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兔的文学世界ldquo帝王

大家好,欢迎来到草莓兔的文学世界。还记得我们上次说《史记》是“史学双璧”中的其一吗?而“史学双璧”中的另一部巨著就是《资治通鉴》。今天让我们来讲一讲“帝王之术,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基本信息

我们先来讲一讲编者司马光吧。

司马光

字:君实

号:迂叟

谥号:文正

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砸缸的故事。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要编写《资治通鉴》吗?春秋以后的史书千千万万,这么多书,即使是特别爱看书的文人一辈子也看不完。司马光想:要是这样子的话,这么多史书可不就白白浪费了吗?于是,他决定把这些史书由精到精,一直到最精,每个字都不能删去,最终编写成了这本大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那么厚,真的难以想象司马光要编这本书费尽多少心血。

而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并称为“史学二司马”。不过,司马光比司马迁要幸运得多,因为当时司马迁已经受了腐刑,还是一个人在狱中孤苦伶仃地写出了《史记》这本大书。而司马光有很多文人墨客帮助他,而且他当时还是一个大官,因此环境好得多,而且他其实只是主编,很多文人都帮他查找史书,找资料之类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回到他的名和字。司马光名字中的“光”其实是因为他的爸爸在浮光山游玩,很开心,想到家里刚出生的儿子,就给他取名叫“司马光”。但是“光”有一点漂浮虚渺的意思,所以给他起的字是”君实“,“实”就是踏踏实实、实实在在,所以,他的名和字是反义词。

而他的谥号“文正”说明他文章写得好而且很正直。

那他为什么号“迂叟”呢?“迂”是指“迂腐”,“叟”是指老头儿,所以“迂叟”就是“迂腐的老头”。谁会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号呢?原因是王安石他们支持新法,而司马光他们认为新法太突然,应该先让老百姓适应。王安石他们就骂司马光是个迂腐的老头,于是司马光就给自己起号“迂叟”,让王安石他们知道自己根本不怕他们这么叫自己,因为不论他们怎么叫自己,自己还是自己,不会变的,根本就影响不到自己。

而涑水很明显就是一个地方,“涑水先生”就是说明司马光在这个地方。

《资治通鉴》的基本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来讲一讲《资治通鉴》。它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这里它就跟《史记》不同了。因为《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史书分为纪传体,国别体和编年体。而“史”一般称为断代史和通史。断代史是短时间,或者说一个时期。而通史是长时间的。这边再强调一遍,它的编者才是司马光,司马光并不是作者,因为《资治通鉴》其实是无数史书编成的一本大书。而司马光编写它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说明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史书,而且它可以教你怎么做皇帝的。

《立木取信》选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本《资治通鉴》中的两个选段,它们分别是《立木取信》和《萧规曹随》。

我们先来读一读《立木取信》吧。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中间有一段我们把它省略了。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篇选段的意思。

法令已经完备,却没有发布,因为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法令,于是他就将三丈的木头立在都城的南门集市招募群众,如果能搬走这根木头并放置在北门的人给十金。人民觉得这很奇怪,所以没有人敢搬,以为他可能有什么诡计。于是商鞅又说:“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给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搬了木头,他们真的给了他五十金。于是,接下来就发布了法令。

……

行了10年,秦国人民在路上看到人家丢失的东西不去捡,山中也没有窃贼出没。人民勇于国家之间的战斗,却不敢参与私人之间的斗争,城乡治理得非常好。

由此可见,商鞅的法令其实是很好的,关键是他取得了人民的信任。也许我们都颁布过很多很好的法令,但大家都不肯遵守,法令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商鞅用赏赐五十金让百姓移木是为了“取信于民”,使百姓们都相信他,而会遵守他颁布的法令,只有民众服从才能办成大事。

相信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虽然后来的死法很惨,但是他的变法让秦国终于成功地强盛,并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因此,秦国的百姓还要好好感谢商鞅呀!

今天的《立木取信》是不是给你们很深的启发呢?下一篇我们会讲更精彩的内容哟。

往期回顾

一对背道而驰的好友--曾巩和王安石之曾巩

一对背道而驰的好友--曾巩和王安石之王安石

一门父子三文豪(一)--苏洵和《六国论》节选

一门父子三文豪(二)--苏辙和《六国论》节选

一门父子三文豪(三)--苏轼和《赤壁赋》节选

文章宗匠,千古伯乐--欧阳修和《醉翁亭记》

《卖油翁》--欧阳修

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

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宗元

相辅而成的礼与法--荀子和韩非子

相辅而成的礼与法--韩非子《击鼓戏民》和《鲁相嗜鱼》

清静无为的道家--老子和《道德经》

清静无为的道家--庄子和《庄子》

《呆若木鸡》

《纸上谈兵》

儒家的仁义之道--孟子和《王顾左右而言他》

儒家的仁义之道--孟子和《君子之道》

《师旷论学》节选

儒家的仁义之道--孔子和《论语六则》

史书中的春秋战国

史书中的春秋战国--《左传》之《子鱼论战》节选

史书中的春秋战国--《战国策》之《赵且伐燕》节选

史书中的春秋战国--《战国策》之《三人成虎》节选

史书中的春秋战国(五)--《战国策》之《老马识途》

《史记》(一)--历史背景

《史记》(二)--《项羽本纪》和巨鹿之战

《项羽本纪》-鸿门宴

《史记》(四)-《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

《史记》(五)--《越王勾践世家》卧薪尝胆、灭吴称霸

《史记》(六)-《刺客列传》

《史记》(七)--《滑稽列传》

《史记》(八)-《季布栾布列传》

《史记》(九)-《樗里子甘茂列传》

曹操与建安文学

曹操与建安文学(二)曹操的少年青年时期

曹操与建安文学(三)讨伐董卓和《蒿里行》

曹操与建安文学(四)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北伐乌桓和《观沧海》

曹操与建安文学(五)曹操三下求贤令、《龟虽寿》和《短歌行》

曹操与建安文学(六)曹植和《白马篇》

曹操与建安文学(七)建安文学

八拜之交(一)

八拜之交(二)

八拜之交(三)

《管晏列传》段落

《管晏列传》--管仲

管仲和鲍叔牙的传奇故事

莎士比亚(一)

莎士比亚(二)

莎士比亚(三)--《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四)--《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五)--十四行诗

《汉乐府》(一)

《汉乐府》(二)

《饮马长城窟行》

《古歌》

诗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