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产的宫斗剧可以说是风靡一时,众多年轻貌美的女子在宫廷当中的斗争波澜起伏,就像是波诡云谲的政治朝堂一样,而宫斗剧的题材也是非常广泛的,像《美人心计》这样的汉朝题材,像《甄嬛传》这样的清朝题材,种类异常的丰富。
虽然很多人只将这一类的剧本当作是故事来看待,但真实历史上的宫斗比电视剧当中所表现的更加残酷,就比如说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所经历的一样,卫子夫做了汉武帝三十八年的皇后,但最终却因为巫蛊之案而命丧黄泉,连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保住,而在卫子夫之前的陈阿娇也是如此,因为失败而被幽禁在长门宫,在幽怨中度过了一生。
事实上,古代的历史大多数都是男性之间的争斗,在战场上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攻城略地,争霸四方,或者在朝堂上成王败寇,而女子在帝王将相的后宫中也是如此,同样是成王败寇,但我们在战国时期却很少看到宫廷后宫斗争事件。
按理来说,战国时代是七大诸侯国共同逐鹿的年代,七个国家并存应该有不少的宫廷秘闻才对,但事实上,战国时代流传更加广泛的是战争以及变法,对于宫廷内部的争斗可以说是很少见的。那么,为什么战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像后代那样波诡云谲的后宫争斗呢?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战国历史上宫廷斗争为何没有频频出现?
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所导致无暇顾及宫廷争斗
首要的原因,归因于纷乱复杂的外部环境所导致的,战国时代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乱世,也是最大乱世,这个时代,参与争霸的国家多,战争频繁,邦交策略多变,并且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发展方式不同,基础的政治制度也不同,导致各国利益纷争纠缠不清。
尤其是在变法的热潮被掀起之后,秦国走上了法的道路,齐国则是崇尚治的政策,韩国运用术治来治理国家,赵国则使用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楚国则比较固执的坚持分治政策,魏国则是半王道半法治,燕国因为历史底蕴的困扰一直坚持王道政策。
战国七雄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导致了很大的利益分歧,我们总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在战国时代的历史上也是如此,如果不积极努力的进行发展,国家实力一旦被超越,那么只能够成为别人刀俎上的鱼肉。
战国前期,魏国一家独大,引领格局因此,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精力大部分都运用在了提升国家实力,以及对抗外部环境上面,所以对于战国时代,我们更多地是看到诸侯国之间为了兼并土地,为了争霸图强所爆发的频繁战争;因为他们必须通过战争来划分利益范围,也必须通过战争来决定地位的高低。
在战国前期,魏国首先进行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成为战国首霸,引领战国格局,此时,战国前期的历史基本上围绕着魏国来展开发展,为了拓宽自己的领土疆域范围,为了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魏国对秦国发动了数次征战,占领了秦国几乎全部的河西领土,让秦国的都城一再往西迁移。
战国中期,魏国跌落神坛,进入实力均衡期同时,魏国又对东部的齐国和南部的楚国进行打压,甚至出兵吞并了北方的中山国;而后来为了打垮魏国,齐国也是通过发展自强,谋划战争,在历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场战争之后,魏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复存在。
接着中原地区进入了实力发展比较均衡的战国中期阶段,而为了结束这种相互制衡的时代,打破相对平衡的局面,秦国向南打压楚国,向东蚕食韩国,向北方与赵国发生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两场重大战争,最终结束了战国中期的相互制衡,进入到了战国末年的秦国一家独大的年代。
秦国崛起称霸,以一敌六,进入统一兼并战秦国在秦昭襄王后,打垮周边强国,拥有了以一敌六的实力,最后通过灭国之战统一中原,在秦国统一过程中,十年灭六国,大战争,大战役贯彻全过程;而一旦战争爆发,比拼的绝对不仅是战场上的军队,还有整个国家的运转能力和国家的生产能力,需要一个诸侯国整体的投入进去。
所以说,战争是战国时代发展的主流历史,君主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统驭,农业民族需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生产力,各级臣子更需要各司其职来稳定内部的发展,所以很少有君主直接沉迷于后宫,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宫争斗的出现。
政治联姻牵扯利益广泛,起到相互制衡作用
其次,战国时期的姻亲关系大多数都是政治联姻,既然是政治联姻,那么君主与妻妾之间不仅有着夫妻关系更有着利益关系,所以在妻妾之间的制衡和压制是非常明显的,君主对于妻妾的重视程度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女子有妻妾身份,背后还代表同盟者利益既然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意结成姻亲关系,那么就说明这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互惠的利益,如此一来,这个女子所代表的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妻妾身份,而是背后所能够稳固的同盟关系,一个君主所要顾忌的也不仅是自身的情感归属,更重要的是国家所能够获利的大小。
所以说,在这样的利益获取面前,君主后宫中的其他女性,对背负政治姻亲关系的女子要更加的尊敬或者更加的小心对待,君主也会更加的偏向这样的女子,就比如《芈月传》当中所上演的那样,本身芈月和芈姝作为妾和妻的不同身份嫁给秦惠文王,她们身上所代表的利益就是不同的。
芈妹因为代表整个楚国而受秦惠文王另眼看待芈姝作为正统的王后,作为楚王的嫡出女儿,她的背后是整个楚国,秦惠文王就算是不怎么喜欢芈姝,那么也要顾及到背后的楚国而给她应有的尊重,所以在两个人争斗的前期,或许芈月真的比芈姝更加能够让秦惠文王欢心。
但在芈姝的身份面前,在芈姝儿子的嫡长子身份面前,芈月和她的儿子也得让位,秦惠文王也必须在这两个人之间做出选择;因此有了君主的制衡,后宫的争斗也就被压低了许多。虽说《芈月传》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它只是一本带点历史题材的小说故事,但所表现出来因为利益关系而造成女子地位不同的政治联姻状态,还是非常符合历史现实的。
卫子夫因卫青和霍去病,稳坐38年皇后位置而这样的情况在后世也多有出现,就如同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卫子夫,哪怕她的出身并不如阿娇高贵,但依旧稳坐38年的皇后不可动摇,就是因为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以及外甥霍去病能够给汉武帝带去巨大的利益,能够带领着大汉王朝的军队打压北方的匈奴,能够稳定大汉王朝的政治统治。
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动摇卫子夫的地位,就算是汉武帝并不喜欢卫子夫,也必须为了皇位的稳固而稳定卫子夫的地位,所以,在卫子夫身处皇后之位的那38年里,我们所看到的后宫争斗并不是非常激烈,因为这当中有着汉武帝的压制,但当卫青和霍去病为大汉王朝解决了匈奴的祸患,当卫青和霍去病双双因为病患而离世的时候,卫子夫的地位就开始被动摇了。
这个时候李夫人出现在了汉武帝的视线当中,汉武帝自然而然的投入了年轻貌美的李夫人的怀抱,甚至最后还因为虚无缥缈的巫蛊之乱,而逼死了卫子夫以及她的儿子刘据;虽然巫蛊之乱与江充等人诬陷有关,但如果卫青、霍去病都在,卫子夫的命运不至于这样惨。
所以说,政治上的姻亲关系所代表的是一种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对于君主来讲比情感关系更加重要,所以当君主因为利益而去制衡一种姻亲关系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争斗也就会减弱很多。
战国时代后宫争斗减少,得益于嫡长子继承制,
再次,在战国时代依旧保留着向西周时期时的那种嫡长子继承制度,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后宫争斗从本质上而言是为了自己孩子的争斗,像是武则天那种单纯为了自己登上皇位的少之又少,所以一般来讲,一个女子想要得到帝王的宠幸,更多的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最终母凭子贵。
可是这样的做法并不适合于战国时代,因为在战国时代里所奉行的是一种嫡长子继承的世袭制度,像是清朝的时候,他们可能遵循一种立贤不立长的说法,所以如果一个母亲更加能得到皇帝的宠幸,那么就能够给自己的儿子争取更多的政治舞台,更能让自己的儿子表现出被父亲所欣赏的能力而最终登上位于的位子。
芈妹不得宠,其子仍然继承王位可是在战国时代却大不相同,那个时候的人,因为受西周的影响对于血脉的观念还是比较看重的,对于一个国家的王族来讲有着非常严格的政治传承,嫡长子只有一个,所以很大程度上而言,国君的位置只能够传给唯一的那个嫡长子。
所以,哪怕一个女人再怎么得到君主的眷顾,也不能真的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到国君的位置,就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芈月和芈姝,那个秦惠文王再怎么喜欢芈月,在其去世之后也是由芈姝的儿子嬴荡继承秦国国君的位置。后来之所以芈月能够成为太后,他的儿子赢稷能够成为威震天下的秦昭襄王,那也是因为赢荡在继位后三年就因举鼎而去世,去世的时候并没有留下自己的骨肉,所以只能够由他的异母弟来担任秦国的国君。
能力平庸的魏安厘王继承王位,而信陵君则不能同样,像魏安厘王和信陵君也是如此,按照能力,信陵君的才能比魏安厘王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后来哪怕信陵君没有成为魏王,也是战国四大公子之首,在战国末年,带领六国合纵的军队打赢秦军两次,被六国人看作是最后的希望,他所实施的窃符救赵也表现的异常深明大义。
与他相比,魏安厘王则是平庸无能了,可是哪怕如此,哪怕信陵君的才能再怎么出众,他也并非是嫡长子,按照战国时期的世袭制度是没有资格登上魏王的位置的。所以说,在战国时期进行宫廷斗争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并不能为自己的后代争取太多的实际利益,反而如果太过于受君主的宠幸还容易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所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战国时期的宫廷斗争。
讨论
战国时代,后宫斗争事件少,与时间久远有关战国时代距离现代太过于遥远,我们对于战国时代历史的还原程度太低,大部分的历史研究者都将目标放在了研究战争和变法上面,对于君主的宫廷秘闻,则是很少付出精力和时间,自然让我们现代人知道的少之又少。
清代宫斗剧盛行,因其距离时间最近其实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本身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距离现在的时间越遥远我们所知晓的真相就越少,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宫斗剧,都选择清王朝为题材的原因,因为虽然大清王朝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毕竟距离现代不是太过遥远,几百年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去进行还原,虽然真实度达不到百分百,但也比几千年前的战国时代要好上许多。
所以说,像是战国时代那样距离我们遥远而且又特别复杂的年代,我们只能够将目光放在那些对历史的发展造成过深远影响的事件上,比如说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这样的改变了战国时代历史格局的重大变革上面。
再比如说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或者伊阙之战和长平之战这样影响了国家位的战争上面,能够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就已经特别不容易了,现代的人们自然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君主的后宫秘闻上面了。
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导致史料损失严重再者,因为战国时代的连年征战,导致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史料记载并不全面,我们现代人了解古代的历史,大多数都是通过历史文献进行还原的,但战国时代的纷争比较多,建立了秦王朝之后也没有稳定太久的时间,又经历了秦朝末年的混乱和楚汉相争,到大汉王朝的时候所能够搜集起来的珍贵历史资料已经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中间还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以现代人对于宫廷斗争这样的细枝末节自然就很难知晓太多了。
小结
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导致我们很少看到战国时期的宫廷斗争,原因有很多,在这其中只有时代发展的因素,有继承制度的原因,同时也有时代久远这样的客观条件;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局势混乱,所以很少有国家将大部分经历放在宫廷斗争上。
因为王位继承制度的基本要求,很少有女性为了意义不大的争斗而放弃自己和孩子的一生,同时,因为相隔时间太过久远,我们现代人也很难找到类似的蛛丝马迹,历史史籍的笔墨都记录在了王位更替,战争爆发,合纵连横,联姻质子,或者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等领域上,对后宫生活记录实在不多。
其实,如果现代的人想要揭开历史的面纱,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在历史的研究当中我们也需要明白,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历史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它的不完整以及它的神秘感,或许我们现代人永远不可能百分百的了解古人的生活和经历。
但历史却证明,我们的民族和文明真正的发展过的条件,因此,不能因为历史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而就放弃对于它的研究,毕竟任何一个强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都离不开稳定而又传承已久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汉书》、《左传》、《吕氏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