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失败,不是因为他剑术平庸,真正

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家喻户晓,荆轲为刺杀嬴政义无反顾,视死如归,只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以生命作为代价。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刺客之一的荆轲,在当时十分有利的条件之下竟然刺杀失败,后人一直都是疑惑不解的。

我们先来看看荆轲有哪些有利条件。

首先,荆轲作为一名刺客,得到燕太子丹的信任,其自身的武功实力和刺杀的专业水平一定是顶级一流的,要不然在国家的生死存亡关头,燕太子丹绝不会轻易把这个重任交到荆轲的手上。另外燕国的将军樊于期不惜自杀,将自己的头颅送给荆轲当做礼物献给秦王,这也说明了荆轲受到以樊于期为代表的燕国士族阶层的信任,要知道樊于期是一个非常惜命的人,他原本是秦国的将领,因为打了败仗不敢回秦国而来投靠燕国,他因此而牵连到他的父母宗族获罪被杀。一个为了自己活命而不惜牺牲家人的人愿意把头颅交出来,足以证明他对荆轲的信赖。

易水送别

其次,荆轲拥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而且经过剧毒淬炼,见血封喉,只要秦王被这把匕首刺破一点皮也必定无药可救。另外荆轲还有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帮手秦舞阳,他十二岁就开始杀人,凶狠起来浑身都是杀气,别人都不敢看他的眼睛。

最后一个有利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秦王完全相信荆轲是带着地图来投诚的,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见了荆轲。荆轲手持淬毒的利刃,秦王近在咫尺毫无防备,满朝文武手无寸铁相救不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荆轲任然刺杀失败,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以至于后来很多人都嘲讽荆轲徒有虚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荆轲

我们仔细想想,即使荆轲徒有虚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名普通四肢健全的人执行这个任务,成功的几率应该也是非常大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无非两个方面的可能:一是历史记载不实,荆轲手里的牌根本没有这么好;二是荆轲面对的是一个武功实力远远高于自己的强大对手。

关于《荆轲刺秦》这个典故的出处,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出自《战国策》,也有人认为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那么出自《战国策》和出自《史记》对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战国策》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它虽然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它并不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史学著作,其内容有很多是作者虚构和经过艺术加工的结果,如果《荆轲刺秦》出自《战国策》,它的真实性完全没有保障,但是《史记》不同,《史记》的内容基本上都经过作者司马迁的严格筛选和考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将大大高于《战国策》。

荆轲刺秦

然而当我们翻开《战国策》和《史记》,赫然发现《荆轲刺秦》这篇文章两者都有收录,而且内容竟然大致相同,可以肯定其中一定有一个“抄袭者”。那到底是谁“抄袭”了谁呢?有人说这还用想嘛,当时是后来者抄袭了前人的。这想法是对的,然而这也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按照时间顺序,《史记》出现在《战国策》之后,但是前面我们提到过,《战国策》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也十分众多,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无法考证了,西汉的刘向整理编纂了前人的诸多文章,自己也增进了不少篇幅在里面,以至于后人无法考证《荆轲刺秦》到底是司马迁照搬了战国时期作者的文章,还是司马迁之后的刘向照搬了《史记》。不过不管是谁照搬了谁,既然《荆轲刺秦》出现在《史记》里面,其真实性应该是可以有保障的,因为即使司马迁不是原著,但他的创作初衷是要把《史记》作为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来写,相信他对于里面记载的事件都是经过考证的。

这么说来,荆轲行刺失败就只有一个原因了,那就是秦王嬴政本身是一位功夫绝顶的武林高手。

嬴政面对的不只是荆轲,还有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即使是这样,他任然能在仓促之间,来不及拔剑的情况下击杀荆轲,镇住秦舞阳,那份气势难道不是活脱脱的一位临危不乱的武林高手?

秦始皇

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尚武的时代,尤其是秦国,人人都想上阵杀敌立功以加官进爵,上至士大夫家族,下至寒门子弟,从小都普遍接受武术训练,嬴政作为秦国君王的儿子,更加要成为表率,刻苦训练,更加不能够懈怠,这样一来,嬴政拥有一身好功夫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想想两千多年来,荆轲一直被后人嘲讽徒有虚名,其实是冤枉了他,他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徒有虚名,而是因为大意,他严重低估了嬴政的实力,导致最后剧情的发展出乎自己意料之外,而嬴政躲避刺杀的那个镜头,看似狼狈,实则进退有度,从容不迫,荆轲的每一个杀招都被他轻松化解,这个镜头像极了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一位武林高手扮作一个不会武功的乡下老头装傻卖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