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究竟是多长时间?
我们形容时光短暂时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其实这里的“指”就是手指,“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意思。佛家常用“弹指”来比喻时光的短暂。
“弹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照这样计算,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1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1罗预就是24分钟;2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换算,72秒是20瞬,一瞬间是0.36秒;20念为1瞬,一念间就应该是0.秒。一转念竟然是如此短暂的时间,佛家常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更让人感慨了。这样看来,一昼夜就有12万个“弹指”,时常所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将几十年比喻为一弹指的时间,真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另外,“弹指”,也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还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招唤、敬礼、祝咒等含义。如智文句:“弹指者,随喜也。”《吉藏义疏》则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这个手势后来也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南史?王敬则传》就记载:“顺帝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难怪武侠小说里也有“弹指神功”的武林绝学,现在看来,这门功夫还颇有些禅意。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衣冠禽兽”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但许多人却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是一个褒义词。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衣服上绣有“禽”与“兽”是做官的标志,是令人羡慕的。“衣冠禽兽”一语也就是赞语了。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如明朝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小蛮腰”是什么人的腰
提起小蛮腰,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原始意义上的“小蛮腰”,究竟是谁的腰呢?
史料中,“小蛮腰”典出有二:
一说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像杨柳,后泛指女人的细腰。唐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杨柳娉婷,袅娜多姿的感觉,通过小蛮腰一词跃然纸上。一句杨柳小蛮腰,道尽了女性纤柔婉转的曲线美,也难怪小蛮腰会成为细腰的代名词了。
二说则是“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战国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当时楚国地处偏远的南方,一向被认为属于蛮夷的范围,虽然楚国文化多姿多彩,相较中原文明毫不逊色,但仍旧被中原正统的魏国齐国视为蛮夷之地。故细腰便别称为“楚腰”或曰“蛮腰”。
第二说似乎更具可信度。但历史上楚王(楚灵王)所好的细腰,并非是女人之腰,而是“士人”之腰,是大男人们的腰。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都节制饮食。
无论是《战国策》还是《兼爱》篇里,都明言“楚灵王好士细腰”。“士”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男性群体的专用称呼,女人是没有资格称士的。是故,楚灵王所好的是男人的细腰无疑。
后来,我们在不少古籍看到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则日渐演变为专指女性之细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千古误解。
“三更”“半夜”源自两个人
“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者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十二时辰按十二地支分划,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占现代计时法的两小时。其中夜晚更次如下:19—21时,戌时一更。21—23时亥时二更。23—1时子时三更。1—3时丑时四更。3—5时寅时五更。“三更”是夜里12点中左右,故指“半夜”。
“三更半夜”能成为人们的一个常用俗语,不能不说说宋朝的夜生活了。宋朝的夜生活是自由和开放的,人们可以通宵达旦地过自己喜欢的夜生活了。“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这些都为“三更半夜”一词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据《宋史·赵昌言传》记载:“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里是说,宋太宗时期,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赵昌言等人志趣相投,形影不离,常常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还不忍散去,当时人们就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汉语成语的产生,都有其自己的历史背景。没有宋代经济的繁荣,没有宋代夜生活的开放,也就没有“三更半夜”一词的今天。
“烂醉如泥”的“泥”原是一条虫
“烂醉如泥”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周泽,以身作则,常常斋戒后睡在斋宫里面。他的妻子怜惜他年老多病,来探望老公。不料周泽一见妻子,非但不感激妻子的慰问,反而大怒,以妻子触犯了斋戒期间禁令的名义,将妻子下狱谢罪。当时的人很同情周泽妻子的遭遇,作了一首诗表达这种同情:“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意思是说周妻命不好,嫁给太常周泽做妻子后,一年三百六十天,周泽有三百五十九天都在斋戒,还有一天虽然没有斋戒,但却喝得烂醉如泥,周妻等于守活寡。
后来,人们便用“烂醉如泥”是形容一个人喝酒喝得大醉的样子。人们望文生义,以为“泥”就是一堆烂泥,一滩稀泥。人喝醉了,像一堆烂泥一样扶不起来,倒也挺形象的。可是,此“泥”非彼“泥”,“烂醉如泥”的“泥”不是一堆烂泥,而是一种虫子。
南宋作家吴曾在他的笔记《能改斋漫录》中考证道:“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明朝著名作家张岱也在他的笔记《夜航船》中说:“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泥”这种怪虫只在水中才能不醉,一离开水就像酩酊大醉的醉汉一样。就像《山海经》里的很多奇特动物如今早已绝种一样,南海里这种叫“泥”的怪虫今人听起来也如同天方夜谭。
“分道扬镳”为哪般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于《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子志……与御史中尉争路,俱入见,而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国都在洛阳,京兆(管理首都的长官)各叫元志。此人生性耿直,素来不肯向达官贵人低头让步。有一天,他乘车上街,迎面遇上御史中尉李彪的车子。论官职,他比李彪低。按当时的规矩,他应该首先回避,让李彪的车子先过去。但是元志不愿这么做,李彪很不高兴。当面责备了他。他见李彪生了气,更不肯让路。两人谁也不愿示弱,便到魏孝文帝面前去评理。李彪说自己是皇帝许可乘坐华丽的车子的,一个洛阳的地方长官怎能同御史中尉对抗,不让路。元志说他是皇帝委派的国都所在地的最高长官,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面,他怎能给御史尉让路呢?魏孝文帝不愿说谁是谁非,要做一个和事佬,说道:“你们不要争吵,洛阳是我的地方,应该分路扬镳。从现在起,你们就分开路走,各走各的。”两人出了皇宫,马上找来尺子,把路量一量,分开了,从此一个走路这边,一个走路那边。
镳,是马身上的响铃。扬镳,指驱马前进。后人就用“分路扬镳”或者“分道扬镳”来指分路而行。现在用这个词则多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
古代罢官为何称“解龟”
南朝文学家谢灵运诗《初去郡》有句云:“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职永嘉太守满一年后,挂冠而去时所写,诗中描写他辞退官职后的愉快心情。诗中的“解龟”就是罢官的意思。但是为什么要把罢官称为“解龟”呢?
据传上古时期有龙马背着一幅图从黄河中出来,向伏羲献出《河图》,故伏羲画出“八卦”;夏禹治水时,有灵龟背着一本书从洛水中出来,向大禹献出《洛书》,大禹因而作成《洪范·九畴》。因此,古人不仅把乌龟列为四灵之一,更把它视为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
到了汉代更是把龟视为权威荣耀的标志,吉祥庆瑞的征兆。当时把象征皇位的鼎上面铸印龟纹,称为“龟鼎”,隐含帝位与龟同寿之意。另天子的祖庙里设有“龟室”,把龟藏在里面并视为神宝。汉代的典章制度,文武百官官印上方的印纽都雕成龟形,称为“龟纽”,是官禄的标志。所以,龟纽后来就被用来代称官印。又张铣注曰:“解龟,谓解去所佩龟印也。”因此,罢官又称为“解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