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家安宁
来源/家家安宁(readingv)大家好,这里是家家安宁,我是娜娜。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关卡。古代有科举考试,主要是选拔优秀之人去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当然做大事过程中就会得到俸禄;而今天的高考比古代的科举有着更多元化的选择,比如说,想从政就去考公务员,不想从政可以成为科学家、研究员、不同领域中的专家教授等等。从这点上来说,高考比科举是有很大进步和更多选择的。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偶然,在社交平台上翻到了一张老照片,是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题目不多,但在当时来说算是有难度了。第一题就是作文:《难忘的一天》第二题是:解释词语第三题是:文言文+翻译当然,这张照片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探讨。有网友说:请你在白天种田挣工分,只有晚上有时间,还要没有老师纯自学,达成相关的学业,再来说难不难吧!有的网友说:60后、70后、80后的人,绝大多数只读到了初中,可是那一群人就要学习函数、指数……还有网友说:在这个时代做不到出类拔萃,在那个时代,你也做不到。还有网友说:当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看个书要走路几十里地,这还是有资源的;没资源的只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短短一张纸是一辈子的距离。从评论区可以看出,有人在庆幸,有人在惋惜,还有一些人在针对最后一道文言文题目产生一些想法。比如说,有网友说:我只是很奇怪,鹬蚌它俩是怎么嘴咬在一起还能说话的?还有网友说:题目这么简单?我要穿越,考清北。其实,在当时来说,这些题目并不简单。也十分考验高考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这也难怪,为何我们现在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占比仍旧非常之多。高考语文试卷为何历来注重文言文?我们先来看看,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鹬蚌相争》故事的来源和背景。鹬蚌相争的故事来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原文如下: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故事虽短,但故事背后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值得学生们思考的。故事背景简单来说,就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都是小国,而当时的秦国已经日渐强大了。赵国在今天的邯郸市;燕国在今天的北京市一带;赵国想要攻打燕国。燕国就派了一位叫苏代的人去邯郸与赵惠王沟通交涉。赵惠王知道苏代的来意,但还是问他:你来做什么呢?苏代说:我来给赵王讲故事的。赵王很是疑惑。于是,苏代就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说完故事,苏代又阐明了观点:如果赵国去攻伐燕国,燕国竭力抵抗,双方必然长久相持不下弄得疲惫不堪。这样,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那样坐收其利。请大王认真考虑再作决定。后来,赵惠王经过慎重考虑,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这就是鹬蚌相争背后的历史意义。一个故事很短,短到字就可以写完,但是却避免了一场劳民伤财的战争。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旧使用这则0多年前的小故事,来指导人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个故事引申出来的含义可以绵延几千年而依然不为过时,是经典更是永恒。我想,这也是中华文化可贵之处。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所在,更是历届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比重越来越大的重要根源。写在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年,那个时候参加高考的人,大约出生于年之前,甚至更早。他们生活的时代,很困难,且大都是为了温饱,下地干活务农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多。很多人都是刚小学基础,高一些的能有初中学历,就已经着实不错了。我父亲年生,不认识字;我母亲年出生,也不认识字。一方面他们确实不爱学习,另一方面,他们当时为了能吃饱肚子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哪里有时间去学习?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哪里有钱去买书看?这是上世纪中华儿女的一个悲悯的时代。而现在,我们多么幸福啊!想看什么书,随便买回家看;想吃什么饭,自己动手做,或者直接下馆子…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我们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我想,先辈们看到我们的幸福生活也会开心的说:得知后代如此的幸福生活,我们的付出都值得!再说,现在的高考生。不可否认的一个现象是:很多高考生,对中华文化理解并不深刻,除了死记硬背之外,他们无非触及到这种内涵极其深刻的中华文化背后的历史意义。这是很让人可惜的,好在,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高中时候的死记硬背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灵光乍现、顿悟生活的深厚文化基础。-本文完-*本文来自:家家安宁(ID:readingv)。梳理作者:老阿姨娜娜,写字,致力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愿您向阳而生,不惧沟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