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建议,“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卡尔维诺(—),意大利著名作家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14个标准,来确定“经典”的概念,以及阅读经典的诸多好处:
1.经典能让我们一读再读
2.无论何时阅读它,都会是对自己的一种宝贵经验
3.总是无意识地隐藏在深层记忆里,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4.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的发现
5.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
6.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诉说的一切东西
7.可以带我们了解过去时代和文化的特殊气氛和宝贵足迹
8.使我们惊奇,不再受导言和评论的遮蔽
9.我们越是道听途说,读到它就越是觉得新颖、独特
10.表现着整个宇宙,令人仰止
11.在阅读的过程中确立自己
12.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那些大师早就一眼把它们认出
13.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
14.哪怕与占统治地位的现代格格不入,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
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论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人类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的思想既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先贤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生前的传道授业解惑和身后的图书典籍实现的,这些典籍都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民族精神文化方面永恒的元典或曰经典。
中华元典可谓是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枢纽。在这喧嚣的时代,由大陆港澳台40位大家悉心创作的《经典之门》——续文脉、跨学科、接地气诠释经典,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与钱钟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南饶北季”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领衔主编,55种中华元典导读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一个总貌式的认识。《经典之门》包括《先秦诸子篇》《哲学宗教篇》《历史地理篇》《文学篇》4册。
《哲学宗教篇》包括《周易》《礼记》《孝经》《孔子家语》《近思录》《传习录》《心经》《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淮南鸿烈》《颜氏家训》《围炉夜话》的导读。
《先秦诸子篇》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荀子》《老子》《庄子》《列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墨子》《鬼谷子》《吕氏春秋》《孙子兵法》的导读。
《历史地理篇》包括《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山海经》《盐铁论》《人物志》《水经注》的导读。
《文学篇》包括《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搜神记》《世说新语》《梦溪笔谈》《东坡志林》《徐霞客游记》《古文观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导读。
这扇中华元典小轩窗提出了许多我们曾心有灵犀、却欲言又止的真问题,如:
传统文化“尚德”不“尚智”如何应对欧风美雨的冲击?
中国人文精神先是在秦代被反人文的法家征服,现代以来又被重视物质的文化征服,它的出路在何方?
林语堂说“官吏尊孔,作家与诗人则欣赏老庄”有什么缘故?
惠能凭什么作为东方思想代表,跟孔子、老子的塑像一起并立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
楚国在文化上落后中原无疑,为何却能够诞生衣被百代的《楚辞》?
徐霞客何以能超越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窠臼,而热衷于自费旅游、“用脚思想”?
中华元典原不老,新翻杨柳那畔行。本书为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新视野中华经典文库导读:经典之门》的简体字本,撰写导读的40位作者中有35位来自港澳台。这些学者普遍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勾连古今中外,博取众家之长,广泛运用跨界思维,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人文与现代社会诸多领域打通。《经典之门》是经典与现代结合的典范。下面撷取几例:
鬼谷子下山
《鬼谷子》导读曾财安纵横捭阖,神鬼莫测
香港警务处前总警司、香港警察历史学会名誉副会长
南宋时方志学家和目录学家高似孙便称赞鬼谷子:“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战国诸人之表。”此书的纵横捭阖、权变揣摩之术,因为与儒家所标榜的仁义道德大相径庭,也被长期把持封建王朝政治的儒家学者视为旁门左道、洪水猛兽,极力挞伐。
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高度评价鬼谷子智谋:“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合纵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的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是斯宾格勒的学生,深受其影响,推崇中国纵横家的智慧,因此有人说斯宾格勒是现代的鬼谷子,基辛格则是现代的苏秦、张仪。
汉昭帝时期举行的盐铁会议
《盐铁论》导读干预主义与反干预主义:《盐铁论》中的经济思想
赵善轩香港明爱专上学院通识教育及语文学系助理教授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反干预主义。他们追忆文帝的无为而治,认为政府应减少管制以及干预行为,反对官营工商业,提倡国家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强调不应与民争利,以此讥讽当朝的干预主义。
在讨论中,贤良与文学仍不时流露缅怀汉代初年无为而治的痕迹,欲借此建构心中理想的经济模式,从而批评汉武帝以及当代(汉昭帝)的经济政策,其言论显示了绝不妥协于建制的文人风骨。难得的是,虽然他们大力抨击国家政策,但朝廷在盐铁会议后,仍拜他们为“大夫”,足见其胸襟,是真心缔造真正的“和谐社会”。虽然双方言辞激烈,但颇有“和而不同”之气氛,如此开明的论政风气,容许士人在公开场合大胆非议朝政,事后亦没秋后算账,这在大一统历史下鲜见,亦足以使后世的独裁者汗颜。
老庄像
《庄子》导读我读《庄子》的心路历程
陈鼓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出生在厦门鼓浪屿(“鼓应”这个名字,就来自于“鼓”浪屿)。我的青年时期,正处于新旧儒家重塑道统意识及其推波助浪于个人崇拜的空气中。这时,尼采的话语使我听来眼明心亮:“生命就是要做一个人,不要跟随我─只是建立你自己!只是成为你自己。”庄子的人文世界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汪洋恣肆以适己”,既没有康德式的“绝对命令”,也不见膜拜“教主”的幻影崇拜症。
尼采和庄子都是热爱生命的。尼采说:“世界如一座花园,展开在我的面前。”庄子则说:“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善生善死的人生态度,忽然使我想起泰戈尔的诗句:“愿生时丽如夏花,死时美如秋叶。”不过,尼采和庄子属于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尼釆不时地激发出“酒神精神”,庄子则宁静中映射着“日神精神”。
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导读一往情深:论《世说新语》中的社会结构、思想变迁及生命之痛苦
陈岸峰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文学博士,现任职于香港大学
东汉末年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乱世。在此衰乱的时代,士人纷纷挣脱儒家之桎梏,奔向道家的解放,由性至情之转变,痛生命之短促,悲人生之无常,骚人墨客唱出了阙阙生命的悲歌。由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所编撰之《世说新语》,记载的就是这个衰败而又灿烂的时代。
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既是“贤”又为“诞”,十分吊诡。七贤之中的山涛与王戎,早已有当官的意向,自然是循规蹈矩。至于嵇康,思想虽激进,却为人低调,喜怒不形于色。向秀是纯学者,倾心于《庄子》研究。嵇、向两人锻铁、灌园而自得其乐,并没有惊世骇俗的行为。以任诞的行为对虚伪的社会与严苛的礼法作抗争的,有刘伶之裸醉,以天地为衣裳,又以戒酒戏弄妻子;阮籍醉卧当垆美妇身旁,服丧期间饮酒吃肉;阮咸(仲容,生卒年不详)当街晾裤,与猪共饮,服丧期间追回鲜卑婢等等。
王澄、胡毋辅之、阮赡、谢鲲等人的裸形自乐,他们自认为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裸形,学狗叫,学驴鸣,蹂躏自我、蔑视社会,可谓反抗无力之余,此中亦不无是对人生之虚诞、人世之苦闷而发的宣泄。
王粲喜好驴鸣,他死后曹丕学驴叫为其送葬
《世说新语》有如魏、晋间之《清明上河图》,写人如生,记事生动,在如沐春风的清谈中呈现主客神韵,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交织出惊心动魄的政治漩涡;要言不烦,一卷在握,让魏、晋风流,千载之下,成为永恒。简而言之,此书千头万绪,又有如众声喧哗,百家争鸣,而其神韵一以贯之,则乃魏、晋之悲凉慷慨,如一曲幽笛,在茫茫黑夜,如泣如诉,令人感慨万端。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在序言中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从而让现代人生活得更有智慧、更称意、更自在。”《经典之门》作为博雅教育经典读本,对焦虑的现代人而言,亦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诗意栖居、心灵疗愈的好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