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围城题下的阅读史澎湃在线

                            

原创张治读书杂志

编者按

钱锺书的《围城》享誉海外,小说的命名,作者自己做过解释,中外学界也做了不少引申与联想,好像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如果认真梳理钱锺书的中西文读书笔记,进入钱锺书的“阅读世界”,还原其生活状态与人生思考,就会发现“围城”二字是钱锺书在抗战时期通过与中外文豪们的连接与对话,所认知到的战争局势与生命困境,是在历史文化表层下抒发的一段心曲。

“围城”题下的阅读史

张治

(《读书》年4期新刊)

一九四六年初,钱锺书的小说《围城》在杂志上连载。这部以中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开篇就把时间拉回一九三七年七月下旬,点出那时节“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厉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现实世界里,那时钱锺书还在欧洲留学,却清楚国内局势,诗作里一再挂怀国事。《围城》发表前不久,他在札记里评价德国十七世纪小说《痴儿西木传》里描写“兵连祸结,盗匪横行之状”,与伏尔泰小说《赣第德》里写保加利亚军队之罪行“每有旷世相契处,证之今事,亦觉古风未沫”。说“证之今事”,就是自己所见闻的战祸。作于孤岛时期上海的读书笔记里,读《唐宋文举要》时录韩愈《曹成王碑》一句“贼死咋不能入寸尺”,形容的是唐朝曹王李皋负隅抵抗藩镇叛乱军队的壮烈,页眉上批注了“围城”二字。小说《围城》没有直接描述战争,显然并非不能写或不愿写。

佛兰芒画家笔下的三十年战争,近乎《痴儿西木传》中所叙侵略者劫掠百姓的惨状

汉学家胡志德曾记一九七九年五月钱锺书访美时谈话,提到小说希望表现“战争既遥远又无处不在,就像简奥斯汀小说中的拿破仑一世战争一样”。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沉重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作为小说题目的“围城”,正像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呈现特洛伊战争的攻守形态一样,用最为简洁有力的意象揭示着战时上海的困局。钱锺书一九三八年底回国后至次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执教期间,讲授过荷马的两部史诗;战后他为暨南大学外文系学生开设的“欧美名著选读”课程,第一篇也是选读《伊利亚特》。讲授荷马这个行为含有钱锺书在战争年代里的独特思考,不过小说《围城》的创作是带有着喜剧感的戏谑与反讽意味的,众人舟车劳顿地在污秽浑浊的世界里漫游的经历,可以看作英雄之旅的戏仿。试图将荷马史诗与现代世界接通的尝试,正是两次大战时期欧美世界的一股重要潮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围城》的日文译者中岛长文曾采访钱锺书,询问“围城”一词的由来。钱锺书从书架上翻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找到《鲁仲连邹阳列传》的一段内容,强秦四十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有人去拜访客居城中的鲁仲连:

(钱锺书)把新垣衍对鲁仲连说“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这些部分拿给我看,而后说:“作为词语来说,这是最古老的例子,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日本友人随后做了些引申和联想:第一,司马迁这里引述的是《战国策赵策》里的话;第二,作为词汇,《左传》昭公十三年的“围困城”和传为蔡文姬所作的《悲愤诗》里的“围城邑”,作为寓意典故也许比《鲁仲连传》里这段对话更为合适。

钱锺书读《史记会注考证》笔记。页眉按语:“《冷庐杂识》卷一称史公以一句纵,一句操,而于一篇中见之者,如此篇‘天下之贤公子也’、‘有求于平原君者也’等(按,皆全本《国策》)。参观刘向《九叹离世》。”

钱锺书自然知道《战国策》的出处,《管锥编》明确说:“此节佳文,悉取之《赵策》三,句法操纵,一仍旧贯,未可归功马迁。”使用《史记》的本子,是因为当时刚写完讨论过此书的《管锥编》,手边有书。以《史记会注考证》这种日本汉学名著来表示友好,也再自然不过。但更重要的是钱锺书在留意“佳文”句法之操纵(“居此围城之中”和“有求于平原”二语的重复出现)的背后,更深感于其中历史人物应对“围城”之局时的精神力量。大多要么困于局中、要么弃局出围的人,是因为有政治上的考量。“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的齐人鲁仲连,为何也留在“围城”里呢?这恐怕也是钱锺书夫妇选择在战事爆发后回国面对的问题,也是他们在上海沦陷如何进退时面对的问题。没有引出的下文里也许才包含了真实的答案:

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像鲍焦这样的古之“介士”,耻居浊世,会因无路可走而“抱木立枯”,这是对大义的坚持。鲁仲连引申到自己在“围城”中的立场,他不从政,也不参与军事,无“求于平原君”,也不认为赵国有什么仁政值得捍卫。他只是愤懑于侵略者的作恶,才坚决要“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钱锺书在抗战时代里的表现,和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态度是一致的。而且所谓“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可理解为对于现实利益的超脱,回避党派、主义的站队,乃是一种清醒的政治态度,《围城》不表现战争中的政治斗争,这也许就是根本原因。《管锥编》曾说:“并世之人,每以当时之得失利钝判是非曲直,《庄子胠箧》所谓‘符玺’与‘仁义’并窃,‘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西谚所谓‘山呼“胜利者万岁”!’”——这“山呼‘胜利者万岁’”,是钱、杨夫妇熟悉的堂吉诃德讥嘲桑丘势利眼时的用语。永远拒绝为胜利者唱颂歌,连同《太史公自序》里称许鲁仲连的“轻爵禄,乐肆志”精神一样,是钱锺书肯定的人生境界。最终的日译本以“不能在日语中找到其准确的译法与表意”为理由,放弃了原来拟定的“被包围的城堡”这个题目,决定只选择《围城》原题中的一个方面,改用“结婚狂诗曲”为书名。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原本“围城”意象上的多重指向。尤其是作者虽未正面书写,却时时关照在心的战争中人之生存状态,在日译本的改题操作下被淡化了不少,这当然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堂吉诃德说:“你分明是个势利小人,你就是叫喊‘胜利者万岁’的那种家伙。”(杨绛译《堂吉诃德》第二部第二十章)

在小说里,方鸿渐绕了半个中国,又回到了“孤岛”上海。这个平凡怯懦的小人物,感受着“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围城中人”心绪上的这种写照,并不仅仅属于现代世界。《谈艺录》第四十六则里,论元好问同代人受其诗风影响,提到遗山“三知己”之一的李献甫写了首《围城》,认为是“入之遗山集中,可乱楮叶”。李献甫此诗写金哀宗天兴元年(一二三二),蒙古军队围攻汴京,此后哀宗率军离京退走。钱锺书留学时做过《中州集》的读书笔记,上述《谈艺录》这段内容就见于其中,并列称引的雷希颜、李长源、秦简夫等人诗,也都是经历末代板荡的感慨之作。元好问诗中也多次出现“围城”字眼,早有人指出小说题名的出典可能与此有关。再往前追溯,还有杜甫。《容安馆札记》第四〇四则论吕本中《东莱先生诗集》,摘记宋人诗话所云“吕东莱围城中诗皆似老杜”;第三二〇则引朱长孺《书元裕之集后》:“裕之围城中作诗指斥蒙古,不啻杜子美之于禄山、思明也。”钱锺书曾说自己的学诗经历,是在游历欧洲期间才足涉少陵、遗山之门庭的。感怀时事,从读书学诗经历里有了切身体会,和杜甫、元好问的诗心产生共鸣。

后来《宋诗选注》中评价陆游,说他是“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这暗含了褒贬之意:抗战后,钱锺书有一篇英文书评,评价一部陆游诗选英译本(一九四六年),批评了将陆游爱国诗人形象夸大的研究方式。钱锺书说,有些研究中国文学的大学教授发现了以研究爱国人物来爱国的途径,于是把陆游的诗当成达到目的的资料。陆游的确爱国,但爱国不是他作品传世的主要价值。唱高调的爱国诗并不能真正算是好的描写战争年月的诗,受杜甫影响的陈与义、吕本中、杨万里等人,以及后来的元好问,才值得学习效仿。这个判断足以说明钱锺书的文学理想:他否定了题材决定论,决意以战争作为背景色而不是前景主要事件来写小说。

英国小说家玛格丽特加布尔(MargaretDrabble)处女作《夏日鸟笼》(ASummerBird-Cage,来源:fest.englishpen.org)

《围城》固然充满作者对战事的忧愤,却也并不以此为局限,核心主题仍在于人类生活的永久困境。以方鸿渐为假想情敌的赵辛楣摆设了一桌“鸿门宴”,怕自己学问压不过对手,请来了两个朋友褚慎明、董斜川助阵。席间谈话中引出了“围城”的主题:褚慎明道出那句“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说是罗素引的英国古话。十七世纪初,英国作家约翰韦伯斯特(JohnWebster)所写的悲剧《白魔》(一六一二年),将婚姻比作花园中的夏日鸟笼(asummerbird-cage),在笼外的鸟想要进来,在笼内的鸟则终日忧惧自己无法离开。这个典故在欧美当代文学也有遗响,钱锺书熟悉的英国小说家玛格丽特加布尔(MargaretDrabble),其处女作《夏日鸟笼》(一九六三年)书题即搬用韦伯斯特原话。但把婚姻比作鸟笼,还有更早的别国出处。法国大思想家蒙田《随笔》第三卷第五章说:“这就像看到鸟笼的情况,笼外的鸟死命要往里钻,笼里的鸟又绝望要往外飞。”(马振骋译文)钱锺书有详读此书的摘记,在这段话所在手稿页眉,标注了“围城”二字。

《围城》随后还有一段对白——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末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eresseassig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锺书编的英文杂志《书林季刊》一九四七年九月号里,曾介绍自己的小说“题目出自法国谚语:婚姻如同一座被包围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要进来,城内的人想要出去”。范旭仑已指出这“法谚”见于钱锺书读《巴特利特名言称引录》第十一版(一九三七年)的笔记。录约翰戴维斯爵士(SirJohnDavies)的名言:婚姻如盛宴,座上客想离席,场外人想入席(一六〇二年)。注文里就有钱锺书引的“法谚”,并明确指出摘自学者基塔尔(Pierre-MarieQuitard)的《法谚研究》(一八六〇年)一书。

年问世的《巴特莱特引语辞典》第十一版里的一条长注,针对诗人约翰戴维斯爵士的一段话,将婚姻比作节庆盛宴,参加的人想要离席,未能入席者却想要加入。钱锺书在写《围城》之前曾读此书

然而把婚姻比作“围城”也并非“法谚”,这来自阿拉伯谚语,范旭仑认为大仲马《东游记》(一八四八年)是法语书里最早引入这则谚语的文本。钱锺书可能查过基塔尔的《研究》,笔记上将“Frenchproverb”之说,涂改为“Arabproverb”。学者林丽娟对这类婚姻譬喻的东方渊源进行了专业的梳理,认为虽被置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名下,实为从阿拉伯、叙利亚地区传至欧洲,将婚姻喻作渔网或鱼篓,年轻人受到引诱而想要进来,入其彀中则挣扎逃逸而不能了。

《围城》里对婚姻之两难处境的表现,背后还有更为丰富的修辞与思想资源。小说结尾方鸿渐所感慨的“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一个”,和上文苏格拉底之言颇为近似。八十年代初,钱锺书在给张文江的回信中,曾承认的确并非向壁虚构。回信中提到来信者引的爱默生语,指讲演录《代表人物》(一八五〇年)的著名议论。爱默生从蒙田对婚姻话题的“明智的怀疑主义”态度,延伸到青年立志从事政教、法律、文化等事业时将会面临的两难考验。这合乎钱锺书小说的立意,正如杨绛在九十年代初为电视剧《围城》写的题词:“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锺书的信里指示了苏格拉底名言的出处即《名者言行录》,并佐证以拉伯雷《巨人传》第三卷第九章中“那末你就结婚罢”“那末你就不要结婚罢”的反复辩论。实则不止于此。据教父作家杰罗姆所说,有一部以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忒奥弗剌斯特(Theophrastus)的名义创作的《婚姻金书》(Liberaureolusdenuptiis),即以明智之士应否结婚为主题,其中列举贤妻良母的典范,继而指出这种佳偶世间难求,绝大多数婚姻都令人失望,因此得出结论:明智之士不应娶妻。这种论调乃是西方古典时代至中古晚期一直兴盛的“憎婚”(misogamy)传统的表现,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以降,相关论说观点、诗文故事,数不胜数;后世在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还可见思想影响,其中列举了历代持不婚信条的哲学家,恰好可以和钱锺书曾开列的怕老婆哲学家名单相对照。这种关于结婚还是不结婚的讨论,乃是西方修辞学传统里“应否娶妻论”(anuxorducenda)这一命题下的写作训练,见于著名的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

拉伯雷《巨人传》第三卷第九章插图(图中文字为——巴奴日问庞大固埃:我是否应该结婚?)

钱锺书对“应否娶妻论”这种修辞学命题传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