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孤独话苏秦上

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1、千古迷案

苏秦大概是战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迷雾重重的一个人,后世关于他的传说真伪难辨、附会众多。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平生又具体做了什么,两千年来尤其是现代以前,几乎从没被真正搞清楚过。

▲苏秦影视形象

这一点在太史公作《史记》时就已经有所体现。正如太史公所说:“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太史公距离苏秦的时间,大概年左右,这个时间并不算太远,但关于苏秦的传说都已经是“大杂烩”了。大概苏秦已是当时社会的热点历史人物吧(可大致理解成后世民间的诸葛亮、关羽等),所以有的没的都能朝他身上安放。

这对史家来说当然不是好事情,出于追求真相的初衷,太史公觉得有厘清苏秦身上“谣言”的义务,给历史也给后世一个交代。

应该说太史公“初心可嘉”,他秉持的也肯定是尽可能客观、谨慎的史识,然而很不幸甚至很讽刺的,因为苏秦相关资料的严重缺失,太史公的《苏秦列传》不仅没有还原真相,反而恰恰是“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他老人家同样犯了他自己说的错误。

其最大“错误”便是将苏秦的活跃时代提前了大概三十年,以致苏秦张仪并列,大有“一时瑜亮”之感。然而正如我们以前所说,和张仪并列的应是公孙衍,苏秦不仅不是这些同行们的开山鼻祖或者“大师兄”,反而是后辈。

最基础的时间都搞错了,那相关的记载自然难以靠谱,只能反而加重苏秦身上的迷雾。此后,囿于《史记》的权威和巨大影响力,后世对于苏秦的认知无疑更加“云里雾里”,距离真相唯有更远了。

转机直到现代才真正出现。

公元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一部《战国纵横家书》,主体内容是关于苏秦的。这部帛书的问世,不仅基本推翻了《史记》传承近两千年的关于苏秦的惯常认知,而且彻底震撼了世人。

因为它基本坐实了一个历史真相:苏秦不仅是纵横家,更是一名“间谍”!

苏秦的一生虽然“纵横天下”,但他实际上只为燕国和燕昭王服务,他重点效力的齐国,反而是他处心积虑想要摧毁的国家。他在齐国,是“上智为间”!

即使如此,苏秦身上仍有很多“迷雾”并不能完全消除。本文尝试结合各种史料,尤其是苏秦活跃时期的战国国际大势,来逼近、还原出一个相对真实的苏秦。

当然,笔者并不保证绝对正确,只能说是个人浅见、一家之言。毕竟连太史公都会被时间“打脸”,所以还是别太自信的好。

2、上智为间

事情要从燕国说起。虽然在丹阳、蓝田之战的文章(也就是《“别再传张仪欺骗楚怀王了”》)中已经提过,但为了讲清楚燕国这一时期的来龙去脉,还是要再说一下。

公元前年,燕王哙“脑子”进水,玩了一出“禅位”给国相子之的闹剧,燕国由此迈入内乱。

前年,燕太子平与子之相互开战。随后齐国全力介入,因为对于国家上层“胡来”、“内讧”的不满,燕国老百姓不仅不抵抗,反而迎接并配合齐军,由此齐国轻松地灭掉了燕国。

齐国虽然是礼仪大邦,但玩起“烧杀抢掠”来也不手软,燕国老百姓这才意识到是“引狼入室”,很快奋起反抗。

以老百姓对抗军队,损伤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燕齐两国之间结下了深仇大恨,当然,主要是燕国仇恨齐国。

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赵国赵武灵王的强力反制下,齐军被迫退走,燕国终于复国并迎来了新王——燕昭王,时为前年。

在国难当头继位的燕昭王,想不奋发都不被允许。因此他励精图治,尤其在招揽人才上痛下血本,通过“千金买马骨”、修建碣石宫乃至黄金台等有效手段,先后聚集了邹衍、乐毅、屈庸、剧辛等当世一流人才。

苏秦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的燕国并获得了燕昭王的重用。之前处处碰壁的他,对于燕昭王的礼贤下士和“伯乐”之恩,自然感恩戴德、志图报效。

当时燕国和燕昭王的“战略追求”毋庸置疑,就是要报复齐国。富国强兵也好,招揽人才也罢,无不为此终极目标。

然而这是我们后人的“上帝视角”,在当时可没那么容易看出,尤其是,燕昭王既然决心报复齐国,就绝不会随意表露出来。

但这显然瞒不过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洞悉人心的纵横家苏秦。他私下里曾经点破过燕昭王的这一心思,而依据便是后者“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这是《战国策》苏代的故事,但更可能是属于苏秦的。)

大概也是因此,燕昭王对苏秦另眼相看并引为心腹,这是两人相交乃至相知的重要细节和过程。

当时苏秦能做的,正常来说是出任燕国的国相或者外交官一类的官职,在当时风行“合纵连横”的国际外交舞台上为燕国谋取利益。

苏秦的真正起点也的确是在燕国谋到了一官半职,终于拥有了纵横天下的基础“名片”。

然而这只是常规手段,对于燕国的实际作用注定不会太大,因为燕国实力弱小,又僻处北疆,远离中原舞台,苏秦光呆在燕国“折腾”,对于“强燕”不能说一点贡献没有,但也极难突出。

对此,燕昭王固然不会满意,苏秦也会觉得“屈才”。

由此,苏秦提出了一个反常规的建议:让我去齐国当间谍!

在燕齐的竞争中,燕国要想获得胜利,最根本的是要缩小燕齐之间的实力差距。这其中,燕国经过革新而强大固然好,但削弱当时最强大的齐国乃至让齐国自行衰落才无疑是更直接有效的做法。

而苏秦的建议,实际是“上智为间”!

何谓“上智为间”?就是让智力最高的人去当间谍。

这一点在之前的历史上并不鲜见,反而大大有名,比如“殷之伊尹,周之吕望”。商汤灭夏前,伊尹去夏朝当了很长时间的官员,不仅了解了夏朝的全方位情况,做到了“知己知彼”,而且估计没少怂恿夏桀“倒行逆施、自毁长城”。据说同样的事情吕望就是姜太公也做过。

伊尹、吕望可是公认商周建国的头号功臣,他们都曾到敌国的腹心去做间谍,所以衍生了“上智为间”的说法和谋略。

回到苏秦身上,虽然燕昭王可能会怀疑苏秦是否真的有“上智”(毕竟还没有实际表现),但对于处心积虑要报复齐国的他来说,苏秦的建议无疑是一个听起来很有诱惑力的方案,可以尝试。

何况真正出力的是苏秦,除了给苏秦打造“人设”花点钱,燕昭王没多少实际损失。最坏的情况无非是苏秦只是个骗子,拿了钱就跑路,或者说,在齐国混好了就忘了这茬了……

虽然苏秦是以“上智”自诩,但客观说,他冒出这样的想法并不算多有创意,而且执行起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别人很难发现他的真实意图,他个人人身安危并不多大。

这与当时纵横家的“风潮”密切相关,这些纵横家常常游走在世界各国之间,甚至“丞相轮流做”,比如公孙衍当过秦国、魏国、韩国的国相,张仪做过秦国、魏国、楚国的国相,孟尝君也曾做过齐国、秦国、魏国的国相,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

尤其是张仪,他在主政魏国、楚国期间,服务的却是秦国,估计这一点真正启发了苏秦,让其决定效仿张仪,在齐国身上大干一场。

▲苏秦张仪

在出发之前,苏秦和燕昭王应该有过深入的交流,并对苏秦的“任务”做过分析和明确,大致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一、维护齐燕关系,保存燕国。在燕国没有和齐国决战的实力前,绝不能让齐国再次进攻燕国,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任务。

二、削弱齐国。这一块有多种方式,比如“祸水他引”,怂恿齐国进攻宋国、楚国等,又比如挑拨齐国和赵国、秦国的关系,让它们不能联合,总之想法设法地“阴”齐国。

三、构建反齐联盟,尤其是以燕赵秦联盟为基础,若能拉拢魏韩楚等国则更好。这个应该是最高难度的任务,若能达成这一局面,齐国势将完全孤立并遭受围殴。

而之所以说“以燕赵秦联盟为基础”,是因为燕昭王的继位,本身就是这一联盟的成果。其中赵武灵王出力甚大,燕国和秦国是姻亲,据说燕昭王的母亲便是秦惠文王的女儿,燕昭王后来也娶了秦女加强联姻。燕国当时能够切实依靠的,只有秦赵两个盟友。

请记住这一点,因为这是之后苏秦“纵横捭阖”的一条基础原则,了解这个,就能够明白很多“玄机”。

3、历史转折

公元前年,苏秦第一次从燕国前往齐国,这是我们能看到的苏秦最早出使记录,之后通过相关运作,他出仕齐国,即在齐国当官了。

这一阶段也是最初阶段,大概从前-前年共计五年时间,苏秦具体在齐国做了什么不得而知,但从当时的国际大势看,他的成果可谓惨淡。

前年,齐秦韩魏联合进攻楚国,取得了垂沙之战的重大胜利,尤其是秦昭襄王对于孟尝君的“仰慕”,一再邀请孟尝君入秦执政,让齐秦关系进入蜜月期,这一点当然是燕国所不乐意看到的。

好在秦昭襄王和孟尝君很快闹翻,同时引发“二次合纵伐秦”。这一战从前打到了前年,齐国不仅取得历史性胜利、重创秦国,更让苏秦郁闷的是,此时的燕昭王居然坐不住了,主动向齐国发起了军事进攻。

究其原因,不排除有救援秦国、强迫函谷关方面齐魏韩联军回军的意图(当时赵宋都没有出兵救援秦国,只有燕国出兵了),但更重要的,显然是燕昭王希望趁着齐军主力空国远出的“良机”,攻打齐国报仇雪恨。

我们不能确定这是否是齐魏韩攻破函谷关后同秦国谈和的最重要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齐魏韩联军之后并没有解散,反而在孟尝君的主导下挥师北上,反击燕国,发起“权之战”。

这一战燕国大败亏输,10万大军全部覆灭,换言之,燕昭王辛辛苦苦十五年,一战回到解放前,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全都化为乌有。

而齐国这几年间,经过对楚国、秦国、燕国的连续重大胜利,彻底延续了中原霸主和头号强国的地位。(齐国自前年徐州相王后便接过了魏国的霸主地位,这是相对公认的,也符合历史脉络。)

当时不仅燕昭王是崩溃的,苏秦估计也很绝望,齐国就像一座注定搬不动的大山,横亘在他们的面前。而作为纵横家,孟尝君不仅是当时天下风头无两的头号明星,也是苏秦难以逾越的高峰。

苏秦这一时期究竟做了什么,只能推测。他应该见到了齐湣王,估计也没少做维护燕齐“友谊”的工作,尤其是燕昭王进攻齐国前,苏秦无论支不支持这一军事行动,他肯定提供了不少情报,反正能做的、该做的苏秦都努力在做。

但限于他当时的地位和名望,进入不了齐国核心层,也就不可能实际影响齐国战略层面的各种决策。

而随着燕国的“盲动”和大败,苏秦的工作成果同样化为乌有,更重要的是,因为燕齐闹翻,他只能从齐国辞职回到燕国(也不排除是被驱逐),毕竟他是燕国扶持起来的。

再次重逢的苏秦和燕昭王多数是面面相觑,对坐愁城,想起二人当初的“如意算盘”,估计双方也都有些尴尬和羞愧吧?

然而即使是面临再大的挫折,燕昭王也必须坚挺,他决定忍辱负重,从头再来。

而早已立志不做出一番功业誓不罢休的苏秦更不会萌生退意,能做的唯有协助燕昭王共渡时艰。

当时燕国几乎面临再次灭国的危险,以燕国存亡为中心的一轮外交纵横战很快展开。

孟尝君肯定是希望灭掉燕国,为齐国彻底扼杀这一潜在“仇敌”。秦国对此当然不能坐视,一来两国是姻亲,二来燕国之前的出兵,无论如何都是对秦国的解围,由此穰侯亲自出马,去赵国为燕国奔走。

此时是前年,赵武灵王还在,他一向主张赵秦燕联盟,按说该义无反顾地救援燕国,然而当时正是他攻打中山国的关键时刻(赵是在这一年彻底灭的中山),齐燕开战对他打中山是有利的,因此赵武灵王一开始有些犹豫。

孟尝君派出一个叫魏处的人游说赵国的权臣李兑。说辞是赵国若救援燕国,齐国就一定会和燕国媾和,从而联手打赵国,因此赵国要是插手,不仅是引火烧身也是代燕受过。赵国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坐观成败,让燕国和齐国“两败俱伤”,待燕败齐弊时再出兵,方可收获巨利。

是否真有道理只能看各国的利益诉求以及个人的立场,这里先强调一点,李兑这个人一向是“亲齐”的,所以他在齐国和秦国、燕国的请求中首选齐国。赵武灵王本来就犹豫,李兑这么坚持,救燕的事就拖了下去。

赵国不出兵,战场上又屡战屡败,燕昭王没有办法,只好采用一个叫郭任的人的建议,做出向齐国割地求和的举动。后世都认为这是燕国的“假动作”,但以当时燕国的危险局势,恐怕更多是半真半假,就看赵国怎么反应了。

赵武灵王听说后果然觉得要坏事,因为燕齐联合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看来燕国是真撑不住了,不能再拖延了。不确定此时中山国是否已被打下来,但赵武灵王还是决定出兵救燕。

此时楚国也被燕国说动,出兵进攻魏国的南方。眼见“灭燕”已不可能实现,齐魏韩联军撤军去打楚军。燕国终于逃过一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苏秦的表现,但如果他当时人在燕国,那他应该是参与了这一过程,为燕昭王做了一些参谋工作。

此后燕国方面只能继续“卧薪尝胆”,以待时变。

让燕国幸运的是,很快,历史真的发生了转折。

公元前年也就是仅仅两年后,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深刻影响了齐国的国运和整个战国历史。

这就是著名的“田甲劫王”事件,一个叫田甲的贵族劫持了齐湣王,欲图不轨,但最终失败。

这个事情的真相已经搞不清楚了,尤其是孟尝君到底是不是“幕后主谋”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孟尝君被当成了嫌疑对象,他本人最后出走齐国。

有史料说,当时有人不惜自杀为孟尝君洗脱在此事中的冤屈,还说齐湣王严查后确定和孟尝君没关系,因此很后悔。但这个说法多数靠不住。

因为此事的实质,应该就是齐湣王和孟尝君之间的权力之争。孟尝君当时的声望和贡献太大,以致国际社会都有“只知孟尝君不知齐王”的流行说法,虽然可以理解,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孟尝君和齐湣王之间的决裂不可避免。

要么是孟尝君真的干掉齐湣王取而代之(即他就是“田甲劫王”的主谋),要么是他出走(或者被杀),只是历史选择了后者。

这个事情其实对于齐国十年后的衰落影响重大,因为这是一次严重的内讧事件,是对齐国实力的根本削弱,所以我说它改变了齐国的国运。

齐国不仅失去了孟尝君这一当时公认的“头号人才”,而且遭受了其强力反击,孟尝君之后的人生就没干其他事,一直以齐湣王为报复目标,连带着齐国一起打击。

在当时的时代,个人私怨的重要性不下于国家关系,比如魏韩会因为孟尝君个人就和齐国不对付,而孟尝君因为和齐湣王的私怨就不惜和齐国开战。这在后世都是很难理解的,但当时却没人指责孟尝君是齐奸、叛国贼等。

多说一句。其实对齐国来说,孟尝君上位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以他的能力和齐国的实力,历史走向无疑会大大不同,至少齐国在仅仅十年后就彻底衰落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历史虽然容不得假设,但也别说一切都是必然。

▲孟尝君

齐国孟尝君出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齐国国运的转折,也是当时国际格局的一大转折,它势必引发国际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是齐国,孟尝君跑了,齐湣王主政,需要改变之前的很多政策,正所谓“人亡政息”(这个亡是指孟尝君出逃),孟尝君重点坚持的那一套必须抛弃(哪怕孟尝君是对的都没用,这就是“政治正确”的可悲之处),尤其是齐魏韩联盟已不可能坚持。

当时孟尝君去了魏国当丞相,所以一向主张亲魏联齐的齐国丞相周最只能被免职,那新任人选是谁呢?

还能是谁呢?魏韩成了死对头,燕赵楚才打过架,再加上这些都是邻居,用他们的人也不放心,因此来自秦国的大夫吕礼成为了齐国的新任丞相。也就是说,此时齐国的运气差,不仅长期来说是秦国的运气好,即使是当时,秦国也坐收了巨利。

秦国同意这么做也有原因,因为孟尝君是秦国的头号敌人,“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齐湣王和孟尝君闹翻,自然就会和秦国接近。而对秦国来说,能打击孟尝君的事他们肯定要掺和,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说起来很操蛋,但这一时期的“齐秦联盟”一开始就是这么来的……

表面看起来,因为孟尝君出走,整个国际社会以他的“个人人脉”为准绳重新划线和站队,但实际却是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格局,那就是“齐秦两强联盟”,对抗以赵国为首的“一强四弱”等国家(赵魏韩楚燕),时为前年。

▲前年战国大势图

正是因为没有了齐国的军事压力,秦国才在次年即前年就发起著名的“伊阙之战”,重创韩魏两军。

之后,秦国马不停蹄、步步进击,接连攻占魏国、韩国的众多土地。魏韩两国最后都被逼得主动向赵国献出土地,两国国君还亲自去拜会赵惠文王,希望当时“矮子里最高”的赵国能够出头领衔对抗秦国。(这大概是战国以来魏国第一次真正向赵国低头,终于想起来三晋还是兄弟了。)

纵观这一阶段,同样可以说是秦国从“齐国运气差”获益的地方,因为这几年,齐国等国家至少表面上都消停了,只有秦国强势出击,博得了和齐国并立“两强”的声势。

也是因为这些巨大成功,秦昭襄王、穰侯魏冉等人“飘”了起来,居然萌生了称“帝”的想法。当时王已经多如狗了,再称王已无法彰显尊贵,秦国虽然没文化,但书应该还是有的,翻遍史书终于找出了“帝”这个称号,听上去似乎很气派……

但齐国毕竟才是当时公认的头号强国,秦国必须拉上齐国才能成功。由此穰侯亲自出马,前往齐国说服并赠送“东帝”的称号给齐湣王,两国一起玩“东帝西帝”的新把戏,时为前年。

对国际局势异常敏感的苏秦立刻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

由此他向燕昭王请求出使齐国,真正玩一次“上智为间”!

这一次,苏秦不仅将大玩无间道,而他将面临或者说主导的,是整个战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的外交迷局,也是“合纵连横”的真正巅峰名局。

4、巅峰名局

笔者在梳理这一历史迷局、“巅峰名局”的时候,曾为个中的复杂和混乱切实苦恼过,因此,为了能够彻底说清楚这一时期的全貌,可能比较“便利”的做法是拎出几个最核心的人物,先说清楚他们的身份和立场。

苏秦:燕国武安君,后来担任齐国丞相,表面上为齐国奔走,实际上是为燕国“上智为间”。

孟尝君:魏国丞相,一切以反对齐湣王和齐国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主张魏韩赵燕等国家联盟。

李兑:“饿死”赵武灵王的“罪魁祸首”之一,后担任赵国丞相,大权在握,主张“联齐”来为个人获取陶邑等中原比较富庶地区的封地。

韩徐为:赵国大臣、将军,李兑的政敌,两人总是对着干。主张亲韩魏。

韩珉:也叫韩聂或韩,韩国人,苏秦前、后的齐国丞相。他是秦昭襄王的好基友,估计也是韩国内部的“亲秦派”,主张秦齐联合。

周最:东周天子的儿子,但非太子,担任过多国丞相,平生反对秦国,主张魏齐联合等。

还是从苏秦说起吧。

前年,苏秦再一次出使齐国。他此时的身份,与上一次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他,已经是燕国的“武安君”了。

在战国时代,说起武安君,大家第一反应会是白起,其实李牧、项燕也被封过,苏秦同样如此,他是最早的,也是最另类的。

个中的原因,不排除苏秦这一时期有一些不被后人所知的贡献,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苏秦从上一次出仕齐国的经历总结出了教训,要想跻身齐国核心层,他必须要有真正重量级的身份。燕昭王完全清楚他此行的目标,所以也豁出去了,予取予求。

虽然是燕国的“武安君”,但是否能入齐湣王的法眼,恐怕还得两说,毕竟前一次出仕齐国,苏秦并没有得到齐湣王的真正重视。

由此,苏秦想到了自重身份之策,以此博取齐湣王的“眼球”。

一方面他写信给齐湣王,大肆吹捧齐湣王,说他比齐桓公还要贤明,巴拉巴拉,然后很不客气地以“管仲”自比。既然“管仲”要来齐国了,那能不能请求齐湣王以“诸侯”之礼接待呢?

另一方面,苏秦提前约见当时的齐国丞相韩珉,让他帮助苏秦在齐国上位。

韩珉当时最担心赵国进攻齐国,苏秦就说:“哎呀,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只要在齐国重用我,我就会让燕国和齐国结成联盟,齐燕合一,魏韩就会跟随,赵就孤立了。赵国要是再敢进攻齐国,咱们就一起撸他!”苏秦同时还和韩珉商量了一件事:“等赵国老实了,齐国要是攻打宋国,燕国愿意送来质子,两国一起伐宋。”

凭空捡到一个盟友,又有了对抗赵国的对策,这些自然都是韩珉对齐国的巨大政绩,由此他极为乐意相助。

总之苏秦的“双管齐下”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韩珉亲自迎接,甚至帮他驾车入城,齐湣王也以诸侯之礼隆重接待,并对他极为重视。苏秦这一次齐国之旅,开局不能再完美。

▲苏秦

当时应该正是穰侯给齐国送来“东帝”称号的时候,一开始齐湣王是“照单全收”的。这个可以理解,齐湣王本就好大喜功,“亲秦”的韩珉对此也支持,尤其是秦国都决意这么干了,齐国若是拒绝未免有负雅望,也有碍国际观瞻啊。

然而苏秦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在齐湣王向他征询针对此事的意见时,苏秦为齐湣王全面分析了形势,认为“称帝”虚名无实,是把齐国放在火炉上烤,除了遭受外交孤立不会有任何收益,因此他建议齐湣王取消帝号,将天下矛盾的焦点转移到秦国身上,之后联络各国合纵伐秦,这样齐国就可以趁隙攻打宋国了。

齐湣王对此大为欣赏,因为苏秦提到的“攻打宋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是齐湣王这一阶段念兹在兹的头号战略目标。后世总有人说齐湣王攻打宋国是被苏秦“忽悠”的,其实不是,攻打宋国不仅是齐国的目标,当时天下各国也都对宋国虎视眈眈。

原因很简单,宋国富庶,估计全国都是类似商业大城市陶邑的“经济特区”,这块大肥肉无人不垂涎。比如秦国的穰侯就一直对陶邑魂牵梦绕,赵国的李兑总想拥有一块宋国境内的封地,大概这是当时顶级贵族圈的“标配”吧,没有宋国封地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而魏国、楚国也眼里放光,正是因此,齐湣王才一直不太敢动宋国,毕竟这是从全天下嘴里夺食,一个不慎重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由此,您就可以理解齐湣王为什么赞赏苏秦的建议了,因为苏秦的“转移视线、祸水他引大、法”不仅可能重创秦国,一旦全天下都去打秦国,齐国就有了玩猫腻、攻宋国的战略空隙。这就好比之前赵武灵王趁着全天下“二次合纵伐秦”攻灭中山国,不就玩成功了么?

因此,齐湣王决定采纳苏秦的建议,不仅宣布取消帝号,还安排苏秦奔走各国,组织合纵伐秦。

由此,苏秦在被齐湣王重视之余,还很快获得了齐湣王的信赖和重用,估计都被引为心腹了。

可是齐湣王大概不会想到,苏秦这一建议的根本意图,其实是拆散齐秦联盟。

因为齐国此举无疑是对秦国的背叛,甚至于可以说是欺骗和落井下石。

因为秦国不仅最初主张此事,还切实执行了,前年10月,秦昭襄王举行了隆重的称帝大典,据说还邀请了魏韩等国国君出席。

然而齐国这一“撂挑子”,顿时让秦国成了出头鸟,被天下唾骂和彻底孤立,不得不于仅仅两个月后就宣布取消帝号,相当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难怪后来秦昭襄王决定讨伐齐国前大骂齐湣王:“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四次约定四次背约,谁能受得了?

然而这就是国家之间的关系,更不要说战国时代了,各国之间一直都是根据利益和形势随时变动关系,被欺骗说明你傻,秦国这次确实是又吃了一次大亏。

由此可以看出,秦昭襄王前期,虽然穰侯、白起等人多次出击,重创各国,占地不少,但也确实缺乏类似张仪、范睢的这种“纵横”人才,以致于外交常常被动乃至被多次“合纵伐秦”。

但是客观地说,秦国这次也不算多冤枉,原因前面已说了,这一段时间只有秦国强势出击,成为魏韩赵的头号对手,秦齐又两强联合、大有平分天下的趋势。

正如秦齐一起称帝前,秦国的如意算盘是以帝号拉拢、联合齐国,然后一起进攻赵国(时为合纵领袖),据说一共联络了五国,“著之盘盂、属之祝籍”,甚至连共同出兵的日期都约定好了。这是自前年以来“齐秦联盟”的最高峰。

因此,苏秦的“开山之作”,不仅实质拆散了齐秦联盟,而且挽救了赵国,让赵国逃过了一次被围殴的机会,这无疑是对这一阶段历史正常走向的根本改变。

这一点不是苏秦的“误打误撞”,而是当时天下各国的共同追求,因为齐秦两强联盟、瓜分天下的趋势天下各国势必不能接受,这一联盟必须予以拆散,当时其他国家的纵横家比如李兑、周最等人都在为此努力奔走,只是谁也没想到,最终的实现者会是“横空出世”的苏秦。

而与其说苏秦在救赵国乃至所有弱国,还不如说他担心齐秦联合攻灭赵国后会让齐国更强大,从而让燕国更加难以对付,这一点可能才是他的真实动机。

这是这一时期合纵连横“巅峰名局”的第一阶段,但也足够精彩,因为苏秦“力挽狂澜”,拆散了强大的齐秦联盟,扭转了历史走向,天下格局为之一新,进入更具“不确定性”的混乱状态。

正是出于上述原因,当苏秦联络各国以齐国为首、共同伐秦时,天下各国无不欣然响应。

公元前年,齐赵魏韩燕五国正式约定出兵伐秦,这就是战国时代有名的“第三次合纵伐秦”。

▲六国封相

此时苏秦因为奔走各国、纵横联络之功大概获得了总共燕、齐、赵三国的相印,虽然没有《史记》“并相六国”那么夸张,但说的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情形,是苏秦的人生巅峰。作为纵横家,他已经可以和公孙衍、张仪、孟尝君等人并列而毫无愧色了。

然而五国再次出现人心不齐、各有心思的“合纵痼疾”,作为主导者,苏秦当然要在各国之间协调组织,而更重要的,他还有他的真实目标。

正是在接下来的“巅峰名局”中,他开始遇到了真正的危险。

(未完待续)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