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售出上千套年版,多

前言一成语典故,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汉语的一大特色,丰富了汉语语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成语典故,约定俗成,随着语言的发展,也不断演变,增添着新的内容,扩大着使用范围。它使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更概括,更生动,更有情趣,更具感染力。它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义精辟,丰富多彩。成语典故,主要来源于历代典籍,有的是文章原句的摘取或缩写,有的是历史故事的提炼与概括。原来的文字,有些自然成篇,不失为完整散文;有些即便片断章节,也别具风格,是很好的文学或历史资料。本书的编撰,连典带文,一并选录。像“愚公移山”,出于《列子。汤问》,是个带有神话性质的故事。内容叙写一个老愚公,残年余力,志在移山,以至诚感动了上帝,替他把山搬走。文章本身,便是一篇富有思想性的散文,至今犹可借鉴,鼓励人们奋发图强,不畏艰难。像“骥服盐车”,出于《战国策·楚策四》,记述伯乐爱马的故事。说有一匹老马,驾着笨重的盐车,攀越太行山坡,累得气喘吁吁,白汗交流,恰巧碰见相马的伯乐。伯乐一眼看出它是匹好马,可怜它用非其所,不禁流下同情之泪,并脱下自己身上的衣衫,给它盖在背上。马得到知己,感动得仰头长鸣,声达于天。文章情节生动,意味深长。作为典故使用,借喻善于识别人才。像“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记述项羽救援赵国的故事。项羽领兵渡过漳河,将船沉了,把锅打破,表示血战到底,誓死夺取胜利,是一篇很好的历史散文。后人用为典故,表示下定决心,把事情做成。此外,像通常说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出于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录原文如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豁《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沾人衣。”摩诘,是唐朝著名田园诗人兼画家王维的字。这段文字,是苏轼对王维所绘《蓝田烟雨图》的题跋,文中对王维艺术造诣的评语,流传为成语,借以赞称诗情画意,融汇一体。本书的编撰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可供大、中学校语文教学参考之用,也可作为学习古文的基础读本。二本书名为《成语典故文选》,从先秦到元明清历代典籍中选材。根据各时期语言特点,选文各有侧重。先秦时期,主要选录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尚书》、《周易》保存了不少殷周早期史料,语言简古。流传的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源于这两部古书。如“克勤克俭”、“作威作福”、“偃武修文”,出于《尚书》;“自强不息”、“穷则思变”、“殊途同归”,出于《周易》。从这两部书中选录的片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成语典故的渊源和汉语言文字的早期状态。《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门人问答的书,语言生动精练,对后世的语言影响很大。古籍中常见的成语典故,以至现在口头流传的成语典故,许多都可在《论语》里找到源头。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用以劝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借喻高节。这些成语今天看来仍发人深省。《论语》虽为语录体,但有些章节自然成篇。所以从诸子散文中选文,重视了《论语》。至于历史散文,发展到《左传》,已脱离了断烂朝报的简古形式,从短篇发展到长篇,语汇更加丰富,形象描写也更加突出。内容记述了春秋时期诸侯封国间的聘问交往、战事争端、歃血会盟。历代典籍中引用的成语典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出于此书。像“病入膏肓”、“假仁纵敌”、“唇亡齿寒”、“数典忘祖”等即是。《战国策》记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当时,策士们口舌为劳,奔走游说,为了打动对方,经常引用一些寓言故事,借以比喻说理。这些寓言故事,一般都表现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而且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后来大都流传为成语典故。像“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等即是。在诸子书中,像《庄子》、《韩非子》的散文,已具有完整的规模,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形成两书共有的艺术特色。今天常用的“望洋兴叹”、“鹏程万里”等,便出于《庄子》,“惊弓之鸟”、“守株待兔”等,便出于《韩非子》。所以从这两部书中选文,也重在寓言故事。此外从《列子》等书中,也选录了一些篇章。两汉时期选文重点书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其他如《淮南子》《说苑》《新序》,以及《法言》等,也都涉及。《史记》,是司马迁以文学笔法写成的一部纪传体的史书。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常用的大量成语典故来源于《史记》,人们一提到“项庄舞剑”、“四面楚歌”等。便自然地和《史记》中有声有色的文章联系起来。在魏晋南北朝典籍中的选文,偏重陈寿《三国志》、刘义庆《世说新语》、范晔《后汉书》。其他如《西京杂记》《汉武故事》、《搜神记》、《颜氏家训》、《水经注》等书,也都涉及。《三国志》,经过裴松之注,更丰富了内容。像流传的“三顾茅庐”、“鱼水相亲”等,就出于《诸葛亮传》。而且许多成语典故,出于裴注,像“偃旗息鼓”,出于《赵云传》注;《空城计”,出于《诸葛亮传》注。《世说新语》,记述了东汉末年至魏晋间的文人轶事,篇章精练,文辞隽永,其中许多轶事被后世用作成语典故。如今天常说的“应接不暇”、“乘兴而来”、“望梅止渴”、“束之高阁”等,都出于《世说新语》。从唐、宋、元时期的典籍中选文,偏重于韩、柳、欧、苏等散文大家的作品。他们的文章,取材广泛,体裁多样,兼辞采华茂,把散文创作推向新的境地。此外还大量涉及了《晋书》、《唐书》《宋史》诗话、传奇、随笔等。元代脱脱编的《宋史》中,有很多事件,后来都作为成语典故。像“直捣黄龙”,比喻克敌制胜的英勇气概;“史策丹心”,表示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刚烈精神;“莫须有”,讥讽奸人弄权陷害良善;“丧心病狂”,表示失掉理智,胡作妄为。这些成语,至今仍在经常使用。以上说明选材的范围。至于选文的标准,则既重视成语典故的使用价值,又重视文章的文学价值,力求典与文的统一。在选文的体裁方面,不拘一格,但着重选录具有故事情节者。有的篇幅较长,则加节录。全书引书计百种以上。三本书的编注方法,是以典系文,借文明典。每篇在所录原文前,先加说明,指出所录成语典故的出处,提示原文要旨,说明成语典故的原意,以及后来流传使用的意义。或加用例,一般引证前人诗句,力求简短新颖,便于记忆。原文后加注释,力求落实词意、句意。对一些生僻词,或容易读错的字,加了注音。本书按时代顺序及作家作品出现的先后排列篇目,以显示语文的时代特色及各书不同的风格,便于探索成语典故的发展演变。个别伪书,如《管子》、《晏子》等,一般列于所伪托的年代。全书分上、下两册,以先秦、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文选作为上册;以下至元明,清时期的部分文选,归为下册。全书共选文八百余篇。上册三百四十八篇。李毓芙一九七九年一月

▎实拍书影▎

《成语典故文选》全两册

李毓芙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年版

定价:56元

售价:36元包邮

▎往期佳品▎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品

《氧气·生活》(共16期)

《一千零一夜》(全译插图礼盒装)

《中国文物鉴藏指南》(上、下)

《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修订本)

《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修订本)

扫码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