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诚《寄怀曹雪芹》终极解释
整子.8.1
据红学家们所提供的资料,敦诚有一首诗歌叫“《寄怀曹雪芹》”,出自《四松堂集》。里面所谓的“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的“曹雪芹。我在这里先不管什么“四松堂集”,也不管二者之间是否能划上等号,就先看看敦诚的这首诗歌到底说了写什么,透露了什么信息可以得到我们应该有所重视原因。
原诗如下:
寄怀曹雪芹(霑)
清·敦诚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且著临邛犊鼻裈。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时余在喜峰口)。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寄怀,晋.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寄怀”的意思就是因人或者因物而发从而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寄怀曹雪芹”,这个语句中的意思是表示“因人而发”,也就是因“曹雪芹”而发出自己的心声。寄,是远送,不是送走,而是送去一个符合的人或者物身上。怀,是心思,思虑。它不是寄托的意思,寄托是一种真实期望的诉求,寄怀是思虑的归结。寄怀,也不是什么情怀的意思,而是指故有的心情。例如“怀古”之“怀”也一样。有的人理解为“寄------怀曹雪芹”,这就不对了。
曹雪芹,敦诚好友。这个毋庸置疑。 霑,这个在原书上是写在下面的小字。从诗题来看,这不是原本的诗题,应该是后人添加进去的。如果人名,除非是书信或行文中才会写上“曹雪芹霑”的字样,也不会写一个小不伶仃的字眼。 敦诚,爱新觉罗·敦诚(——),字敬亭,号松堂,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爱新觉罗·敦敏之弟。清朝宗室、诗人。 著有《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等。
少陵,指唐诗人杜甫。 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唐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曹将军,指唐玄宗时画家曹霸. 曹霸(约年~约年),唐代著名画家, 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高贵乡公曹髦后裔(也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后人)。擅画马,亦工肖像,曾修补“凌烟阁功臣像”。晚年免官流落四川,困顿而死。杜甫作有《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及《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 。赠,指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 曾曰魏武之子孙,于今环堵蓬蒿屯。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魏武:指曹操。曹操死后,被追为“太祖武皇帝”,因建立三国时期的“魏国”而名。 君又无乃将军后,有的版本写作“嗟君或亦将军后”。二句意义差不多。嗟,嗟叹。君,指曹雪芹。无乃,岂不是的意思。
环堵,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蓬蒿,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硗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屯,村子。
扬州旧梦,唐·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久已觉,“觉”,有的版本写作“绝”,不正确的。根据杜牧出典,正确是“觉”字。敦诚引用此典,只提取“落魄江湖载酒行”和“曾经繁荣的过去”的意义。 (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这个句子原本有后人添加的写在小纸条上的注明,当时红学家所为,篡改人企图把这里的“曹雪芹”描绘为《红楼梦》作者的定论。同诗题中的“霑”字一样性质,系伪造无疑。其目的是照应“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假想判断和袁枚的“嗣君”之解。 临邛犊鼻裈,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临邛,地名,在今四川境内。犊鼻裈,干粗活穿的短裤,状如牛犊之鼻。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相如身自著犊鼻裈。”
爱君诗笔有奇气,说明曹雪芹有一定的诗才,颇受作者敦诚的赞赏。据红学家们搜索记录,曹雪芹毕生可证确凿的仅留下两句残诗。题敦诚《琵琶行传奇》:“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白傅,指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因白居易曾任官太子少傅,故谓“白傅”。白居易作有《琵琶行》歌行长诗一首。 蛮素,指白居易的家伎小蛮和樊素。借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二句诗为赞扬之词。 昌谷,唐代诗人李贺的别号。李居昌谷 (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故称。 金·刘迎《再次徐梦弼以诗求芦菔来韵》:“昌谷呕时须, 文园渴尝待。”林纾 《〈金粟诗龛集〉序》:“先生初师青莲 ,间出以昌谷之凄艳。” 篱樊,篱笆。比喻限制范围。 “破篱樊”,甚至还有超越李贺的意思。 虎门,《八旗文经·宗学记》:“立学于虎门之外以教国子弟之义也。”石虎胡同,位于北京西单牌楼以北街东,胡同东口原有白石雕虎。 数晨夕:晋·陶渊明《移居》:“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西窗剪烛,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接倒著,放荡不羁的意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复能乘骏马, 倒著白接篱。‘”《晋书·山简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即醉,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器。’”接,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
高谈雄辩虱手扪,《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后人常用“扪虱而谈”来形容人实放健谈的性格。
蓟门落日松亭樽,蓟门,亦作“蓟邱”。 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史记·乐毅列传》:“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张守节正义:“幽州蓟地西北隅,有蓟丘。”明·沈榜 《宛署杂记·古迹》:“ 蓟丘,在县西德胜门外五里西北隅,即古蓟门也。旧有楼台并废,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郁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蓟门烟树’。” 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 ,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 蓟门在京城西面,故曰“落日”。
松亭: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地势险要,为战略要地, 宋辽时自京(今北京城西南)至中京 (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的交通要道。《宋史·刘敞传》:“自松亭趋柳河 ,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明·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大行盘盘,自西而北,居庸、古北、松亭等关,北瞰沙漠,南引江淮 ,土厚水深,博大爽垲。”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二·遵化县》:“ 松亭关在喜峰口北百二十里,辽人自燕京之中京 ,每至松亭趣柳河。” 樽,饮酒的意思。后有作者自注“(时余在喜峰口)”。
食客铗,指弹铗而歌的孟尝君门客冯谖。铗,剑。见于《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此处指高呼贫穷的意思。
富儿门,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冷炙,指权贵的施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元·乔吉 《卖花声·世情》曲:“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竹篱茅舍。”
黄叶村,是一个文学常用典故,隐居村庄,赋诗著书以自得其乐的意思。红学解释指曹雪芹隐居的北京西郊正白旗村。明清时期这里称“金山脚下黄叶村”。纯属捏造。 下面我举例: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扁舟一棹归何处,家住江南黄叶村。” 清·弘晈《送过亭先生秉铎鸡泽》:“可堪秋雨秋风后,黄叶空山自著书。” 法式善(─)《王柳春》:“海陵邓孝威,选诗黄叶村。” 清·历城王苹(l年~年)《南园》:“乱泉声里谁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 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 南宋·方岳《秋崖集》卷六《三用韵酬诸丈》:“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茸柳边门” 南宋·曹勋《松隐集》卷二十《天台书事》:“路从舍北清溪曲,家在县东黄叶村。” 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夜行宿湖头寺》:“卧载蓝舆黄叶村,疏钟杳杳隔溪闻。” 孙应时《烛湖集》十七卷《武担山感事》:“鸥鹭白苹渚,牛羊黄叶村。” 王铚《雪溪集》卷二《史纯夫余杭》:“新寒黄菊枝,落照黄叶村。” 元·郑玉《次韵述怀》:“家在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 谢应芳《吴中行惠方竹杖》:“秋风黄叶村,春雨烏石冈。挂我沽酒钱,时与游醉乡。” 张雨《丹阳道中观稼》:“行遍山东黄叶村,纵横草路细难分。” 明·胡初翁《江行歌七首》:“平生规此诛茅地,却在牛羊黄叶村。” 清·曹贞吉《珂雪词》中《秋霁·本意》:“悠然归兴,只在黄叶村中,白萍乡里,数间茅屋。” 沈德潜《暨阳翁静子枉过草堂》:“忽传江上青衫客,来访溪南黄叶村。” 赵之谦《舟泊石门忆事有作》:“黄叶村庄路莫知,当时坏壁剩题诗。”
敦诚的这首诗歌共分四段:
第一段,“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写曹雪芹类比有才艺的曹霸的晚年困顿生活。
第二段,“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敦诚因感而发,勉励自己追索曹雪芹的奇气诗笔,更上一层楼。
第三段,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敦诚写自己同曹雪芹的交往认识。
第四段,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敦诚想念曹雪芹而心有同感,追求一种落日下的饮酒畅谈的生活情景,不必做过高的奢望。
第五段,“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说自己虽然保存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本色,但还真比不上寻找一个村庄隐居起来,赋诗著书,自得其乐。
通观敦诚这首诗歌,就是典故的堆砌。敦诚同曹雪芹相比,这简直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思维,且笔法杂乱,似一个刚刚学了点东西,走出校门,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因此,思想层面意义不是很大。但写曹雪芹,可得出以下性质:
1,曹雪芹此人贫困,且居处简陋不堪。
2,曹雪芹此人在敦诚的眼里是有一定的诗才的。
3,曹雪芹此人非常健谈,有点傲气还类似今人的吹牛性质。
4,曹雪芹此人爱好喝酒,喜欢同权贵的人前面卖弄自己的才华。
总结一下情况,满洲文人因为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很有根基的,大多数人才华平平,水平一般,会吟诗作赋就等于是出类拔萃。象敦诚遇到了一个像曹雪芹这样有一定诗才的人,陡生敬仰,奉若神明是在情理之中的。满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监考官基本上都是汉人,他们对汉人知根知底,水平把握还是很到位的。如果不是满清旗人的特殊社会地位,叫他们去科举考试,绝对是质次品劣的淘汰产品。乾隆皇帝就是好附庸风雅,冒充诗人的人。在过去那个时候,满清人也想染指中华诗歌祖庙,一句话,资格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