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章,“美与恶,相去何若”,是说,“美”与“恶”,都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又能相差多少呢?春秋时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从自然之道和民心之道来看,“美”和“恶”,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除了“度”有所不同之外,又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东方人眼中的东方美女本句,楚简本作“美與恶,相去何若”,帛书本作“美與恶,其相去何若”,河上公本作“善之與恶,相去何若”,王弼本作“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傅奕本作“美之與恶,相去何若”。“美”与“善”义通。楚简本最古,且由汉初帛书本作印证,从楚简本,即“美与恶,相去何若。”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美女“美”:美好。字形像一个人,头上戴着羊角或羽毛之类的装饰物,打扮得十分美丽。《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注:羊大则美,故从大。”《正韵》:“嘉也,好也。”“恶”:丑恶。会意字,从心,指坏的行为出自恶的心;从亞,亞有丑义,指丑陋的行为。本义是很坏的行为。《广韵》:“不善也;从心,亚声。”《通论》:“有心而恶谓之恶,无心而恶谓之过。”又,丑陋也。《书洪范》:“六极:五曰恶。传:丑陋也。”《五行传》:“貌不恭之罚也。”《礼记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管子枢言》:“恶者,美之充也。”《韩非子说林上》:“今子美而我恶。”《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相”:相互(之间)。《正韵》:“交相也。”《易咸》:“二气感应以相与。”《公羊传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注:胥,相也。相与胥,音别义通。”左思《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东冶有之。”“去”:离开。字的上部是一个人形,下部是古人所住的洞穴的出口,表示“离开”的意思,这就是“去”的本义。例如,“去国”也就是“离开本国”。《说文》:“人相违也。”《广韵》:“离也。”《增韵》:“来去、离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何”:什么。《康熙字典》:“曷也,奚也,孰也,诘词也。”《书皋陶谟》:“禹曰:‘何?’”《诗小雅》:“夜如何其?”“若”:相当,同。《康熙字典》:“如也。”《书盘庚》:“若网在纲。”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孟子》:“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东西方公认的东方美女《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说“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这些看似相互对立的概念,不过是事物某一具体特征的特征值在数量(或称“度”)上有所差异罢了,实际上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因此,“美”与“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要辩证地分析。圣人参透天地自然之道,洞察民心之道,因此,他心目中的美丑善恶,与世俗人心的美丑善恶大为不同。圣人心中的美丑善恶,是以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的整体利益为根本遵循,凡是有利于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的,都是美的、善的;凡是有损于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的,都是丑的、恶的。所以,圣人心中的“美”,是“大美”;圣人心中的“恶”,是“大恶”。凡人心中的美丑善恶,常常是以自身利益作为根本遵循,凡是有利于自己根本利益的,都是美的、善的;凡是有损于自己根本利益的,都是丑的、恶的。所以,凡人心中的“美”和“恶”,是“小”、“小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些都是大仁不仁。商鞅变法,奖励农耕,行法不避权贵,封赏一依事功,农有农爵,战有军功,秦国由是富强,乃至东出函谷,统一天下。所以,商君所行秦法,尽管是战时体制,但却是完美地体现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类“大仁不仁”。而秦国老世族口中的“商鞅为人刻薄寡恩”,不过只是某少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罢了,并不能说明商君有什么问题,因为,秦国的民心和强大,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