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继承并发扬了《左传》、《国语》的传统,对后世史传散文和政论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赵策四》。子,指子女。则,就。计,考虑、谋划。父母如果真的爱护子女,就应该为他们考虑得深刻长远。父母教育子女要着眼于长远,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能力,甚至可以让他们吃苦受锻炼,切不可一味溺爱。
2、二君日:“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赵策》。韩康子与魏桓子说:“我们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智伯这个人粗暴而不仁,万一我们的计划还没付诸行动,就被他知道了,肯定会招来大祸,那该怎么办?”张孟谈说:“计划出自两位大人的口,入我一人之耳,别人不可能知道的。”
3、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不知晓事情的真相就说出来,这是不明智的;如果知晓而不说出来,那就是不忠诚了。
4、多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燕策》。要多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不要总想听别人对自己的夸奖。
5、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齐策四》。吃饭时间往后拖一拖,吃起来就觉得特别香,就好像是吃肉了;缓步慢行,就当是乘车了;不做官就不会获罪,就当是富贵了;远离尘事,不受外物干扰,保持纯洁正直的情操而自得其乐。
6、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惩罚有罪过的人,不避讳别人权势的强大;奖赏有功之人,不要偏私与自己亲近的人。
7、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东周策》。有人对周文君说:“国内的舆论必然有所诽谤、有所赞誉,一个忠臣总是会设法让诽谤加在自己身上,而让赞誉加诸国君。……宋国宰相子罕辞去宰相改任司空,宋国人民于是批评子罕而赞美宋平公。……齐国宰相管仲故意娶三妻九妾,以掩饰齐桓公(后宫七百佳丽)的过失,难道不是故意破坏自己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吗?”
8、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楚策三》。吃的米比玉价还贵,烧的柴禾比香桂还值钱。苏秦以夸张修辞法强调在楚国生活费用之高昂,意在抱怨楚王在其奉命出使楚国期间既不肯早日召见他,又不以国礼招待他。
9、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中山策》。人有相同的利益追求,就会有矛盾斗争;有相同的忧虑患难,就会团结一心。意谓人可以患难与共,却不可以共享利益。说的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类社会的现实。
10、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出自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三》。人们口耳相传的话,比长了翅膀的鸟飞得还要快。意谓世人有好嚼舌头的毛病。话虽不长脚,但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传播的速度却都是非常快的。因此,为人处事说话务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