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文
(·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重建是城市更新的灵魂
①文化是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实现认同的方式。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也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
②正因为过去经历了太多大拆大建带来的文脉断裂之苦,今天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倾向于“微更新”的方式,即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达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如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文化创意园,前身多为废弃或闲置的厂房,经过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后,成为美术馆、展览馆、书店等文化空间。原本破旧的工厂蜕变为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不仅美化了城市,也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③尽管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但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流失的问题依然严峻。由企业主导的城市更新,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风俗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往往被漠视和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莫大的悲哀。
④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在改造过程中还常常存在对家族历史、人物身份的错漏记录。这不仅暴露了改造者的无知,更反映了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存在的问题。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说到底是为了找回那些忘却的记忆;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记忆属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所有个体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无根的建筑群。
⑤记忆是什么?是思念,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有建筑遗产都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此,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如何重建呢?重建的开始,当然是要学会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今天的现实是,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已找不到它们的来由和名字,抢救历史记忆、建立历史档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寻找这些老建筑的故事和街区的传说,记录那些珍贵的口述史,通过文字、图像、大众传媒还原历史现场,让历史记忆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今天与昨天对话,记忆便有了生命。
⑥当然,无论是王宫还是民居,都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关于它们的记忆并无贵贱之分。但我们往往只记录名人的记忆,却遗忘普通人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记忆缺憾。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都应得到理解和重视。这些空间可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最终让我们结为一体,实现认同。
(原文/袁瑾,根据命题需要改写。)
1.对城市“微更新”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微更新”的出现是因为大量大拆大建曾带来文脉断裂之苦。
B.城市“微更新”是在城市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局部空间作些改造。
C.城市“微更新”的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体现了改造方式的人性化。
D.城市“微更新”往往立足于变废为宝,为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地标。
2.关于“城市更新”中出现的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城市更新由企业主导,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记忆的流失。
B.城市更新在注重外观和功能改造的同时,常忽略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
C.城市更新往往缺失个体的记忆,这是由当地民众的缺席和漠视造成的。
D.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的信息记录常有错漏。
3.关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记忆重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记忆重建首先要建立在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
B.记忆重建应将每个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组合成城市的记忆。
C.记忆重建需搜寻并记录一些老建筑的来由、名字、故事和传说。
D.记忆重建中,名人和普通人的记忆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被重视。
(·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4.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5.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
B.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
C.“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本文的标题是“读书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6.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好诗
①什么是好诗呢?
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
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记采菊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7.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B.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
C.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
D.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8.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
B.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C.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D.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9.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B.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
C.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D.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
(·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
①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切合他们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很多文学作品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②读书人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文学标尺,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套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读书人对“经典”也会有相近的认识。这样,有些作品的“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的边界,有些作品的“经典性”只在特定区域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所共有的爱恨情仇,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教。
③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④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区域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⑤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甚至捞不到一个较小的公约数?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精英们来随心所欲。在罗兰·巴特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这也许没错。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至尊国宝。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事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
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只要人还没有变成机器人,只要这个最大的“天(自然)”还没变,那么人类较为广泛和持久的价值共约,就会构成经典化的隐秘门槛,把泡沫逐渐淘汰。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大户”,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大户”,就这样跨入了门槛。相比之下,大仲马、张恨水一类超级写手,再热闹也还是偏轻偏小,在大指标上不给力,就可能过不了经典化的门槛。
⑦不难看出,经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却是一种有界限的分布函数。换句话说,“建构”是知识精英们做的加法;而淘汰和遗忘则取决于天下人心,是更多人在更久岁月里操作的减法,一种力度更大的减法。
⑧前者有偶然性,后者有必然性。换句话说,前者是运之所成,靠机缘;后者则是命之所限,靠实力和品质。
(原文/韩少功,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
10.下列对“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通常指那些具有典范、指标、基石意义的作品,经典也是一个弹性概念。
B.经典往往由知识精英们创作而成,经典作品身上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
C.读书人掌控着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所以经典的确定往往与他们有关。
D.经典切合读书人的总体心理需求,所以他们齐心合力,使经典的价值历久不衰。
11.下列对“经典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化”的过程有赖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读书人对文学作品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
B.“经典化”往往离不开某些方面的特定推力,更离不开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C.“经典化”往往经由特定的人,基于特定的目的,凭借特定的方式来建构。
D.“经典化”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天下人心对精英们的“建构”的淘汰和遗忘程度。
12.下列对“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往往不具备作为经典所必需的良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畅销读物虽然能够流行于世,但却过不了经典化的隐秘门槛。
C.畅销读物往往不符合人类长久以来秉持的较为广泛的价值共约。
D.畅销读物虽然能够被“建构”,但却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
(·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根本要义是“人性养成”,“人文化成”。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偏偏是“闲来无事好读书”。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十年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归根到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陷于斤斤计较。带着患得患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
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吗?
(文/杨平,有删改)
13.下列对读书的“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的“用”是指读书能满足人的实用功诉求。
B.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
C.追求读书的“用”,在阅读时往往会执着一念,衡量得失。
D.过分强调读书的“用”会让读书的观念变得狭隘。
14.下列对读书的“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的“体”指的是获得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体悟。
B.从“体”的层面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认可的。
C.不断追寻读书的“体”,就可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D.“好读书”就是从“体”的层面专心读书,只 失:耽误
B.其将来辞 辞:陈说
C.吾子之讨 讨:处罚
D.子无重寡人之过 重:看重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见于司寇
A.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B.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C.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D.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1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在曲梁举行盟会,大会诸侯,扬干扰乱了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
B.魏绛不惧晋侯问罪,主动来见晋侯,却遭将士伏击,幸得士鲂、张老二人解救。
C.魏绛认为军中将士要服从命令,宁死也不应触犯军纪,所以一定要从严治军。
D.晋侯了解了魏绛的心意后,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不但没有杀魏绛,还重用他。
12.将文言语段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武汉中考)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1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16.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武汉中考)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减)
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闻之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D.王且何利利:好处
18.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1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20.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论述文参考答案:
1.D(“立足于变废为宝,为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地标”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②段“即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达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可知,城市“微更新”立足点并不是变废为宝,而是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做一些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的目的也不是“为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地标”,而是“达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故选D。)
2.C(C.曲解文意,“这是由当地民众的缺席和漠视造成的”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③段“由企业主导的城市更新,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风俗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往往被漠视和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莫大的悲哀”可知,原文是说当地民众的缺席让那些建筑承载的宝贵的历史记忆被漠视和淡忘,并不是民众本身对那些历史记忆漠视。选项曲解了文本的意思。故选C。)
3.B(B.“记忆重建应将每个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组合成城市的记忆”说法错误,选项的意思是强调要将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组成城市记忆,曲解了原文意思。依据原文第②段“这些记忆属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所有个体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可知,面对城市改造中出现了对个体记忆破坏或丢失的现象,方法就是要尊重和保留这些个体记忆,个体记忆保存好了,汇聚在一起自然就是城市的历史了。所以原文是强调要保存好个体记忆,而并非汇聚。故选B。)
4.C(结合第三段“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可知,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在未来有些可能要被刷下去,故“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表述错误,故C错误,选C。)
5.B(结合第七段“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可知,要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棍,进而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不能一开始就扔掉语言文字,故“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表述错误,故B错误,选B。)
6.C(结合第九段“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可知,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得到的是“比较正确”的理,而不是客观的理,故C错误,选C。)
7.A(依据“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等内容可知,“群鸡正乱叫”写出了诗歌应有的生命,语句朴实真切,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并不是因为“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BCD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为A。)
8.C(作者把“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意在说明“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这可从第⑨段“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可以得到印证。据此,答案为C。)
9.D(依据文章第⑩段“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可知,作者是从“写诗”的角度来阐释的,不是从“读诗”角度来谈的。据此,D项,“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10.B(B项的表述不准确,从第一段中“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可知,经典并不一定能够体现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
11.D(D项有误,从“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可知,“经典化”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心的淘汰和遗忘。)
12.D(D项有误,从“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可以看出,作者并不认为畅销读物能够被“建构”,因为建构是有条件的。)
13.B(B.结合文中的表述来看,读书分为两个层面,一个为“用”,一个为深层的“体”,并非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B项表述错误;故选B。)
14.D(结合文中对读书“体”的分析,以及所举的陶渊明的例子,孔子名言的理解,我们会发现,“好读书”是从“体”的层面来读书,但它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