

(1)《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

(2)《陈涉世家》一文中表现陈涉少有大志的句子是:。最能体现他具有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3)《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

(4)在联想集团处于经营困境时,“联想之父”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集团董事长,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空。)

(5),坐断东南战未休。

(6)只见草,。

9.仿写(2分)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_____________, ;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0.探究名言(3分)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3分)

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1.当前,全国都在治理大气污染,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2分)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58%、37%、7%。

(1)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二、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克隆快乐(8分)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

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

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

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

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

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

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

13.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15字以内)。(2分)

14.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答:

15.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2分)

(1)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注意修辞手法)

答:

16.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2分)

答:

人人皆可为国王(10分)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分)

18.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

19.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2分)

20.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2分)

21.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什么样的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1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2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给馈饷,不绝粮道()

2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2分)

①当世之事百万之军②决胜于千里之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未知其二以彰其咎④可计日而待也。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5、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

(1)(2)

26、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3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7、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

2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2分)

四、作文(5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你希望别人理解你么?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

请以“学会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字。

②可以写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要有真情实感。

九年级参考答案

一、基础及其运用部分(18分)

1.A2.B3.D4.C5.C6、把“尽管**但是”改为“不但***而且”;删去“从内心里”7、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二、积累运用(16分

11.略12.(1)、C(2).例:吴用智取生辰纲(2分)智多星吴用(1分)足智多谋(2分)

13.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14.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意对即可)

三、阅读训练

15、(2分)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断绝阻绝(每个1分)16、(2分)C

17、(4分)(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2)这就是他被我击败的原因。(每句2分每点0.5分)

18、(2分)计日而待不求闻达三顾茅庐运筹帷幄(答出一个给1分)

19、(3分)强调了善于使用人才(亲贤)的巨大作用。(1分)紧扣文章内容谈看法(2分)

如:刘邦论楚亡汉兴,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体现了他得人才得天下的精髓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则更应学学古人,胜于先贤,要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智,荐才之德,容才之量。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兴旺。

20(2分。每框1分,字数不超15字意思对即可)

孩子们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在作文课上表达不凡的心声

21.(3分,意思对即可)

杰作是指我非常满意的学生作文(1分,意思对即可),要表现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遭受毒打的痛苦表情和悲惨死去的场面(2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我”看到学生作文时产生了很多自己难以解释的疑惑,又渴望找到答案(1分,意思对即可)

(2)使用“凝固”一词,语含比拟(1分),表明孩子们美丽的心灵十分可贵,劝诫人们要珍惜,不要扼杀、伤害。(1分,意思对即可)

23.(3分)孩子们希望和苦难中的凡卡共享自己的快乐,使他不再痛苦。

24.(3分)开放性题。符合原文大意,不超过60字即可,有创意给满分

示例:同学们,你们的解读富有创意,作文和发言表明你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们温暖了凡卡,更感动了老师,我为你们骄傲和自豪!

25.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

26.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2分)

27.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1分)

28.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3分)

29.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3分)

30、智力。   31、逻辑顺序。 32、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33、准确性;严密性。

34、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35、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