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说自己还是说别人缺点,似乎成了一件很难办、很纠结和很尴尬的事情。不少人或避重就轻、隔靴搔痒,或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总喜欢把缺点说得很巧妙、婉转和艺术,好比“思想按摩”,让人听得舒服,易于接受,于是出现了“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的怪现象。正是在这种风气下,“好缺点”应运而生。
所谓“好缺点”,就是表面上讲缺点,实际上变着法子表扬,拐着弯兜售优点。比如,讲某个干部缺点时,说他“批评人过于严肃”“加班太多不注意身体”“平时太顾工作,家里照顾太少”“一心扑在工作上,锻炼身体不够”,等等。这样的“好缺点”,说者乐滋滋,听者美滋滋,领导知道了也找不出毛病,可谓皆大欢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终归是有缺点和不足的,而且缺点就是缺点,不应该变成优点。探究“好缺点”现象的原因,还是好人主义在作怪。一些地方和单位,常常是“上级对下级宠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哄着让着,对明摆的毛病缺点和不良风气也是忍着看着”,面对他人身上的缺点往往“不说话、说好话、好说话”的有之,尽放些“空炮”“哑炮”甚至“礼炮”的亦有之。《战国策》中有一名篇,叫《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是大臣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结果因为“妻私我”“妾畏我”和“客欲有求于我”,而被妻、妾和客所美化。现实中这种“好缺点”现象,正是或“私”或“畏”或“有求”的结果。
“好缺点”,既是一种“烟幕弹”,又是一种“迷魂汤”。其危害,一是坑害了干部,二是败坏了风气。“好缺点”是一种“语言贿赂”,它让一些干部飘飘然、昏昏然,看不清、看不透自己身上真正的缺点,陶醉、麻痹在自我认知中,延误了“治病”的时间,错失了改正缺点的机会,让真正的缺点在“好缺点”的掩护下逃之夭夭,最后病入膏肓。近些年一些落马者感慨,倘若当初有人及时指出他们身上的缺点,有可能不至于愈演愈烈,这虽可能是他们的某种借口,却也引人思考。陈云同志在《论干部政策》一文中曾呼吁,对干部不要“抬轿子”。“好缺点”就是故意在“抬轿子”。如果让“好缺点”现象不断蔓延,而且形成气候,就会毒害整个风气,甚至在政治生活中形成严重的“雾霾天”。
“好缺点”,既是一种障眼法,又是一种假把戏。得善于剥去“好缺点”的美丽外衣,对其层层深入剖析,不可一带而过,听之任之、听之信之,更不可一笑了之,不当一回事。得敢于对那些喜欢讲“好缺点”的人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教育。好人主义绝不是好人,而是对己对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让这些人得到好处、占到便宜,得势又得利;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得真讲缺点、讲真缺点,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