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韩还是伐蜀聊聊秦惠文王选择灭蜀对秦国东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秦国一统天下之路,自秦孝公始,在秦昭襄王盛,至秦始皇终。在贾谊所提到的六世之余烈中,除去早死的秦武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外,秦孝公、秦昭襄王是最广为人知的,秦惠文王则是最不为人所知晓的。

也许表面上看起来,秦惠文王的功绩没有秦昭襄王出色,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占取的巴蜀对于秦国就有着重大的意义。

攻韩还是伐蜀

秦惠文王九年,秦国朝堂之上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当时,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分别求助秦国,想要消灭对方,而韩国也意欲伐秦,令秦王进退两难。

秦王想要出兵伐蜀,借以干涉蜀中事宜,又担心韩国借秦军疲惫,攻打秦国。而先攻打韩国,再去攻打蜀国,又怕错失良机。秦王犹豫不决,因此想要听听群臣的意见。其中,张仪主张攻韩,司马错主张伐蜀,为此争论不休,这便是攻韩还是伐蜀之争。

张仪认为,攻韩可以得中原肥沃的土地,更可以逼近二周。周王室害怕,便会献上九鼎,而秦国得到九鼎,再挟持诸侯,以此来号令天下,此王业也。反观蜀国,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秦国攻打蜀国,不仅会搞得士兵疲惫,就算攻占了其地,也不能扬名于天下。秦国放着肥沃的土地不取,反而去攻打费力不讨好的蜀国,真乃去王业远矣(《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所言看似有理,却是埋下了亡国的风险。周王室之弱,天下皆知。无论是哪路诸侯,皆可取而代之,特别是靠近二周的三晋之国。可是为何没人敢动手?魏文侯时期,魏国乃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也从未想过去动周王室,因为取代周王室势必要面对其余诸侯的反攻,魏国还承当不起。

齐闵王时期,齐国正是最鼎盛时期,然而齐闵王仅仅是吞灭了一个中等诸侯国,就遭到天下的反扑,导致身死国近灭。为何?因为齐闵王打破了诸侯国之间多年的平衡,展现出了令诸侯恐惧的实力。

此时的秦国亦是如此,好在并非所有人都急功近利,司马错的言论及时的纠正了张仪的错误。

司马错道:“(蜀)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史记·张仪列传》)”

司马错所言,字字珠玑,完美的分析了攻韩与伐蜀的利弊。秦惠文王听得大喜,曰:“善,寡人请听子。”就这样,攻韩伐蜀之争以司马错的金玉良言而结束。

那么韩国和蜀国在秦国统一大业中究竟占据了怎样的一个地位呢?

可怜的韩国

韩国,乃三家分晋国之一,本来只是晋国六卿之一,后来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张,便与赵、魏两家瓜分了晋国,并于公元前年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这就是韩国的前身。

一说起韩国,大家能够想到的便是,弱小,墙头草之类的话。事实也的确如此,韩国在三晋之国中领土最为狭小,东部和北部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和资本。

其周围的魏、秦、楚相继变法,开启了强兵富国之路,而位于包围圈的韩国却只在韩昭侯时期稍微崛起过一段时间,且仅仅只能做到诸侯不侵。可以说,韩国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作为各国之间争霸的缓冲地带。

因此,秦国过早的消灭韩国,就要直面魏、楚带来的压力,且会引起诸侯反弹,实在没有必要。

神秘的蜀国

这里的蜀国,不是三国时期的蜀汉,而是自上古时候便已存在的古蜀国。在战国时期,蜀国一直不被中原诸国所熟悉。究其原因,是因为碍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人们无法随心所欲的进入蜀地一探究竟。正如李白所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到巴蜀之地出现内讧,秦国才有机会染指这片神秘的土地。

根据《华阳国志》记载:“周(这里指商纣王帝辛)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可以看见,蜀国在纣王时期,便已经存在,直至秦惠文王灭蜀。而蜀国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没有被他国染指,其积累的财富可见一斑。

正如司马错所言,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绝非夸大其词。

与此同时,蜀国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他的战略地位。古代的蜀国,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以成都平原为根据地的文明古国。成都,天府之国也,其拥有战国时期为所有诸侯国所羡慕的地理优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记载:“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大概意思就是蜀地土地肥沃,即使不耕种也足够饱腹,这在当时几乎难以想象。

再者,蜀地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泉源深盛,为四渎之首,而分为九江。”

如果说,古代统治者最害怕遇到什么,那无疑就是旱灾。一旦遇到旱灾,那就是饿殍遍野,一片哀嚎。轻则国力大损,重则引起民变。

古代不比现在,现在遇到旱灾,可以人工灌溉,可以人工降雨。古代可没这技术,完全得看老天爷的意思。而在蜀地,则完全不用担心。蜀地有最肥沃的土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最充沛的水量。

因此,得巴蜀者得天下,并非虚言。

灭蜀对于秦国东出的意义

看到这里,大家对于攻韩还是伐蜀想必心中已有定论。那么,秦灭蜀,对于秦国东出(亦可理解为一统)到底有何意义呢?

我对《大秦帝国》中一个片段印象深刻,张仪问秦惠文王:“秦君是要做贤君,还是做明君?贤君遵礼安民,明君拓土强国,是谓先王后圣。”

秦惠文王对曰:“先祖筚路蓝缕,得此一隅。未敢幸安,常有未雨绸缪之警。愿做明君,拓土以强国,强国则民自安。”

从这段话,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主题,即开疆拓土。而韩国的疆域和巴蜀的疆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才是秦王选择伐蜀的理由。

既然战国时期的主题是开疆扩土,那么自然便要提到粮食和人口了。古代打仗的本质就是人口和粮草的比拼。

一、粮草

古代运粮

我们先说粮草,古代打仗都讲究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许多著名的战役中,都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惨遭败绩。《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曾言:“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中于军中。”也就是说每一千里,二十份的粮草最后只有一份能运送到军中。

这还是在三国时期,粮食的转换率也就百分之五,更别说战国时期了。因此,可以预想,战国时期,粮草对于诸侯们有多重要了。而正因为有了巴蜀这个天然粮仓,秦国才具备东出的资本。

二、人口

再来说人口,人口的多少又取决于领土的大小。古代不像现在,粮食过剩,想养多少养多少。古代的人口,大多和领土挂钩。一片土地能养多少人,大体是固定的。以战国七雄为例(下面所言皆记载在《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策》《史记·张仪列传》中)。

秦、楚:

苏秦称秦国“虎贲之士百余万”,楚国“带甲百万”,按照五人口抽一兵来看,秦、楚两国总人口各自在五百万上下。

魏:

苏秦称魏国“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那么魏国人口大致在三百五十万。

齐:

苏秦称齐国“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而齐国大约八十县,每县万户,那么齐国人口大概为四百万。

燕:

苏秦称燕国“带甲数十万”,且在战国策中记载燕王出动六十万袭击赵国,根据燕国的领土规模,大致估计人口为三百万。

赵:

赵国就比较难了,并无明确记载,但是战国后期三晋之中赵国最强,而魏国有七十万军队,那么赵国大概为八十万军队,人口按照四百万算。

韩:

七国之中,韩最弱小,张仪曾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可以得出,韩国人口大概一百五十万。

秦灭巴蜀后地图

分析完各国的人口,我们已经可以大致得出结论了,人口的多少基本上是基于领土的。楚国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韩国领土最小,人口也最少。而在秦国灭蜀之前,秦国领土并不算大,仅仅排在中等层次,哪怕是秦国制度优先,可是没有人口的支撑,想要一统,太过艰难。

战国时期,人口和粮草,缺一不可。粮草决定了国家能否持续作战,而人口则决定了国家抚平创伤的能力。而这两点又能支撑秦国不断的扩充领土,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灭蜀对于秦国东出有着巨大的意义。从这一点就不得不说,秦惠文王眼光真的很独到。

结语

攻韩还是伐蜀?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正因为秦惠文王选择了伐蜀,才使得秦国领土急剧扩大,成为了仅次于楚国的国家。而领土扩张为秦国东出带来了许多正面的影响,也为秦昭襄王称霸战国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而对于秦惠文王伐蜀的选择,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