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不能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

今日重读并修订《古文观止》卷四战国策选文“苏秦以连横说秦”,对其中几句中的常用字词有一些疑惑,生出一些感慨。

句子是:“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第一,多

这句话中的“民多伪态”,有的译为“老百姓虚假奸诈的也多”,有的译为“人民却多作伪”,还有的译为“下面照样欺诈作伪”,甚至有的译为“人们却到处虚情假意”。

我对其中的“多”字有些疑惑。显然,这里的“多”字应该是形容词,意思是“数量多”,与“少”相对。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P举例:《战国策》“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国宝。”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虽然可以作谓语,但是不能带宾语。“多名器国宝”中的“多”字是形容词,此处也不能用如动词,因此,此句应理解为形容词前置,正确的语序是“名器国宝多”。那么,“民多伪态”是否就是“民伪态多”呢?“多”作形容词放在前面,现代汉语也常用,比如,“内向的人多才华”,是不是就是“内向的人才华多”呢?遍查资料没有找到相关的语法依据,有知之者,请赐教。

第二,百姓

刚读完“民多伪态”,马上就看到“百姓不足”。心下就疑惑,这里的“民”和“百姓”是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有关“百姓”,字面意思就是“百家姓”。古人好举成数,以百而言多,故曰“百姓”。现代文中的“百姓”就是老百姓。

有关“民”,字面意思就是“平民”,现代文中,“平民”和“百姓”属于同义连文。但此处上句说“民”,下句说“百姓”,仅仅是为了成心选用别异的词语或者参错误落的形式,以避免枯燥和平板吗?

我们知道,《战国策》虽然是汉朝人写的,但事情却都是发生在战国的,显然,战国属于上古时期。

我们还知道,上古时期,有“姓”的人是很少的,因此,上古时期的“百姓”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大约只有贵族才有可能有姓,庶民是无姓的。然则“百姓”作何解呢?继续看下面。

第三、上下

再看第三句“上下相愁”中的“上下”,谁是“上”?谁是“下”呢?倘若第一句中的“民”是“平民”,第二句中的“百姓”是“百姓”,那此处为什么要写“上下”呢?因为,如果“民”和“百姓”理解成同义连文的话,那“民”就是“百姓”,“百姓”就是“民”呀,相等怎么可能有上下呢?而且,更绝的是,这第三句的后半,又来一个“民无所聊”。三句话中,先是说“民”,次说“百姓”,再说“上下”,最后说“民”。如果“民”即“百姓”,这几句话就整个成了一团浆糊了。

所以,我认为,此处的“百姓”应该是“百官”,而“民”是“庶民”或“平民”,官与民,故有上下之分也。民可使由之,谁“使”?官也。

古人说,仓颉造字,字成之日,而天雨粟,鬼夜哭。何以如此?我猜想是,万事不可细琢磨,字尤其之。很多平常的字,人皆日用而不知,细思之,极恐。何以恐?字面之下,蕴无限思虑也。以至于庄周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世间书多如牛毛,读不胜读,唯有如老子言,多则惑,少则得。盖书不只在读,在思也。

如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