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评三国风云人物曹操

作为曹魏政权奠基人,又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虽被当代人甚至后人看作奸雄,实则凭借他卓越的才能在乱世当中脱颖而出,应为英雄。

魏武帝-曹操

魏武帝曹操(年-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谯(今安徽毫州)人。在三国历史上,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年轻时期曹操就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少年时期的曹操便表现出来了胸怀大志,展现了他的不平凡气概,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这也为他后来官渡之战、建立曹魏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画像[6]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曹操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一心想尽快结束战事,于是有了后来挥师南下,赤壁之战的失败。

三国演义中由于作者罗贯中偏向于蜀汉政权,刘关张三兄弟色彩浓厚,内称曹操为曹贼,读完三国演义的人可能会以为曹操是个奸雄,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其实像三国那般战乱年代,没有什么汉贼之称,胸怀天下者就应该付诸努力而至居高临下。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他可以称得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他也是建安风骨的创始人,与其儿子曹植同在诗歌上造诣颇高,其《短歌行》、《龟虽寿》及《观沧海》等诗歌都被收录当今教材之中。

公元年3月15日,曹操带着他未尽的梦想走了,其儿曹丕称帝,追封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未曾称帝,虽然战乱一生,但他已经实权在握,由此也可见他并不追名逐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