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历史第篇:从历史记载及小说论曹操、关羽及诸葛亮。
建安元年(公元年),曹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率兵到残破的首都洛阳,迎回汉献帝,也就是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原本在洛阳吃不饱、穿不暖,也没有人理会他,曹操却认为他十分有利用价值,用来当作傀儡,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无往不利。
自从孔子著作《春秋》以后,儒家的“正统”观念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即使在战乱年代也不例外。许多英雄豪杰因为汉献帝在曹操手中,因而投入曹操的阵营,听从曹操的号令。曹操占有这样的优势,经过十几年,终于击败群雄,统一了华北。不过汉献帝毕竟只是一个傀儡,每天要看曹操的脸色,日子并不好过。
曹操跋扈不臣,虽无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实,对汉献帝张牙舞爪,颐指气使。许多人看见了,心中愤怒,却无可奈何。刘备便是为此而脱离曹操,纵然势力单薄,也要拼死“兴复汉室”强调自己才是正统,因而得到许多人的同情与支持。
建安十三年(公元年),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于是确立。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虽然无法实现,但是如果说到安定百姓,结束纷乱的局面,曹操实在是功不可没。曹操并且是当时唯一有能力将匈奴、鲜卑及乌桓等游牧部族挡在长城外的人。曹操因此也自认是成大功、立大业,顾盼自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称赞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然而民间的老百姓并不这样看。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及老百姓都抱持很简单的价值观,不外以“忠孝节义”来检验历史人物。曹操欺压天子,当然是不忠;作为一个臣子,有篡位的野心,是不臣;至于残杀无辜百姓,又因疑心病乱杀朋友家属,当然是不义。所以曹操只有一个“孝”字不是很清楚,其他都不及格,纵然是有功于天下,仍然得不到肯定。
北宋时的大文化苏轼留下一本笔记《东坡志林》,上面说他的邻居小二们凑钱去听说书讲故事,听到刘备战败,无不皱着眉头,甚至哭起来;听到曹操战败,便眉开眼笑,畅快极了。因而《三国演义》把曹操描绘成大奸臣,并不是新创,而是顺应潮流。清朝以后的评剧及其他地方戏曲里,曹操总是粉白脸的扮相,眼睛和眉毛都往上吊,十分的奸险模样。年深日久,曹操遂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大奸臣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