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初年的三监与邶鄘卫

武王伐纣,以牧野之战一天胜之,然而周对商的征伐很不彻底。

首先,周人实力虽然到了敢于与大邑商抗衡的程度,但是相比起来还是有所差距。

其次,由于商人倒戈,周、商血战并不那么太过残酷,因此商人主力特别是军事力量并没有被消灭,甚至可能还有部分并为解甲。

再次,周人未能吞并商全境。

商王畿或直辖区,据《战国策·魏策一·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载吴起说“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郑玄《毛诗谱·邶鄘卫谱》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愈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大概处于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以东,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从考古上说,这块地区广泛分布典型商文化。

商王畿比姬周控制的关中平原大很多倍。可能因为姬周兵力不足,难以消化商人部众及土地,因此依然留有大片地区没有征服,比如未见有资料显示周人用兵安阳殷墟北部地区;特别是后来参与反扑的商王畿的东部地区。更不用说另有东夷、淮夷及徐州部分地区一带本不服属于殷商,更不能为姬周所有。所以,周人可能意识上会把殷商旧地及其他地方视为王土,但实际根本没那个能耐去控制。

因此,殷商即便战败,其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周武王让武庚禄父一人统领商朝遗民,过于冒险,必定不会对殷商遗民放下心。

那怎么办呢?

要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因此周人便以商纣之子武庚禄父继商君位。

周人能信任武庚吗?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管蔡世家》载管叔鲜、蔡叔度“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即周武王担心新上任的商君禄父武庚没有经验,管理不好,便派自己两个弟弟老三管叔鲜、老五蔡叔度帮助他。然而姬周名义上派驻弟弟帮助辅佐武庚,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拿的上台的漂亮话,实际目的是用武庚禄父稳住商人,然后再严密监视武庚禄父及其余商人,是一种牵制、封锁措施。

《逸周书·作洛解》“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后世称管叔、蔡叔、霍叔为“三叔”),及《卫康叔世家》“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说的非常直接,就是周武王派驻兄弟监视殷人。

后来出现“三监”的说法。

“三监”一词于传世文献最早见于成书于汉初的《尚书大传》,称武王杀纣立武庚禄父,“管叔、蔡叔监禄父”,不久周武王死去,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在这关键时期,管叔怀疑周公,便散播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此时奄君蒲姑便劝禄父起事,“禄父及三监叛”;其实“三监”至少产生于战国,土文献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系年》最早提到:“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

然而到底谁是三监?由于缺失更早的明确记载,以至于后世模糊不清。

按《逸周书·作洛解》,管叔、蔡叔、霍叔监殷,后来“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很显然三监即三叔。而《尚书大传》称“管叔、蔡叔监禄父”,此后又说“禄父及三监叛”,前面只提到“管叔、蔡叔监”,后面又出现“三监”,另一“监”是谁?如果按照《作洛解》则是霍叔,而司马迁在《周本纪》《管蔡世家》《卫康叔世家》却只提到管叔鲜、蔡叔度相武庚禄父;关于后来的叛乱,《殷本纪》也说“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鲁周公世家》载“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后来周公东征平乱,“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似乎三监是武庚禄父及管叔鲜、蔡叔度。按理说,司马迁做整理工作,应该参考各类记载,融会贯通,更加详实、准确,他又看过《逸周书》,却绝口不提霍叔,是不是认为霍叔并非三监之一呢?

更复杂的是,“三监”后来又与《诗经·国风》的邶、鄘、卫参和在一起,认为姬周解剖殷王畿为邶、鄘、卫三国,并分别派一人监理三国中的商遗。

东汉初年班固《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

晚于班固约几十年的郑玄《毛诗谱·邶鄘卫谱》:邶、鄘、卫者,商纣畿内千里之地。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而谓之庸,东谓之卫。

再晚近百年,晋朝皇普谧《帝王世纪》又称: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

由于各种记载语焉不详,又互不相同,以至于后世争论纷纷。但汉代以来基本认为三监设在故商王畿内,而王国维《北伯鼎跋》根据出土带有“北伯”铭文的青铜文物,认为北即邶,北伯器物出土于战国时燕国地面,则“邶即燕”,认为邶就是周朝时的燕国;又以此深入推论,“鄘与奄声近……奄地在鲁”,“鄘即鲁”,认为鄘即周朝时的鲁国。此说出现后,不少学者从其说。

其实,以周人当时实力是做不到从地理单元上切割商王畿的;更不会跑到燕、鲁监视商人;再以常识来判断,周武王既以武庚禄父代殷政,就不会划分殷王畿疆域,这也会引起商人反感。因此最好的方案就是以武庚为君,统理整个商国,然后周扎驻军,向内监视武庚,向外监视其余部族,以防止武庚有异心及其余部族与之联络。

这种防范措施绝不是赤手空拳的光杆司令能办到的,必须要有武装力量。周人既不能从地理上分割商王畿,又要监视商人、切割他们之间的联络,那就要在商王畿中确立几个比较大的城邑,由周人以部队驻扎,并派人主理!这几个城邑可能就是邶、鄘、卫。当代学者多认为邶、鄘、卫并不是封国,而是驻军点。因此邶、鄘、卫当在殷王畿内——这也是历代秉持的观点,故而王国维说法现在基本被当代学者摒弃——但又不能太过压迫以引起商人反弹。

因此周人在稍微远离商人行政中心的地方设置驻军点,每个点主要辐射一块地方,正好能覆盖商人主要地区,类似于实行分片管理,合起来就是“三监”。因此,三监当作地域讲,以三个点从武力辐射来分割整个商王畿,而不应作人讲。武庚一定是受到监视的,实行这个政策或主理三大驻军点的必定是三叔,武庚只是代理人。三叔又必有一人居近武庚,以贴身监视;又有人居外,以互相策应。

三监作为地域讲,必然是以商王畿的绝对位置或与商都的相对位置有关。

因为武庚是名义上的商君,一定是住在行政中心商都或行宫朝歌,霍叔在行政中心附近的邶贴近监视他。武庚居住点是邶的主要辐射区,因此也可能被认为是“三监”之一;因三监是地域划分,有时提到武庚就忽略了霍叔,这就是为何司马迁、班固以武庚、管叔、蔡叔三者并提而不提霍叔。

“卫”字甲骨文象士兵守城,很可能商人在都城外侧设置了许多守护国都、行宫的卫星城——“卫”,其中最著名的或是后来卫国的都城。周朝时的卫国在淇县附近,约处于行政中心东南。这也是为何《作洛解》《毛诗谱·邶鄘卫谱》等称管叔居东,而《帝王世纪》称居卫。

《毛诗谱·邶鄘卫谱》、《帝王世纪》分别称鄘在南、西,其实也不矛盾。王畿西部为豫西,再西则有太行山,没有驻军必要,可以再往南,即在王畿及行政中心的西南。之所以名鄘,或是驻扎的多是庸国之军?此地为蔡叔主管。

关于邶、鄘、卫的具体地望,杜勇、孔华《关于邶鄘卫与涞水北国的地理纠葛及三监地望考索》认为分别在:今安阳市汤阴县瓦岗乡邶城村,今新乡市卫辉市城郊乡倪湾村,今鹤壁市浚县卫贤镇;王红亮《邶、康丘与殷墟——清华简系年与周初史事重构》则认为分别位于:今安阳市的殷墟,今新乡市、汲县一带,今鹤壁市浚县、淇县之间。如果不看具体地望而看方位,两说其实差不多,也与历代文献记载相合。

这三处互成掎角之势的驻军点,一是向内包围武庚及商人核心区,二是:邶向北震慑商王畿之北;鄘震慑商王畿南部,及堵住商人西征路线;卫震慑商王畿东部直至山东部分地区。

武王死后爆发了“三监之乱”,周公奉成王率周军平乱:

《逸周书·作洛解》“将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史记·殷本纪》“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周本纪》“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世家》“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卫康叔世家》“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伪古文《尚书·蔡仲之命》“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

周人把殷人一部分迁到洛阳、宗周,一部分分给微子启建宋国,一部分就地分封给老九康叔为卫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