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堀诚作邹波译日本国语教

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9.html

日本国语教材中的《故乡》

[日]堀诚作邹波译

内容提要《故乡》于年首次译介到日本,年进入日本初中国语教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年之后,《故乡》成为各家教材出版社的必选篇目。日译本对于“高墙”“厚障壁”等关键词的翻译存在偏离原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于原文主旨的准确把握。本论文参照鲁迅的中文原作,对日本国语教材收录的《故乡》日译本进行相关考察。通过译词的比对,分析日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译文的细节对读解本质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考察鲁迅《求乞者》等作品中出现的“高墙”意象,点明“高墙”与“隔膜”的对应关系,为《故乡》在日本的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鲁迅;《故乡》;日本;国语教材;翻译

一、教学实践中的鲁迅

年左右开始的数年时间里,笔者在早稻田大学讲授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的研讨型课程(必修),面向教育学部国语国文学科二年级学生开设。选课的学生并非都学习过中文,因此以中文零起点为前提,让学生迅速掌握中文的发音,文章的一部分以中文朗读,使学生感受中文的音韵,对词义、语法进行逐一讲解,然后由学生逐一进行课堂发表,并进行点评和讨论。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中国第一部现代小说《狂人日记》,理解与“文言”相对的“白话”文学世界。学生对于课程的反应不一而足。在进入正题之前,笔者对学习者展开了简单的调查———是否知道鲁迅?通过怎样的途径了解?知道哪些作品?90%-95%的学生知道鲁迅,原因绝大多数是初中通过教材学习过《故乡》。其中有一些仅仅作为文学常识而习得,以及在国语之外的世界史、日本史课程中对鲁迅有所了解。

鲁迅的《故乡》自从刊载于年5月号《新青年》以来,已历经百年。作品问世之后,首先被收录于年8月出版的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为鲁迅自传性的代表作而被海内外读者广泛阅读。邻国日本最早的译本出现于年,即小说问世六年之后。这一年的《亚细亚文化研究号》(武者小路实笃主编)十月号特辑《大调和》上,刊登了《故乡》的第一个日译本。

这一值得纪念的译本占据了杂志12页的篇幅,同时收录的还有李朝威的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日文标题《龙女的故事》)。然而通过目录、正文、后记都无法判断《故乡》的译者是谁。这篇无名氏的译作,结尾处附了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人,现为北京大学、广东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史略》之外,著有《呐喊》《彷徨》等。民国一流的短篇小说作家,时年四十七。1

鲁迅生于年,“时年四十七”是实岁。简介明确指出鲁迅是同时代中国的代表作家。但是没有提及他的留日经历,让人有些费解。这篇无名氏的翻译开创了鲁迅日译的先河,直到五年之后2,才出现了署名佐藤春夫的译本。

刊登于年十一月号《中央公论》的佐藤春夫的翻译,对于之后的《故乡》翻译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佐藤本人在《翻译鲁迅〈故乡〉〈孤独者〉的时候》中自述,刚开始阅读了英译本,为之感动。然后对照中文原文进行了翻译。他说,《故乡》妙就妙在仿佛“童话般的世界与苦涩的现实世界的洋流交汇处”。正如种类繁多的鱼在洋流交汇处生息繁衍,看似单纯的《故乡》也自然而然地蕴含了文学的各种问题和美学,拥有许多关于文学、人生的教诲。因此佐藤春夫感叹:“高中教材不收录这篇虽然很正常,我却感觉不可思议。”

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中国文学译介的过程中,《故乡》于战后年进入初中国语教材,至今已成为“稳定教材”“经典教材”。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年之后,《故乡》被各家出版社收入教材,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我在课堂上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学生在初中教材中读过《故乡》。不过,也存在教材收录但不教授的情况。我看过一些读书报告,也和学生聊过这篇作品,深感文章并不容易理解。

根据年2月刊载的吉原英夫的《〈故乡〉研究·实践文献目录》3,能够清楚地了解截止到年8月,《故乡》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历史。另外,藤井省三的《鲁迅———〈故乡〉的风景》4《东京外语中国语部———在交流与侵略的夹缝中》5《鲁迅〈故乡〉阅读史》6全面展示了《故乡》的阅读史、译介的情况,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将在这些先行研究基础上,对鲁迅的《故乡》进行分析考察。

二、对比结构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小说开篇便一下把读者吸引进《故乡》的作品世界。当“我”坦承:“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读者已经身处“我”沉郁的内心之中。展现在现实的眼前的故乡,令人感觉寂寥,与长眠于记忆深处的故乡产生了隔阂。当“我”要说出故乡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在现实与过去的故乡的对比中展开叙事,“我”思考产生隔阂的原因,透露将要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与“故乡”相对的“异地”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室生犀星写过一首俳句“故乡在远地,遥遥寄相思。”“故乡”作为与“远地”“异地”的对立物而存在。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异”字出现了两次。在这样的孤独中,他抒发了在异乡生活十六年的心境:“每逢佳节倍思亲”。与“故乡”相比,“异乡”“异地”具有在“外”的沉重回响。“我”从谋食的“异地”回来,为了接上母亲和侄子而回到故乡。因此,无法否认对故乡抱有浓重的惜别与感伤。搬去“异地”如同一道咒语,使“我”的心封印在忧郁之中。

在描写归乡心情的中国诗词中,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典型的一篇。

归去来兮(帰りなんいざ)

园将芜胡不归(田園にれんとすぞ帰らざる)

(中略)

舟遥遥以轻飏(舟は遥遥として以て軽くり))

风飘飘而吹衣(風は諷瓢として衣を吹く)

陶渊明的归乡是轻松愉快的。“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鲁迅的《故乡》却大相径庭。母亲迎着出来,侄儿宏儿也飞奔出来,而“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回归故乡者与告别故乡者,心境是如此迥异。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开篇便吟咏脱俗的境界。

结庐在人境(廬を結んで人境に在り)

(中略)心远地自偏(心遠ければ地ら偏なり)采菊东篱下(菊をる東籬の下)悠然见南山(悠然として南山を見る)山气日夕佳(山気夕せきに佳く))飞鸟相与还(飛鳥与ともに還る)此中有真意(此の中に真意有り)欲辩已忘言(弁ぜんと欲して已に言を忘る)

闲适的田园生活让诗人惬意得忘记了语言。而对于《故乡》中的“我”,故乡已不复存在。要记起故乡之美,说出它的佳处,“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两者表述相近,内在心境却截然不同。

小说从眼前的故乡与烙印在心底的故乡的对比起笔,现实与过去的对比、各种语言和场景的对比,在文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难掩了寂寞的母亲说起闰土,“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然而这美好的回忆又和突然出现的杨二嫂、已不复从前“小英雄”形象的中年闰土形成对比。我和闰土、下一辈的宏儿与水生的交好。这样的对比在文中随处可见,让人对故事的推进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小说的理解上,对比是至关重要的修辞。

三、《故乡》的风景与描写

《故乡》鲜活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之中。与其说是“中国的”,不如说是鲁迅的故乡绍兴的文化和生活更为贴切。冷风呜呜地吹进船舱中,从篷隙能看见外面的风景——与“我”的心像密切相关的船,是怎样的交通工具呢?乌篷船也好,白篷船也罢,即便是通过插图也想了解一二。以这艘船为开端,未知的事件相继出现,绘就“故乡”的风景。西瓜的大敌“猹”、三十多年轮到一回的大祭祀、佣人分忙月、长工、短工、“闰月生的,五行缺土”的少年闰土名字的由来、父亲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给他戴上的明晃晃的银项圈……听到鲁迅的《故乡》,许多读者会联想到在海边看守瓜田的闰土。那是因为“我”回忆起的那幅景象太过鲜明。在中国,夏天的街道上西瓜随处可见。西瓜堆放在地上,卖瓜人搭了帐篷叫卖,晚上就睡在街边。就笔者的个人经验而言,当我看见这一场景,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故乡》中的画面,以及咔嚓咔嚓咬瓜的“猹”。西瓜“危险的经历”不仅让只知道西瓜在水果店有售的“我”感到新奇,也让从未见过海边瓜田的笔者感觉十分新鲜。

海边的“小英雄”闰土所讲述的不仅有“猹”,还有稻鸡、角鸡、蓝背等鸟类、名为“鬼见怕”“观音手”的贝壳和“跳鱼儿”等等。这不仅是“我”闻所未闻的珍贵体验,也让众多读者接触到未知的世界。年5月4日,鲁迅给舒新城的信中说道:“‘猹’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另外,在浙江沿海地区,贝壳被视为驱邪之物,串成手饰戴在手腕或脚腕上。“鬼见怕”“观音手”都具有驱邪的意义。后来闰土托父亲给“我”带来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是两人友情的见证。

笔者印象很深的是中国特有的比喻。“我”回到故乡,意外地遇见昔日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日译为“豆腐小町”,日本传说中“小野小町”是绝代佳人。西施则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越国绍兴人。众多日译之所以统一为“豆腐小町”,其实受到年无名氏翻译的影响。

豆腐西施(在日本则应称为豆腐小町吧。)

然而出现在“我”面前的,“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圆规”是杨二嫂的代名词,但是为什么用“圆规”来形容她呢?当母亲在船上和我说起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时,提到她是“小脚”。所谓“圆规”,便是缠足的女人穿着尖头的小鞋,脚尖像圆规一样戳在地面上。缠足是旧中国的陋习之一,随着妇女解放而变为陈迹,“圆规”的比喻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然后是身材增加了一倍的闰土的描写。已经变作灰黄的脸、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一双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文中巧妙地以比喻形容闰土的变化。他分明地叫道:“老爷!……”让我感到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我”的容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是“迅哥儿”的儿时,闰土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中国传统四合院由正房、前方左右两侧的厢房、倒座房围成一个院落。基于这种住宅样式的表述,颇具象征意味。从高墙围绕的中庭望出去,只看见四方形的天空,却望不到自由的世界。这又关联到“我”感觉和闰土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以及将我隔绝的“看不见的高墙”。和“圆规”一样都是中国独特的表达方式,值得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