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大秦赋》中,公子异人出兵灭掉了西周君,吕不韦又出兵灭掉了东周君。那么周为何有西周君、东周君两个国君?昔日强大的周王室又何以沦落至此?
两个可怜的老头儿01平王东迁
周幽王宠爱褒姒,所以废嫡而立褒姒之子为太子,原太子宜臼逃到外公申侯那里,并借助犬戎来进攻幽王。但犬戎入侵之后,形势乱到申侯和宜臼都无法收拾的地步。在犬戎之乱中,周幽王被杀。幽王死后的第二年,太子宜臼即位,史称周平王。在中原诸侯的护送下,平王东迁洛邑(洛阳)。
褒姒平王东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所居的关中地区,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周王室已经无法应对戎族的侵扰。迁到洛阳,可以借助郑国和晋国的势力,以偏安自保。所谓“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说的就是这个事儿。在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护送有功,于是周平王便封秦襄公为诸侯,而封地却是空头支票,因为封地就是已被戎狄侵占的西周故地,也就是今天的关中平原。
平王刚东迁后,形势还是相对稳定的,四面都有诸侯国作为屏障,来抵御戎狄的侵扰。东迁后的疆域,清人顾栋高曾做过总结:“尚有今河南、怀庆二府之地,兼得汝州,跨河南北。……襟山带河,晋郑夹辅,光武创业之规模不过是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西部。但是周王室的力量已经无法号令诸侯,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春秋时代就是从这时起拉开了大幕。
02周天子威权仍存的春秋时代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也不是坐以待毙,平王曾试图中兴王室。当时周王室北为晋国,东为郑国,是当时主要的两个大国。晋国国都距离王都较远,所以平王时期一直以郑国国君为卿士(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掌管国内大权。
到了平王末期,已经试图摆脱郑国的限制,取消郑国国君的卿士地位。但这一举动遭到了郑庄公的抵制,双方便互相派遣质子,以维持关系。平王死后,因为此问题,周、郑之间起了冲突,郑国甚至侵扰王都,割掉了周在温地的麦子。最终,周王室都没能如愿取消郑国卿士的位子。这个事情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周天子的尊严已经受到了诸侯国的挑战,不再像西周时那样唯我独尊,人人敬畏。最终,因为卿士的问题,在周桓王时,周、郑之间爆发了战争,但王室战败,尊严稀碎。
不过结果是好的,王室将郑国势力驱逐出了朝廷,周王室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周桓王时期,是周王室积极作为的一个时期,王室积极出师征讨有罪的诸侯,针对诸侯国的乱政和不听从王命的行为进行干涉。如曲沃武公(晋国分封的大夫)伐晋后,周王室召集各国伐曲沃;卫宣公杀嫡立庶,周庄王派兵救卫。但是周郑之战的失败,标志王室中兴的企图最终失败。清人方苞评价道:“王师再出,皆为乱臣所挫。”
自此之后,王室进入一个尴尬的时期,即春秋争霸时期,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为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所谓霸主,对于名义上能赋予其正当性的周天子,还是十分尊崇的,对于王权的维护,也是十分积极的。但是周天子毕竟只是狐假虎威的阶段了,晋文公称霸时期,举行会盟时让周天子去参加,这是之前无法想象的,但周天子还是去了,只是在史书上记载此事时以“天王狩于河阳”为托辞,给周天子留点面子。但无论如何,春秋时期的周天子,还有一定威权,当霸主楚庄王询问象征权力的九鼎时,周还能硬气地回应他:“在德,不在鼎”。
齐桓公03战国时代二周的分裂
三家分晋后,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这时的周王室,对于诸侯国的乱政,只能默默接受。三家分晋之后,周王室为了寻得三晋的庇护,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宋代司马光曾评论道:“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大意是说,赵、魏、韩三家蔑视晋国国君,瓜分了晋国,这样以下犯上,周天子不派兵征讨,反而给他们赐爵,让他们成为一方诸侯,这相当于周天子放弃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名分。司马光的评价明显苛刻了,因为此时的周王室,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如果不答应三晋,周王室的处境可能会很危险。反之,周威烈王还借助三晋,讨伐了不敬周的齐国,挽回了一点王室尊严。
周威烈王随后的历史中,周天子的地位越来越低,但是春秋初期,七国受制于争霸战争的复杂,表面上还得对周天子表示尊奉,以获得声名上的正义性,以便不招致别国的讨伐。但是到了战国中期,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各国纷纷称王,要知道以前“王”是周天子的称号,可见周天子事实上对诸侯已经没有任何威胁,完全被轻视了。
战国初,周王室还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变化,那就是周王室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周考王时期,把其为数不多的土地又分出去一部分,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是为桓公。其分封的原因,是源于周王室持续的战乱。周考王即位前,周王室连续经历了两次政变,都是弟弟发动政变,夺走了哥哥的王位。周定公有四子,他死后长子去疾为王,但弟弟叔袭杀哥哥即位,为周思王。思王即位后,弟弟嵬便杀其兄自立,为周考王。周考王的两个哥哥都被弟弟夺位后,可能为了避免弟弟再效仿自己发动政变夺权,便主动将政权让出一半,封其为桓公,史称“西周君”。
桓公之后,其孙子惠公又将政权的一部分分成两半,本部由长子揭继承,东部封为少子班。史家一般将西周君的本部称为“西周国”,而新封出去的河南桓公之国为“东周国”。西周国和东周国实际上从周王室又分裂出的两个诸侯国。当时的周天子虽说独立的,但是实际上已经没任何权势,而且经过多次分封,自己实际只剩下了王城,平时也只能依附于西周君。当时的情况基本是“王室微弱,政在西周”。
而时过境迁,到了战国中期,东周、西周两个兄弟之国竟然也起了冲突,爆发了战争,根据当时记载,扶持王室的西周君已经不敌东周君了。此时在韩国的支持下,东周国进一步独立。
大秦赋东周君04二周之亡
到了战国末期,西方的秦国势力越来越强大,东周君和西周君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因为二周之地基本是与秦国相连的,直接暴露在秦国虎狼之师面前。历代秦王对周天子完全不客气,早在秦惠王时,张仪就主张灭二周,迎九鼎。到了秦武王时,更是亲自跑到西周去举鼎,鼎象征着统治天下的权力,秦国这么干是丝毫不把周放在眼里。
二周面对强大的秦国,一直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向秦遣使示好。同时,周王室也在尽力游说东方六国联合抗秦,来缓解自己的危难处境。
在秦昭王时,秦国曾召周天子到咸阳去,周天子恐惧不敢去,甚至请求魏国发兵打周,以便有借口不入秦。到了周赧王五十八年(前年),秦攻三晋,周本是站在秦这边的。而兵锋逼近周室时,西周君害怕,便邀请六国合纵伐秦。但是六国的合纵之军是一团散沙,根本无法抵抗秦国。最终秦昭王怒伐西周,灭掉了西周君之国,西周君和周天子赧王都同时在当时死掉。《史记》记载:“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於单狐聚。”
大秦赋周赧王西周亡后,其遗民纷纷逃到东周君之国。到了秦庄襄王子楚时,秦直接出兵灭掉了东周君之国。自此,存在了八百年的周王朝正式谢幕,历史进入了秦的时代。
大秦赋东周君出降05文史君说
《史记》记载战国初期,周太史儋见了秦献公说:“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秦的祖先只是为周天子养马的家奴。到了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邑时,秦襄公才被封为诸侯,周王室将被戎狄侵占的故地口头封给了秦人。秦人经过几百年十几代人的努力,一步步恢复了周原旧地,并通过变法图强东出争霸,最终形成秦灭六国的格局。而周王室则自进入东周时段后,越来越萎靡不振。最终,周、秦再并为一,周天下被秦天下所取代。
大秦帝国点评本(套装共11册,京东特别收藏版含收藏证)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8购买06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年。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