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忌讽齐王纳谏的类比
类比是思维的梯子,它是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类比使得你不需要从头向新知识上爬,而可以借助类比这个梯子,从旧知识爬到新知识上,减少了认知难度和时间(如图所示)。
类比的思维导图
古人也非常善于使用类比的方法,大家可能都学过《战国策》里的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是齐国国相,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诸侯并伐。邹忌发现齐威王受人蒙蔽,会使得国力衰弱,如何才能让齐威王广听建议,使得齐国得以发展呢?
如果直接向齐威王指出他被蒙蔽的问题,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齐威王不仅没有接受建议,反而降罪于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冒死进谏,特别是有人唱反调时,大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被蒙蔽。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说,冒死进谏是直接战略,成本高效果差;而邹忌选择了间接战略,通过述说自己被蒙蔽来阐释道理,让君王类比到自身,产生了更好的效果。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如图19所示)?”
图19周忌讽齐王纳谏图1
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如图20所示)?”
图20周忌讽齐王纳谏图2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如图21所示)。”
图21周忌讽齐王纳谏图3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如图22所示)。
图22周忌讽齐王纳谏图4
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如图23所示)。
图23周忌讽齐王纳谏图5
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如图24所示)。”
图24周忌讽齐王纳谏图6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如图25所示)!”
图25周忌讽齐王纳谏图7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如图26所示)。”
图26周忌讽齐王纳谏图8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如图27所示)。
图27周忌讽齐王纳谏图9
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如图28所示)。
图28周忌讽齐王纳谏图10
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邹忌想要告诉大王他被蒙蔽了,不能直接对说:“大王,你被人蒙蔽了。”而是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自己的妻子爱他,妾害怕他,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说他比徐公美,他自己受到了蒙蔽。而妻妾和近臣爱大王,大臣害怕大王,百姓有求于大王,因此推断大王都到的蒙蔽更严重(如图29所示)。
图29周忌讽齐王纳谏类比推理图
这是最典型的类比推理逻辑,即
A对象具有属性a、b、c,另有属性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邹忌的妻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他受到了蒙蔽;
大王的姬妾和近臣爱他、大臣怕他、百姓有求于他,所以大王也受到了蒙蔽。
我们也可以使用类比四项式来表达这篇文章的逻辑。
邹忌的妻子:爱他∽大王的姬妾和近臣:爱他
邹忌的妾:怕他∽大王的大臣:怕他
邹忌的客人:有求于他∽大王的百姓:有求于他
邹忌:受到蒙蔽→大王:受到蒙蔽
我们之前学这篇文章,基本不讲这篇文章的逻辑,比如类比,也不去分析邹忌的思维,比如是邹忌突然发现了自己受蒙蔽,而类比想到了大王也受到蒙蔽;还是他先发现大王受到蒙蔽,然后构造一个自己个故事,来向大王间接表明大王受到蒙蔽。
我猜想,后一种可能性更大,邹忌不仅发现大王受到蒙蔽,并且对蒙蔽大王的人和动机进行了分类,分成了三类:姬妾和近臣,这类人爱大王;大臣,这类人害怕大王;百姓,这类人有求于大王。假设还有另外一类人,比如长辈,这类人宠溺大王,也使得大王受到蒙蔽,那么邹忌构造故事时,很可能就会将自己的长辈也加上。
我们也可以使用类比的步骤来分析邹忌的逻辑过程。类比的步骤为:
第一步,识别目标域问题特征;
第二步,寻找具有相似问题的源域;
第三步,类比获得目标问题答案;
第四步,验证答案。
邹忌发现大王被蒙蔽,那么这个问题的特征是什么呢?他将蒙蔽大王的人分成3类,蒙蔽大王的动机是:爱、怕和有求。
第二步,寻找相似问题,这个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邹忌选择以自己作为源域,那么谁爱他、怕他和有求于他,他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妻、妾和客人。
第三步,类比获得目标问题答案;妻、妾和客人分别因为爱他、怕他和有求于他,而说自己比徐公美,而自己事实不如徐公美,这就使自己受到蒙蔽。那么姬妾和近臣爱大王,大臣怕大王,百姓有求于大王,因此推测大王受到的蒙蔽更严重。
第四步,验证答案。因为邹忌本身已经知道大王受到蒙蔽,所以不需要验证,他只需要构思一个故事来类比,从而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将大王受到蒙蔽这件事告诉大王就行。
没有谁喜欢被别人指出问题,而类比这种间接方式不仅利于说理,也利于被别人接受;冒死进谏这种直接方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不仅不容易被接受,还可能真的引火烧身。
类比说理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下级对上级使用,也适用于平级,上级向下级使用,它是普适性非常高。比如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放羊娃说谎,导致大家不相信他,最后狼真的来了而把他吃掉。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因为说谎会受到惩罚,使用的也是类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