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浅谈长平之战秦国取胜背

发生于公元前-年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在长达一年多的军事对峙后,秦军最终击败赵军。古代战争并不单纯是双方将领士兵的较量,更是后勤保障的较量。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集结超过万士兵参战,其中秦军约60万人,赵军45万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双方国力特别是后勤保障都是严峻的考验。秦军在远离国土的赵国长平地区与赵军形成长期对垒坚持近两年时间,并最终取胜。得益于秦国卓有成效完备的后勤保障能力和体系。

那么,秦国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秦军又是如何在远离本土的不利条件下,有效保障了六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带着这些疑问,本文打算深入分析秦国赖以争霸天下的高效率后勤保障体系,以及秦国是如何凭借坚实稳固的后勤保障拖垮了战力强悍的赵国军队,最终赢得统一天下进程中的关键一战。

战国中后期,秦国构建了完备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

原来在各诸侯国中国力一般的秦国,进入战国时代后,始终被率先强盛起来的魏国死死压制,为了富国强兵,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在公元前年和年两次实施变法,取得巨大成功。在“商鞅变法”后,为了提升保障秦军战斗力,秦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这一后勤保障体系既包括了辎重的供应和管理、尤其是军粮的配给,也有军用牲畜的繁育和管理;既有军用交通工具的管理,也有军事工程的修建与维护,以及伤病人员医护等诸多方面的管理。

为此,秦军设置了材官将军一职,负责筹划秦军后勤。下设地官大司徒、冬官大司空,下有小司徒、小司空等职位。司徒和司空都是负责后勤保障的业务岗位,司徒下辖旅师、遗人、委人,再下设廪人及仓人,掌管各种委积(指粮草钱财等项)。司空辖管匠人、梓人、治氏、筑氏等,主要掌握工具与战具的制造生产。

从后勤车辆保障方面看,秦军构建了比较完备的保障体系。据《六韬·王翼》记载,秦军后勤保障车辆被称为辎车,辎车又分为守车和革车。革车就是后勤车辆,一乘一百人,其中作战人员75人,后勤人员25人。后勤人员中炊子(炊事员)10人、守装(装卸搬运)5人、顾养(饲养员)5人、樵汲(砍柴打水人员)5人。这充分反映出,在秦军的基本作战系统中,已形成系统的独立后勤保障单位。战国时期,尽管各国已普及由牲畜牵引的双辕车,但由于那个时代路况极差,使车辆损耗严重,导致车辆普遍寿命不长。这常常致使军队出师远征时,即使运输车辆能走到战场,也基本报废。为了提高后勤运输效能,秦昭襄王决定在战备机制上下功夫,“寓军令于内政,令民为什伍”。据出土的“云梦秦简”记载,公元前年,秦国实施马政,鼓励民间养私马,以便备战时有条件征用。

从道路运输来看,秦国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建设。《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现在后世津津乐道的是留存至今的秦国直道遗址,其实早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秦国早已构建了相对完备的道路体系,秦朝建立后,所修建的九条驰道不过是将原有的“国道”加以完善延伸扩充。《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曰:“寡人欲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秦国吞并东周后,将道路和后勤基地延伸至三川郡,成为进一步进攻关东六国的前沿阵地。

公元前年,秦国为了攻取巴蜀,就修筑了秦栈道。栈道长度曾达数百公里,分布在秦岭、巴山、岷山之间。即使是在据有号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巴蜀之地后,秦国也不断加强连接关中地区与巴蜀之地之间的道路建设,以便于把巴蜀之地的粮食及时运往关中,再转运至东方。正如《史记》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国逐步建立了当时世界最发达的道路网络。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为南征北战的秦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后勤仓储设施看,为了便于对外作战时,军队可以就近得到军粮供应,秦军设有专门的军粮管理机构——军粮廪。“云梦秦简”称,士兵不许冒领军粮,违者戍边两年;私自买卖军粮的士兵,同样要受到惩罚。。秦国在栎阳和咸阳建立了大型的粮食储备库,还在各郡县建立储量不等的粮食储备库。在秦简就有“栎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的记载,此外,秦国制定的《仓律》对粮草的出入库的流程与日常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

“入仓禾,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稟者各一户以饩,自封印,皆辄出,馀之索而更为发户。啬夫免,校者发,见杂封者,以题校之,而复杂封之,毋度县,唯仓自封印者是度县。”

从粮食产量看,秦国废除了西周传统的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以耕战为基本国策,奖励开垦荒地、农耕播种和战场立军功。当时秦国的成年男子,基本只干两件事,要么下田种地,要么上前线打仗,所以秦国有非常充足的粮食储备,据粗略估计,当时秦国每一个成年男子拥有的耕地为15亩,比山东六国多出一倍。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大量投入使用,也使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保证了秦国在举国用兵的情况下,依然拥有超高的农业生产率。公元前年,秦国攻伐楚国。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由此可见,秦国占据巴蜀之地后,粮食产量之高。

秦国在长平之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远超赵国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所著的《管子》曾经这样描述过战时粮草运输对国家国力的消耗程度:

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

在长平之战时期,秦军超过50万将士远离本土作战,距离国都咸阳超过公里,而长平已深入赵国腹地,距离邯郸不远,秦军的后勤补给路线更加漫长,后勤补给压力更大。但是,得益于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的蒸蒸日上的国力,和卓有成效的后勤保障机制,秦军顽强地维持住了长平前线军队的补给线,最终拖垮了赵国,使其出现了后勤补给困难,无法再继续坚守下去,为赵括取代廉颇出征,秦军最终取胜埋下了伏笔。秦国后勤保障能力强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秦国粮食供应充足。秦国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沃土千里,号称八百里秦川,是著名的粮食产地。此外,为进一步扩充国力,公元前年,秦国利用巴国和蜀国两国交战之际,派遣司马错出兵巴蜀,将巴蜀之地纳入秦国版图,虽然当时都江堰还未建成,但四川盆地自古就是物产丰富之地,这就使得秦国坐拥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大粮食产地,粮食供应无虞。

《史记·地理志下》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僮,西近邛、莋马旄牛。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柔弱褊厄。

二是秦国完备的后勤体系使得秦军粮食运输能力很强。尽管长平远离秦国本土千里之遥,但秦国的河西郡离长平不远。秦国充分利用了水运网络大大增加了粮食运输能力,提高了运输效率。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困赵长平,将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关中相望至长平。舫船载卒,一舫载50人,与3月之粮,下水而浮: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

从上述记载和其他史料推断,一个秦军士兵一个月的口粮大概在40斤左右。据此推算,当时秦军每船能载公斤粮食,秦国的补给线虽长,但运输方法灵活,而且粮食还相当充足。长平战争期间,秦军运送物资的船只从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河内绛邑(今山西翼城),再从靠近长平的河内绛邑转运至战区,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能力得到很好地保障。

正是在充足的粮食供应和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的帮助下,秦军始终可以坚守在长平阵地。

反观赵国处境却大相径庭。虽然军力强悍,堪称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但是,赵国国力特别是粮食供应无法支撑长期消耗,毕竟将举国40万壮丁放置在前线,却不能为国家劳作,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老将廉颇的战略十分正确,但考虑大局的赵王君臣却希望速战速决,打破僵局。毕竟,赵国无力支撑长期对峙,向其他国家求粮也没有明显效果。

《战国策·齐策二》记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以更具进取心的赵括取代廉颇,也是考虑到粮草不济的因素。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担任主将后,按照赵王的指示,主动出击,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被秦军阻断粮道。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从上述记载看,为了彻底切断赵军的后路,秦昭王将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征调的秦军,从战场两翼一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同时,秦王亲临河内前线,加封该郡所有应征者爵位一级,把他们编入辎重部队,增加秦军后勤供应。秦国国力当时虽已接近透支,但赵国的状态更糟。此时的赵国举国精兵都在长平,各地只有战斗力弱小的守备军队,唯一的强援在北部边疆的雁门郡和代郡军团,但一来要防备匈奴南下,二来调动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秦国没有放过这样的战机,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阻断赵国援军。就这样,长平之战的结果在双方的后勤保障面前就已注定。

结语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战略转折点,它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国力特别是后勤保障的对此。得益于强大的后期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秦国最终拖垮了赵国,扫清了统一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参考资料:《史记》、《六韬》、《华阳国志》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