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战国时期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在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不管是战国七雄等大国,还是郑国等小国,基本上都避免不了被消灭的结局。
比如魏国、韩国、赵国、齐国、楚国、燕国这六国,就在秦灭六国之战中消失。当然,对于一些诸侯国来说,还是比较顽强的,也即被消灭一次后,还可以成功复国。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三个大国,就属于这一强国。换而言之,对于这三个大国,在战国时期被消灭两次之后,才终于告别了战国历史的大舞台。
中山国
首先,就中山国来说,在战国时期先被魏国,后成功复国,然后再被赵国消灭,从而彻底消失。其中,就魏灭中山之战来说,是发生于战国时代初期(前年至前年)期间,魏国攻灭中山国的一场战争,为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前年),魏国大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在这场战役中,魏国大军经过三年苦战,这才消灭了中山国的主力。到了公元前年,魏国大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
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第一次被消灭。公元前年,魏文侯去世,太子击继任魏国国君之位,是为魏武侯。在此之后,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而就复国之后的中山国,将赵国的领土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因此,中山国成为赵国的心腹大患。
对此,赵武灵王在位时,向中山国发起了战争。赵灭中山之战是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公元前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公元前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在公元前年之后,中山国彻底告别了战国历史的大舞台。
燕国
和中山国一样,燕国在战国时期也被消灭两次。其中,第二次被消灭,自然就是秦灭燕之战了。公元前年(燕王喜二十九年),荆轲刺秦之后,秦国大将王翦率军攻破燕都蓟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等人逃到辽国。公元前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而在秦国消灭燕国之前,燕国曾被齐国消灭,并成功复国。齐宣王六年(公元前年),燕国发生内乱。在此背景下,齐国名将匡章利用燕国人心离散的机会,北上进攻燕国,五十天就灭掉燕国(战国策记载三十天)。在这场战役中,匡章率领的齐军几乎攻占了燕国的全部疆域,也即可以称之为灭掉了燕国。当然,因为燕国上下的抵抗,加上赵国、秦国等大国的施压,齐国最终从燕国撤军,这促使燕国得以成功复国。而对于复国后的燕国,自然将齐国视为仇敌,这为五国伐齐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齐国
和燕国一样,齐国在战国时期也被消灭两次。其中,第一次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乐毅伐齐,或者说是五国伐齐。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五国联军和齐国大军激战于济西,结果齐军被击败。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虽然齐国当时还剩下莒、即墨两座城池,但是,齐国君主齐闵王被杀,其都城被燕军攻占,至于齐国的绝大部分疆域,也落入燕国等诸侯国之手。所以,这显然可以称之为齐国被燕国消灭了。
不过,在此之后,燕惠王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结果,田单成功恢复了齐国,也即收复了齐国的失地。当然,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虽然成功复国,却难以恢复到巅峰状态了。在战国后期,齐国几乎失去了存在感。齐王建这位君主在位时,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备,也即坐视秦国消灭其他诸侯国。终于到五国灭亡后,齐王建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五国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令齐军主力40万慌忙集结于西部,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在此背景下,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瞬间就土崩瓦解了。面对强大的秦国大军,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这促使齐国告别了战国历史的大舞台。秦国一统天下,在原先齐国的疆域设立齐郡和琅邪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