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须有的坑儒事件中,到底是谁在抹黑

文/格瓦拉同志

后世在提及秦始皇的暴政时,必然会拿“焚书坑儒”来说事,痛批他施行的文化专制政策,恨不得对他食肉寝皮。然而根据各种史料来分析,秦始皇“焚书”确有其事,但“坑儒”却属于莫须有的罪名,这点已为今天的学者所普遍认同。既然并不存在“坑儒”,那么究竟是谁在“抹黑”秦始皇?他们的真实意图何在?

其实,在汉朝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官方资料记载中,并没有关于秦始皇坑杀儒生的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坑儒”一说不存在,而且极有可能在民间早已流传开来。官方史料中关于秦始皇“坑儒”的记载,最早见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那场著名的盐铁会议上。

桑弘羊画像

当时,主持会议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就盐铁专卖政策的利弊跟郡国贤良(儒生)们争辩。由于儒生们强烈反对盐铁专卖政策,所以桑弘羊便大肆攻击儒生们夸夸其谈、表里不一,就像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一样,自古以来就是祸害。正因如此,秦始皇才会焚毁儒家典籍,并且宁愿将儒生们活埋也不任用(“故秦王燔去其术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见《盐铁论·卷五》)。

等到西汉末年文学家刘向在为《战国策》作序时,也采纳了秦始皇“坑儒”的说法,并且称他“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藐三王”。由此可见,最晚从汉昭帝开始,社会上便已经出现秦始皇“坑儒”的说法,但由于此说纯系个人观点,并无史料做支撑,所以不被史学家所认可。例如,东汉史学家班彪、班固父子在撰写《汉书》时,便依旧采用秦始皇坑杀方士而非儒生的说法。

《古文尚书》率先提出“坑儒”说

但是,秦始皇“坑儒”的说法,在后世的流传却越来越广。在魏晋时期的伪《古文尚书》孔安国序中,“焚书坑儒”一词正式出现(“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经过数百年后唐朝史学家们的认可性论证,终于被确定为无可辩驳的史实,直到今天依旧被历史教科书采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秦始皇并没有坑杀儒生,那么“坑儒”一说又是怎么来的?换句话说,到底是哪些人在“抹黑”秦始皇?其实,依据史料和常理来分析,“抹黑”秦始皇的无非有以下两类人:

其一,秦始皇的焚书政策,不仅导致大量儒家经典被焚毁,使得流传数百年的孔孟学说有被消灭的危险,而且还直接阻断了儒生靠学说入仕做官的途径,形同砸烂他们谋生的“饭碗”。正因如此,儒生们对秦始皇恨入骨髓,一直在寻找报复、“抹黑”他的机会。所以等到秦亡汉兴后,民间便开始流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段子,便在情理之中。

秦始皇画像

对于儒生们痛恨秦始皇的原因,《史记》作者司马迁曾拿侍奉过陈胜的儒生孔甲做例子,对此有过精辟、准确的论断。司马迁在书中评论道“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

其二,汉朝取代秦朝后,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性,会有意识地“抹黑”秦始皇,把他塑造成一位暴君形象。汉朝立国之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因此推崇“无为而治”思想的黄老学说便大行其道,然而道家学说无法论证汉朝取代秦朝的合法性,这个任务只能交由对秦始皇恨之入骨的儒家来完成。

汉武帝画像

因此,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关于秦始皇“坑儒”的传闻便开始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汉朝控诉秦朝暴政、论证自己合法性的有力证明,而这条流言能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必然是受到汉朝皇帝的默许或支持。虽然“坑儒”在秦朝各项暴政当中并非最重要的一项,但它却能起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影响力不容小觑。

虽然秦始皇坑杀的是方士而非儒生,但毕竟他通过“焚书”政策,毁灭了难以计数的典籍,造成了文化领域的大萧条、大衰退,并严重扼杀了社会思想的进步,其行为要比简单的杀人还要严重。其中,司马迁便在《史记》中痛陈“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六书从此缺焉”(引文同上)。

司马迁画像

正因如此,虽然在汉朝灭亡后,有部分学者试图为秦始皇翻案,但无一例外均已失败告终。原因无他,后世痛恨秦始皇暴政的思维如此之深,以至于人们宁愿相信他确实干过“坑儒”的事情。更何况,被秦始皇坑杀的方士当中,的确有些人原本就是儒生,说他“坑儒”,也并没有完全冤枉他。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盐铁论》、《古文尚书》、《资治通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