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周时期的战争,尽管史书多有记载,但后人对史书所呈现的数字质疑颇多。
不过,我国史家历来严谨,我们在持“怀疑精神”的同时,不妨先“怀疑”自己“怀疑”得对不对。
商代战争(除了牧野之战):三万以内
商代以前的战争规模,因为过于遥远,连“信口开河”的数据都没有。咱们就根本无从掌握了。
最早关于战争规模的记载,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
殷王每次发兵,大约在3-人。
最高的发兵记录出现在武丁时期,当时,曾在三个月内连续征兵七次,共动员了人。
单次出兵的最高记录,则出现在武丁之妻妇好讨伐羌方时,兵力为1人。
如果把交战双方兵力都算上,规模较大的战争应在3万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都是对外战争的数据。这些作战的地点都远离商人王畿,受制于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兵力动员的主要制约因素不是兵源,而是补给、运输。
因此,多人的作战部队,是对外作战动员能力的极限,却不是兵源的极限。
商的最后时刻,牧野之战,王畿附近的决战,动员能力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牧野之战:14-20万
商周之际的牧野之战,应该是战国以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史记.周本记》的记载是:周军有“车兵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诸侯军“会者车四千乘”,商纣王军“发兵七十万人”。
对于这些数字,尤其商军的数字,几乎没有人相信。
其实,《史记》已经我国古代最严谨的史书了,值得起码的尊敬,后人真别急着否定人家!可能咱们理解有偏差呢?
先聊聊周军和诸侯军。
周军动员“车兵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参考《周礼》,周初一乘,车上车下共30人(后来步兵比例逐渐提高)。乘就是人。
加上虎贲、甲士,一共人。
这个数字,与后来城濮之战时晋文公的兵力基本差不多,而从牧野之战到城濮之战,虽已隔数百年,但生产力并没有出现革命性进步,所以,周军的数量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的。
诸侯军:合车乘。
这个数字无法核算。因为,当时还不是周天下,各诸侯一“乘”兵力未必与周人一致。实际上,许多文献显示,即使到了西周,有的诸侯的一乘也才5人。
周天子在孟津会诸侯八百。
商末周初时,各方国平均人口不过人,一国出个几十人参加作战,不算不给面子。
所以,诸侯军大约有数万。
周军与诸侯军合计,大约在7-10万。
而《史记》对纣王兵力的描述,似乎很容易被误解。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史记.周本纪》
发兵就发兵,为什么“亦”发兵七十万呢?《史记》惜字如金,不可能无缘无故加上“亦”字。
这说明:所谓七十万,并不是70万,而很可能是与周军相当,也是7-10万。
古文将两个数字连在一起,以表达范围是很常见的做法。比如:三五人,就是表示3-5个人。
当时,由于周军突袭,商军主力远在淮夷,但纣王仍可能临时集结7-10万人。
牧野之战,是决定商族命运的一战,如果失败,依上古时期的特点,失败者可能全族都会沦为奴隶!
所以,此时纣王带来的兵,不是常规的“军队”,而是有多少人拉多少人!
《商君书》曾描写过战国的守城战:守城时,“壮男”一组、“壮女”一组,“老幼病”一组,全部都要参战!
战国与商代相去甚远,但在亡国危机面前,青壮年,甚至老弱病残,全部都会参战,这是不论古今的人之常情!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军攻入关中,大秦情急之下,发骊山囚徒(《后汉纪》说有70万)抗敌!
纣王应该没有大秦骊山那样的浩大工程,但临时征发大规模的武装(包括平民和被裹挟的奴隶)并非不可能。
因此,个人认为:《史记》没有乱说,此战,双方都投入了7-10万人,共有14-20万在战场厮杀。
春秋时期:十万左右
春秋时期的战争,数字争议就小多了。
据《左传》记载,城濮之战时,晋军车乘。
按照杜预注解,春秋时,一乘兵力已经增加到了75人,所以,此战,晋军有兵人。
对于楚军参战兵力,《左传》未加说明。网络上关于10余万人的说法并无出处。
不过,楚军兵力至少与晋军旗鼓相当是合理的推测。
所以,交战双方合计10余万的战役,已经是春秋时期超大规模的作战了。
当然,大部分角逐,规模应当还在数万。
战国时期:大膨胀
战国时,井田制瓦解,“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限制被打破。
各国人口的大多数,已经不再是奴隶,而是被纳入编户的农民,都成了征兵对象。
各国的征兵范围大幅提高,兵源暴涨。
“二十冠而成人,与戎事”。
因此,如《战国策》所言,秦、楚都“带甲百万”,其他诸侯“带甲数十万”。
对于战国的兵力,许多朋友有疑问:为什么后来大清一统天下,那么大疆域,那么多人口,总兵力才不足90万,战国各诸侯真有这么多人吗?
这是兵制问题。
所谓大清兵不满90万,指的是八旗、绿营这些”经制兵“,他们是“世兵”,也就是长期服役的职业兵。
按照职业兵这个标准,那么,战国也只有“秦锐士”、“魏武卒”这些常备军,兵力都不过数万而已!
显然,光靠脱产的职业兵是无法应付战国的战争烈度的。
同时,战国时期的大规模战役,多发生在交通便利的枢纽之地。
列国调兵调粮,不需像后世讨伐匈奴、南蛮一般“跨越大漠”、“深入不毛”,也不需像诸葛亮一样翻越蜀道,因此,兵源转换为兵员,投入作战非常便利,不会出现后世与匈奴作战时“十个人的口粮运到前线只剩一人量”的困难。
因此,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之大,残忍程度之高,几乎是历代之最。
因此,战国时期,出现了长平之战、秦灭楚之战这种数十万级的大战,打得”男子半数死于长平”、打得“举国皆空”,是真正的“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总的来说,兵力是一个统计问题。
因为统计口径、统计方法问题,史书所载的数字或许会令人不解。
但是,那些史家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作者治学严谨,不信口开河。
后世更不可以因为有一些不解之处就轻易认为前人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