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仙又有烟火气,古人写的好文章,你读不懂

北京知名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092833.html
说起我们从小就要背诵的文言文,实在让人又爱又恨。有时候它们又美又仙,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吴越王在家书中对王妃说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李太白在一篇序言中说到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都不知让多少人陶醉。还有那句在人们心中最为经典的《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辞平淡的像口语一样,却也令人难以忘怀。《山居图》元·钱选但更多时候,它们实在让人头痛,我们平常阅读时,常常被文言文“绊”住,古文的句式用法、特殊词汇,更是让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哪怕是再通俗不过的四大名著,也有明显的文言痕迹,古文底子好的,可以通宵达旦地读三国、叹红楼;底子不好的,只能找“白话版”,读得别扭不说,原著中特有的氛围也没有了。特别是面临考试的广大学子,一边要捧着一本文言文虚词实词大全,反复背诵;一边还要记住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判断这句话是使动用法还是被动用法,一个弄错,文章读不懂,分就丢了。学文言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没有大量的积累,都是枉然”。但是要怎么积累呢?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古文观止》,苦读四书五经?对学生,还有其他古文初学者来说,这个门槛都实在是太高了。那么,有没有可能,吃透了一部分古文,就能应对绝大多数文言文了呢?会不会只要读最短小精悍的古文,抓住最精华的部分,就可以了呢?为此,后浪学堂邀请了年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方舟,为喜欢文言文、想要读懂文言文的人们,策划了这样一门专讲短小精悍古文的课程:

《常方舟·古文素养必修课——

细读经典篇,解锁高阶读写力》

听过课程中的古文学习方法,在掌握词的基础上,就可以读懂大部分古文。

主讲人简介

一、为什么一定要学文言文?

01

人身上的文化气质,是最藏不住的

在阅读写作、日常社交的过程中,融一点文言文的韵味进去,整个人都会不一样。延续了几千年的文言文,早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会用的人,受益无穷。譬如我们的日用语言里,很多词语、用法都来自文言文,像拜谒、玷污、邂逅、忤逆等这类词汇,一旦会说会用了,言谈举止间都能提升不止一个格调。央视才女董卿在《朗读者》上朗读《红楼梦》学文言文还能帮我们纠正生活中的很多错误理解,让我们在引经据典时更自信。比如很多人会以为“悬梁刺股”中的“股”指的是臀部,但如果你看过《口技》这篇文言文,读过里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一句,你就会知道“股”其实是大腿的意思。还有很多让人一唱三叹的佳句,无论是文章、现代诗、还是歌曲,我们都能从中找到文言文的影子: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错误》)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雨巷》)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周杰伦《东风破》)

02

吸收古文中大量的写作手法

古文中的写作手法,多到琳琅满目,采取一二,就能受用。人们但凡深深体会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的魅力,就会在潜意识深处建立这样的认知——哪怕是一个小房间、一棵枇杷树、一句日常叮嘱,再小的细节,也一样能动人至深。这就是《项脊轩志》中“以小事见真情”的写作手法。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的人,在写文章,乃至感悟生活时,都会更加有“料”。要知道,生活中很少有冲突激烈、波澜壮阔的素材,从平淡中体悟真意,才能保证我们的灵感源泉源源不断。在更具体的写作技巧上,文言文也有很多可以直接借鉴的地方,如果要让文字具有强烈画面感,应该怎么写?主讲人会告诉我们,在《礼记》里面,描写一段惊心动魄的追杀场面时,它不描写追赶的样子,也不描写激烈的碰撞,只用几个字,譬如“掩其目”,就达到了效果,举重若轻之间,顺手把人物形象也立起来了。著名出版家、历史学家锺叔河曾说过:“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在文言文里头,我们能学到的实在太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行文之法,怎么能不深入了解、体验一番呢?可是,学文言文绝对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很多文言爱好者,尤其是初高中生,都在这里碰过壁。更有甚者,给自己制订了每日学习计划,强迫自己一天背几个文言实词。确实,两三个月后最基本,最常见的文言文实词都背完了,但是一到看书、做题时,依然是一脸懵。那到底该怎么学文言文呢?在这门《古文素养必修课》中,主讲人给出的办法是:读短篇,读精华。

二、古文学习的捷径

主讲人常方舟告诉我们,“研习短经典,可以说是古文学习的一条捷径”。这门课和市面上其他的古文课不同,里面选择的篇目都很短,短小精悍,不到字。课程中的主要篇目来自于著名学者、老出版家锺叔河先生编撰的《念楼学短》,在此基础上,常方舟也从自己十多年的阅读经验中,筛选、补充了若干在文化和思想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经典文本。我国著名的老出版家、历史学家锺叔河先生眼光犀利独到一度引领国内出版界的风向最早主张编撰大型系列图书《曾国藩全集》的编辑原本,锺叔河就提到,“所选的古文,本是预备给自己的外孙女儿们读的。”这些短文,富有天然意趣,读起来也轻松方便,给初学者看,再合适不过。

《与王元美》

别来从句读中暗度春光,不知门外有酒杯华事。

每忆祇园昙观,草绿鸟啼,追随杖履之后,笑言款洽。

如此佳况,忽落梦境矣。

《念亡妻》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

秋芙惧猧(wō)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竹片于梁,以承其巢。

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

三、听见古人生活的气息

为了提高听众对文言文的学习积极性,这门课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有趣。课程中的选篇涵盖了大部分古文经典,从诸子百家,《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再到《世说新语》,基本上你听说过的、想看的经典古籍,都涵盖到了。跟我们以往接触到的严肃、古板的文言文不同,课程中的古文涉及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会感兴趣的话题,旅游,回忆,童年,爱情,朋友,闲话家常等等,都包含其中。提到欧阳修,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的”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可是,抛开诗词,我们知道欧阳修私底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打开课程,听“苦雨”这一节,就能轻松了解到古人的真实一面了:

《与梅圣俞》北宋·欧阳修

某启:雨不止,情意沉郁。泥深不能至书局,体候想佳。某以手指为苦,旦夕来书字太难,恐遂废其一支。岂天苦其劳于笔砚,而欲息之耶?闷中谨白。

译文:

这雨落个不停,落得人的情绪低到了极点。路上又全是泥泞,不能前往书局相见,只能写信问好了,想必你的身体和精神,一定都很佳胜。我的手指痛得厉害,如今执笔写字都感困难,恐怕会要成为残废。难道是老天爷怜惜我写字写得太苦,想用这个办法让我休息吗?真是闷得受不了啊!

跟现代人一样,会因为阴雨天而感到莫名低落;又因为泥泞难行,不能出门而想念朋友。这样的欧阳修,是一个更加有人情味的欧阳修,也是我们在课本上看不到的欧阳修。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能学习古文技巧,也能感受古人的真实生活,兼取实用与审美,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早鸟价:元原价:元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