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到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很多我们知道名言警句都有个后半句,比如我们都知道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后面还跟着一句:“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还知道曹操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后面还跟着一句:“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这就有意思了,曹操在跟刘备说话的时候,却贬低袁绍,在评价孙权的时候,为何还要加上刘表的儿子呢?
今天,我们就以曹操对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军阀点评,来看看曹操的英雄观!
曹操为何如此看好穷途末路的刘备?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出现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内容,演义中曹操的谋士认为刘备日后必为人中龙凤,劝他早日杀了刘备,因此就有了曹操去考验刘备,说出了这句话,看刘备什么反应,结果当时正好打雷,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地上了,曹操见刘备如此胆小,就放下了杀心。
这段故事一直被人口口相传,是千百年来的英雄评价典故,演义不是历史,青梅煮酒并没有历史根据,但是曹操评价刘备这句话是真实存在的,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关于曹操评价袁绍袁本初的,我们后面再来说,这里面讲讲,曹操为何如此看好刘备,其实,曹操把刘备当作人才,想要纳为己任,在曹操与刘备的关系中,绝对是刘备对不起曹操。
刘备原来占据徐州,结果被吕布夺了回去,刘备在屯兵小沛的时候,又被吕布和袁术打败,无奈之下只能投靠曹操,与曹操一块去攻打吕布。
在打败吕布后,曹操其实已经要杀吕布了“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但还是事先跟刘备商量一下,刘备给曹操讲了丁奉和董卓的故事,让曹操下定决心杀了吕布。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吕布与刘备已经形同水火不容,曹操想要留下刘备,必然杀吕布,如果留吕布,必然买不来刘备的真心。
但是,曹操怎么也没有想到,刘备竟然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期间,竟然从背后反叛,曹操一生自负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作为座右铭,竟然被刘备背后捅刀。
即使如此,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依然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也就是说,面对反叛的刘备,现在要不干掉他,他将是我一生的忧患。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容纳不下刘备,其实是扯淡,根本原因是,刘备的野心并非曹操能够满足。
可以说,曹操在针对刘备这个人才的问题上,他看到刘备的能力,但是没有预估到刘备的野心,最终才导致刘备反叛,背后捅了一刀。
曹操认可刘备,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刘备白手起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因此才有了曹操感叹“刘备,吾俦也!”
“俦”字的意思是,老友,知交,同辈或者同类的意思!这就是天下英雄,为什么只有他曹操和刘备了!
曹操为何会评价袁绍“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我估计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袁绍肯定在家不断的打喷嚏,你们论英雄就论英雄呗,带上我袁本初干什么!
曹操与刘备说这句话的时候,大体上应该是刘备被吕布打败后,投靠曹操,在官渡之前说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年左右,因为官渡之战就发生在公元年。
当时的北方,因为袁绍已经击败北方的公孙瓒,占据河北等地,是名副其实大军阀,而曹操打败吕布,实际上已经占据山东大部了,北方战场就形成了袁绍与曹操隔黄河而对峙的局面,袁绍和曹操早晚必有一战,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在双方交战之前,曹操与刘备聊天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袁绍,于是才有了曹操的这句“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就是说,袁绍这样的人,不算是什么影响。
曹操真的没有将袁绍放在眼里吗?曹操大概是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袁绍的时候说过:“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面对当时强大的袁绍,曹操当然是感觉不敌了,官渡之战时,袁绍出动大约11万兵马,而曹操只有两万多兵马,双方孰优孰劣,一看可知。
然而,面对这样的困境,曹操依然不惧怕袁绍:“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一句“志大而智小”评论的也是恰当,这句话要是别人来说,应该是没有说服力的,袁绍和曹操是一块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袁绍,曹操实在是太了解了。
袁绍仗着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出身入仕,结果怂恿何进铲除宦官,反而使得何进被宦官所杀,东汉的乱局很大程度上都是袁绍搞出来的,由此可见,袁绍的能力并不怎么样。
在天下诸侯反董卓的时候,袁绍因为家族的背景而被推举为反董联盟的盟主,而袁绍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联盟做强做大,一举干垮董卓。
尤其当时在对待天子的态度上,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接汉献帝,从而使得自己占据天时,而袁绍却并未将汉献帝看在眼里,袁绍的第一谋士沮授多次劝告袁绍将汉献帝这面旗帜抢到手,以“忠义匡济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袁绍却没有听从。
果然,曹操以两万兵马击败五六倍于己的袁绍,统一北方,不可谓看人不准。
曹操为何如此看不上刘表呢?还认为他的儿子跟猪狗一样!
在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跟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咱俩,还特意说明袁本初不是,为什么曹操没有提到刘表呢?
在真实的历史上,刘表绝非《三国演义》里面的那般无能,刘表是皇室宗亲,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风云人物,公元年,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董卓于是上表朝廷让刘表继任。
尴尬的是,当时从中央到荆州的路已经被不服从中央的军阀给占据了,“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荆州实际上已经不在朝廷的掌握之下,董卓把荆州许给刘表,有很大的玩笑成分,东西给你了,能不能拿到算你的本事了,你想想,上一个荆州刺史是被人干死的,谁还有胆量到这个是非之地。
但是刘表并没有被吓住,而是匿名潜入到荆州地面,一个人把荆州给接收了,这种气魄,也不是谁都有的。
面对荆州一盘散沙的局面,刘表三下五除二就给搞定了,关于刘表当时势力有多大,董卓曾经说过,只要干掉袁绍、袁术、刘表、孙坚这四个人,天下就太平了。到曹操青梅煮酒的时候,刘表已经坐镇荆州十年,成为一方重要的势力,能够争霸天下的不过袁绍、曹操、刘表、孙策等人。
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在曹操的英雄人选中,连名都没有提,可见有多藐视刘表了,官渡之战后,曹操重整兵马,准备南下,这才评价了刘表一句:“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曹操对刘表的分析还是很恰当的,意思是,我打吕布和袁绍的时候,刘表谁也不帮,竟然左右观望,堪称“自守之贼”,后尾收拾他就行,作为宗室,却这样包藏奸心,压根就不配拥有荆州。
并不是说刘表这个人就是怂包,只不过当时的刘表岁数大了,已经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了,有人说刘表之死,是曹操吓死的,其实是有点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晚年刘表年老多病,得知官渡之战后获胜的曹操即将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刘表急火攻心,病情加重,还没等曹操到荆州,就“背疽发作而身亡”了。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表和袁绍一个样:“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把刘表批的也管什么不是,总结起来就俩字:活该!
曹操大军压境,刘表的儿子刘琮竟然投降给了曹操,自然更加要曹操瞧不起了。
以致后来曹操与孙权对峙的时候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后面跟一句“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前面夸孙权,后面说刘表的儿子,跟猪狗一样,拐着弯又把刘表骂了一遍。
曹操一生颇为自负,为何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从上述曹操的对英雄的评价来看,能够入曹操眼的英雄,跟他同一辈的只有刘备吗?我看未必,青梅煮酒的时候,假如孙坚不死,曹操断然不会不说孙坚,从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来看,曹操对孙坚还是很尊重的。
曹操与孙坚是老相识,早在反董联盟时就打过交道,也曾见过孙坚的勇猛,曹操认为刘备是白手起家,孙坚比刘备好不到哪去,而是江东寒族庶民,依靠袁术而起家,但是打仗的时候,孙坚是更是勇猛异常。
在反董卓联盟中,只有孙坚作战最猛,《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原型其实都是孙坚,孙坚作为反董联盟的先锋部队,斩杀华雄,击退吕布,大败董卓,董卓不得已出走。
《三国志》评论孙坚,说他“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由此可见,此生未能与孙坚为帝,当是曹操的福,但是与孙坚的儿子孙权相遇,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建安十三年(年),曹操统一北方,又白得了荆州,总计二十余万大军,而孙刘联军,满打满算只有四五万人,曹操想要一统天下也就尽在眼前了,曹操一生用兵,胜败不计其数,总体来说,还是胜多,败少,最擅长以奇计火攻敌人,结果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一把火烧的屁滚尿流。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来说乃是人生大耻,也许曹操对孙权还不服,到五年后的建安十八年,曹操再次起兵号称四十万南征孙权,两军在濡须口对峙月余,曹操望着孙权的军队,严肃整齐,自知无法打败孙权,因此心生感叹,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后引兵北还。
可以说,在曹操的下一辈人中,孙权是难得入曹操法眼的,但是曹操并非就此放过孙权,建安二十二年(年),曹操再次南征,最终在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为了不扩大损失,随即向曹操求降,曹魏与东吴的关系也有了改善。
总结:
曹操的一生,堪称壮怀激烈,征战无数,能够看得上的英雄真的不多,总体上来说,曹操认为袁绍、刘表是不足数,认为刘备和孙权是真英雄。
从三足鼎立的局面来看,曹操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从始至终,曹操也没有彻底征服刘备和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