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实录及点评
南丰李晓宁(执教)
教学要点:
1、明确邹忌的讽谏齐王的纳谏过程。
2、学会类比手法。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走近文本
师: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天老师却要说:“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你就会明白。(多媒体演示:《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二、朗读——感知——发现
师:我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那就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好不好?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读,我们在听读的时候,应该注意标注出在字音和节奏方面同这位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可以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无人举手)。
师:大家希望谁来读?
生:(推荐三人,每人读一段)。
师:我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吧,或者说一说你在朗读时,处理某一处字音或节奏方面与他们有哪些不同的意见。
生1:“燕”国,应读“燕”(yān)。
师:对呀,你听得很仔细。“齐、楚、燕、韩、赵、魏、秦”,古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发现很重要。除此之外,这个字在作“姓”的时候,它还读“燕yān”呢!
生2:在读第一段的时候,我和他的语气不一样。
师:你已经在揣摹人物的语气了,看来你预习得很深入。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生摇头,表示没有)。
师:我想跟大家商量一下:“今齐地方千里”怎么读?
生1:今齐地方/千里。
生2:(犹豫地)今齐/地方千里。
生3:今/齐地方千里(意识到不正确,但不知该怎样读)
师:老师想告诉大家,在现代汉语当中,我们多用双音节词,而在古汉语中,古人们大多喜欢用单音节的词。你觉得古汉语中“地/方(fāng)”同我们现代汉语的“地方(fang)”一个意思吗?
生3:(恍然大悟地),不一样。在文中“地”应该是“土地”,“方”应该是“方圆”。
师:真好,那么这个句子我们应该怎样停顿呢?
生3:今齐地/方千里。
师:你给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吧。
生3: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师:很好,大家通过自己的预习,把课文读得如此流畅,老师已经感觉到同学们对文言文非同一般的解读兴趣和解读能力了。我们再一齐朗读一遍课文,相信大家能够读得更正确、更流畅,好不好?
(师生齐读课文)
师:你在结合小注理解文意的时候,有没有没弄明白的地方?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商量商量。
生1:“王之蔽甚矣”是什么意思?
生2: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没有)很好。
生3:“谤讥”是什么意思?
生4:小注告诉我们这个词在这里是“讨论”的意思。
师:对,没有贬意。
生5:“吾妻之美我者”中“之”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给他说一说?
生:(摇头)
师: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6: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师:是这样吧?很正确,大家觉得“之”有实际意义吗?
生:(齐)没有。
师:那为什么还用它呢?
生:(思考地)
师:我们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生:(齐读)吾妻/之美我者。
师:我们把“之”字去掉再读一读。
生:(齐)吾妻/美我者。
师:有什么变化吗?
生7:不加“之”读起来感觉很生硬。
师:对呀,加上“之”我们读起来就感觉很舒缓。古人常常用这个“之”字来舒缓句子的语气,我们学过的《满井游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生8: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师:很好,另外,老师还觉得,加上“之”,它也强调了句中的“美”字,你再读一读,感觉一下是不是?
生:(读)“吾妻之美我者”(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原来,没有意义的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呢!这样的词在我们理解文意的时候怎么办呢?
生9:只体会作用,翻译时可以把它删掉。
师:真好!刚才我听到大家把“美”理解为“以……为美”,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男)“以……为美丽”。
师:我们说你(指男生)很“美丽”,可以吗?
生:不行。
生10:漂亮。(忽又觉得也不对)
师:那该是什么呢?
生11:俊美。
师:太好了!这关系到古今词义的差别吧?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应学会试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给它找一个合适的、合理的词语来替换。
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1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是什么意思?
师:它是方位词吗?
生13:不是。“宫妇”小注解释说是“宫里的妃子”,那么“左右”我觉得应该是大王旁边的大臣。
师:你很会思考,是“旁边”的意思。这里古人根据自己的习惯,临时改变了它的功能,我们理解为“国君旁边的近臣”。我们现在还用“左右”表达这样的意思吗?举个例子吧。
生:(思考)
师:比如说吧:这只小狗跟他很亲近,始终不离他的左右。
生:(恍然大悟地)对。
师:(亲切地)看来,有许多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一直焕发着它的生命力呢!我们要注意文言知识的点滴积累,当我们的积累越来越丰厚的时候,就能更正确地解读古代文学作品,更进一步地走进古人深邃的思想了。
三、品读——感悟——发展
师:我们已经读明白了文章的意思。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1:文章讲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都说他很美,他却不这么认为,他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王,让齐王不要像他那样受蒙蔽,齐王就采纳了他的建议,齐国因此战胜了其他的国家。
师:你读得很明白,讲述得很完整。谁有不一样的表达吗?
生2:文章写了邹忌用自身的经历同齐王的处境相比,告诉齐王应该纳谏除蔽,齐王就接受了邹忌的进谏。
师:真好!多简洁的表达啊!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了,谁给大家说一说?
生1:邹忌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接受批评。
生2: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齐王接受批评意见。
师:哪一种理解更好?
生:第二种。
师:很好,那么,“讽”的意思就是:“委婉地规劝”,“谏”指“批评意见”。
我们再来读课文,你有没有发现,文章在行文方式上以什么为主?
生:(思索地)对话。
师:对。文章是以描写人物对话见长的,那么,文章写了邹忌同家人的几次对话?
生:(齐)三次。
师:是呀,邹忌有“三问”,妻、妾、客共有“三答”(板书:三问、三答),请你在文中标注出这“三问”、“三答”。我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给大家板书出来。(生读并标注)
生1:(板书)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生2:(板书)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师:大家看着黑板读一读这“三问”、“三答”,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3:邹忌的“三问”问法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师:都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生3: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俊美。
师:很好,那他的问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3:问妻子用“我”,问妾和客用“吾”。
师:据我所知,“我”和“吾”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不统一成一个字呢?
生4:我觉得他与妻子说话,显得很亲昵,所以用“我”,他与妾的关系同他与妻的关系不一样,所以应该严肃些,用“吾”就显得比较严肃。
生5:他家来的客人也不像他与妻那样亲近,关系一般,所以用“吾”也比较合适。
师:原来,古人用字有着这样的奥妙啊!
生6:“孰”的位置不一样。
师:说一说吧。 生6:“吾孰与徐公美”,把“吾与孰”并列,我感觉他想知道谁美的心情非常强烈。而问客人的时候,就不能表现得这样强烈,应该委婉一些,就把“孰”放后面了。
师:老师太喜欢你这样很有见地的思考了!大家再读一读这“三问”,琢磨一下,是不是这样?(生自由地读)
师:原来,一个字在句中位置的不同会使整个句子表达情感的程度发生变化,这是多重要的发现啊!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1:妻比妾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
师:那就有什么不同吗?
生2:妻和妾的回答都用了反问句,都表示了一种肯定的、不用怀疑的口气,但妻的回答更肯定些。
师:怎么就更肯定了呢?
生2:“君美甚”就是说“您美极了”,就显得更肯定。
师:我们把“甚”放在“美”的前面试一试,会有什么变化?
生3:“君甚美”就显得平淡一些了,不如“君美甚”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地赞美。
师:是呀,在妻子的心里,他的夫君是谁也比不上的。“君美甚”三个字让我们感觉到了妻的热情洋溢,那种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古人用字多巧妙啊,那么,妾为什么不也说“君美甚”呢?
生4:妾的地位跟妻的地位不一样,她不敢那样说。
生5:妾觉得自己地位卑微,对邹忌以及妻有一种胆怯、畏惧的心理,所以她不敢像妻那样亲昵地表达出来。
师:老师很欣赏这样一种智慧的解读。还有谁想说吗?
生6:客人的回答没用“君美甚”,也没用反问语气,让我们觉得很平淡,但毕竟也是一种赞美。
师:真好,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语言的魅力了吧?这个时候,我们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用声音传达出这些看似相似,其实却有相当大不同的语句了。那就试着用声音传达一下吧。我们可以四个同学为一组,一位作邹忌,其他三位同学分别作妻、妾、客,听一听有什么不同。
(生分组练习,兴趣盎然)
师:哪一组同学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请到前面来。
(生四人分角色演读,声情并茂)
师:谁愿意给他们作一下点评?
生1:我认为他们读得很好,读出了四个人各自的身份。
生2:由于每个人的心理不一样,所以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生3:有一个同学还加上了表情,显得很生动。
师:精彩的演读、恰当的点评,让我觉得大家对文本的解读很细致。邹忌听了夸赞后,是不是心里就美滋滋的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生:(齐读)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师:于是,邹忌进行了三……
生:(齐)三思。
师:对,三思。(板书“三思”)你现在就是邹忌,你会怎样想呢?
生:(小声讨论)
师:谁能到前面来讲一讲?(没人举手)
大家希望谁来?(异口同声指名一男生)
好,请你来。
生1:(到台前作思想状)我的妻子认为我俊美,是因为偏爱我……
师:谁来评价一下?
生2:我觉得他应该想到,也就是得到一个结论,想到自己受蒙蔽了。
师:你太会想了,这才是邹忌呢!是呀,邹忌由妻、妾、客的赞美意识到自己受蒙蔽了。他还会想些什么呢?
生:(摇头)
师:(面向台上的那位同学),你还在这儿想呢,你又想了些什么呢?
生:大王也像我一样受蒙蔽了吧?我明天要去给大王进谏。
师:真好!你现在是真正的邹忌了。(生掌声响起)对于一件生活小事,很多人也许就一笑了之了,但邹忌却抓住这样一件小事,完成了一次极为漂亮的进谏。邹忌是怎样给威王进谏的呢?
生:(自由地读)于是入朝见威王……
师:谁给大家说一说?
生:邹忌把自己的例子告诉威王,并拿齐王的地位同自己做比较。
师:是呀,这样,邹忌与威王进行了三……
生:(齐)三比。
师:(板书“三比”),通过“三比”,比出什么来了呢?
生:王之蔽甚矣。
师:由“三思”到“三比”,由“悟己之蔽”到“推王之蔽”。(板书:推王之蔽)如果你是威王,你会接受邹忌的进谏吗?
生1:会。因为邹忌由他自己家庭的小事想到了国家大事,他这样关心国家,我会接受他的进谏。
师:是呀,谁能拒绝一位爱国之人的进谏呢?这位同学谈到邹忌用了一种很好的进谏的方法,那就是“类比说理”,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
生2:我也会,因为邹忌没有直接给威王进谏,他很含蓄,我会很高兴地接受。
师:你的意思是说邹忌用了委婉的进谏的方式。真好!那么,威王是不是接受了邹忌的进谏呢?
生:(齐)是!
师:何以见得?
生:(齐)王曰:“善!”
师:(重复)王曰……
生:(声音渐高)“善!”
师:(板书“善!”),味道还不足,王曰…… 生:(齐,酣畅淋漓地)“善!”
师:“善”是什么意思?
生:(齐)好!
师:大王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我们从这一个字可以读出什么呢?
生1:大王认为邹忌说得很对,很好!
生2:大王觉得有这样的贤君提出这么好的意见,他很惊喜。
生3:大王觉得自己是一国之君,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只用一个“善”字表达他的思想。
生4:从这一个“善”字,我们可以读出大王纳谏的决心。
生:大王是说:“好吧,就按你说的办吧!”
师:是呀,每一个汉字独一无二的形象都饱含了古人多么丰富的思想。于是,邹忌进谏成功,虚怀若谷的威王为了更好地纳谏,实施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那就是三……
生:(齐)三赏。
师:对(板书:三赏)。于是群臣进谏。结果如何呢?
生:(齐)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师:如果我们再用“三”来总结的话,那应该是……
生:三变。
师:(板书:三变),威王纳谏最终效果巨大啊,文中怎么说的呢?
生:(齐)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师:还有吗?
生:(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师:正是因为有了邹忌这样的贤臣,也正因为威王的善于纳谏,齐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至此,我们不仅读懂了邹忌进谏的全过程,还领略了古代谋臣策士高超的说话艺术与睿智,见识了古代贤君的大度。
四、总结——拓展文本
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生1:作为君王要善于纳谏。
生2:给别人提意见要像邹忌一样委婉。
师:是的,“良药”不一定非要“苦口”才利于病呀!那么,“忠言”也不一定非(师生齐)“逆耳”才“利于行”。
生3:谋士进谏不仅要有胆量,还要有智慧,否则会被砍头。
师:是呀,历史上因进谏不当而被杀的有不少呢!比干不是被挖心了吗?
生4:说话讲究技巧是很重要的。
生5: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出于好意或有目的的夸赞,也不要因别人的恶意批评而沮丧生气。
师:你有了更独到的见解,真好!课后请大家设计一个场景,运用类比的方法去说服某人去做某事。学习运用古人“三叠排比”的语言和类比的手法,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课)
让遥远的风景盛开在当下
——评李晓宁《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教学
南丰职业中专甘建英
在研究性学习盛行的当下,人们常说:老师一统课堂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现在的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课堂。于是很多老师都把课堂给学生,可又走进了另一误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然而教师的作用旁落了,于是我有了新的疑问: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该做什么?
值得庆幸的是,李晓宁老师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缺口教学”课例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说实话,无论是课堂气氛之活跃,还是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之高,甚至是学生的知识面之广,处处可圈可点!更令人震惊的是,教师仍然充分展示了卓越的教学艺术,让遥远的风景盛开在当下。我们可从一些细节入手,来捕捉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一、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