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时,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

长平之战,赵括大军被围。

当时,无论是赵,还是其他诸侯,都有可能发兵影响战局的发展。

不过,秦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惊人的魄力,牢牢把握战局的发展,最终赢得胜利。

长平之战时列国态度

长平之战前,尽管山东各国都已过巅峰期,但他们仍然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对于未来,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算盘。

1、齐国:突然隐身的盟友。

自五国伐齐后,齐国实力一落千丈,但他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

长平之战前,齐赵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齐国曾多次帮助赵国。

5年前,赵孝成王刚继位,秦国趁机来攻,击败赵军,一举攻下3座城邑。

赵国以长安君为质,向齐求援。齐发兵来救,秦国退兵。

同一年,燕国也趁机攻赵。

赵国不惜割让3座城给齐,求田单为将。田单挂帅,击败了燕国。

当时,廉颇、赵奢等名将尚在,他们都主动请缨,但赵王仍不惜割地求田单为将,这不能说没有结交齐国的考量。

不过,就在1年后,齐国易主。

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继位,母亲君王后摄政。

此后,齐国在末代君王的统治下“光荣孤立”,不再掺和外部事务。

长平之战期间,赵国曾向齐求粮。

尽管赵国使者把唇亡齿寒的道理说得很透,但“然并卵”。

2、韩国:不必考虑。

长平之战前,韩国刚刚被秦国打爆。

此后,即使是亡国之战,韩都没有能力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

所以,此时的韩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燕国:觊觎赵。

战国后期的燕国,吞并赵国似乎成了他们的国策。

不管是长平之战前,还是长平之战后,燕国瞅着机会就攻赵,一直打到亡国。

所以,除了秦国,燕国是最盼着赵倒霉的。

4、楚国:看魏国态度。

在秦赵撕逼之前,楚国是秦的主要打击对象。

楚国主政的春申君,正是以当年与秦修好,将祸水引向赵国而自鸣得意。

但是,春申君并不傻,楚也更倾向合纵。

长平之战前,春申君与赵平原君、魏信陵君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但是,楚国毕竟离战场遥远,且实力有限。

如果魏国明确助赵,楚国会参战,但如果魏不助赵,楚国想伸手也够不着。

5、魏国:并制秦赵之事也。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了魏国对秦赵交战的态度。

魏国认为:秦赵交兵,必然看重魏国。魏国虽弱,但反而能控制秦、赵战事。如此,魏可以成为“东长”(山东六国合纵之长)。

6、赵国:已尽全力,但还有可透支的资本。

唯一铁了心要救赵括的,当然是赵国自己!

长平之战,秦、赵都已倾尽权力。

但是,秦、赵,都还有“透支”的资本。

赵军主力虽被围于长平,但赵国仍有余力。

长平之战后,赵国能在邯郸之战中独力抗击秦军年余,等到援军来救后,还能大败秦军。

9年后,燕国攻赵时,廉颇、乐乘能拿出13万人反击燕国。

这都说明:赵如果不惜代价,还有余力可供透支。

关键是:秦、赵,谁的动员能力更强,能更迅速地把透支的力量投入战场!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时,秦的优势比后来邯郸之战小得多。齐、魏、楚都可能干预战局的诸侯。而赵国可透支的余力,也是秦国需要警惕的。

尤其是长平之战开战之初。《战国策》载:当时秦国认为,如果齐、楚助赵,秦就接受赵的求和。

伐交

因此,长平之战期间,魏、楚,尤其魏,是伐交的重点。

赵国不想和秦搞下去,外交家虞卿提出:应该拉拢楚、魏,造成合纵之势,然后再与秦媾和,就可能成功。

赵王不听,要直接遣使去秦国求和。

结果,秦王热情招待赵使,告知各国:秦赵马上就合好了。(潜台词是:你们谁帮赵,我就和赵修好,然后来打你!)

与此同时,秦国许诺割让韩国的埂雍给魏,以安抚魏国。

不过,长平之战期间,伐交战从未停止。

《战国策》中,赵派平都君劝魏:不管秦能不能胜赵,魏国都不可能得到许诺的城池!现在秦赵都耗尽全力在长平,魏国应趁机发起合纵,获取领导权。

魏王称“善”,但没有行动。

魏国既没有轻信秦国的许诺,也没有立刻支援赵。

因为,魏国仍在坚持自己的算盘:并制秦赵之事也。

当时的形势,虽不如平都君所说的“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但是,在秦赵拼尽全力时,魏国是可以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

但是,以常理而言,对魏国来说,最优的选择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秦、赵再消耗下去!

诸侯乐见秦、赵互相消耗。因此,开战之初,秦可以顺势而为,“抚”魏、楚。

但是,诸侯是无论如何不愿看到赵军主力被歼,秦一家独大的。

所以,当白起露出獠牙,要全歼赵军时,秦国不可能再仅靠“伐交”来解决问题了。

唯一重点

魏、楚要救赵,有两个途径:1、直接救援长平战场;2、“围魏救赵”,趁虚攻秦,迫使秦退军。

当时,诸侯军要援赵,选择面不少。

可是,战局的突然变化,令人措手不及。

秦军隐瞒了换白起为将,打歼灭战的企图,然后···瞬间打出杀招!

白起精心谋划的诱敌、断敌、围敌的打法,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顷刻间:赵军主力全军被围。

此时,各国要合纵来救,已经极为被动了。

赵军主力被围,如果不能打破包围圈,根本撑不了多久。

这种情况下,各国再“围魏救赵”,就显得太迂远了!

只要已经断粮的赵军被歼,任你诸侯如何迂回,秦也稳操胜券。

长平战场,已是唯一重点。

所以,战局的重点是:谁能更快速地动员力量聚焦到长平战场,谁就能取胜!

秦王举措:倾尽权力,聚焦于一点。

必须立足于打!

现在的重点是:尽可能快速动员所有的力量,悉数投入到长平战场,堵截诸侯的援军,保证白起打好歼灭战!

得知白起被围的消息后,秦昭王立刻亲自赶赴河内(秦国其他地方离战场太远),给郡内所有人都加爵一级,把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调,赶赴长平前线!

也就是说:整个河内郡,一时间失去了生产能力和防御力,秦王不惜透支国力,也要打赢。

秦王把所有的力量,全部聚焦到了一个狭小的战场。

河内军,在丹朱岭-马鞍壑—米家镇,依托山地,构筑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防线。

这个时候,诸侯军要“围魏救赵”,秦是没办法阻挡你“围魏”的,但是,秦已经铁了心要吃掉赵军,你即使能“围魏”,也不可能达到“救赵”的目的。

当秦王迅速完成布局后,廉颇也好,列国也罢,恐怕已经无能为了!

被围46天后,赵括战死,赵军投降,被屠。

魄力

长平之战后,当白起趁乱灭赵的企图被否后,秦国进入了低谷期。

此后,秦先是攻邯郸失败,后又被魏信陵君所统的合纵军压制到函谷关内。

可见:长平之战,秦国的国力已经遭到极大透支。

虽然短期内国力受损,但打垮了山东六国最后的支柱,秦一统天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敢于关键时刻展现魄力、透支自己,正是雄才大略之主与一般聪明人的区别。

总的来说,赵括被围时,山东各国,包括赵国自己,都有支援赵括的实力。

但是,秦国两次突然袭击,牢牢把握了主动。

秦隐瞒白起为将的信息,突然发力,围困赵军,打了列国一个突然袭击,使列国援赵的难度瞬间变大。

秦昭亡迅速到河内征发大军,透支力量,抢先投入到长平,使包围圈牢不可破,断绝了各国救援的可能,保证了歼灭战的胜利。

历史不是“笨蛋与明智之人的游戏”,而是“厉害的人与更厉害的人的游戏”。

失败的六国之主,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愚笨之人。他们在外交中,有自己的算盘。

秦之有天下,不仅是受益于商鞅变法的红利,也得益于几代秦王的雄才大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