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燕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委托荆轲以大任,并把荆轲尊为上卿。荆轲有感于太子丹的诚意,于是与之相谋。
易水边上,太子丹以及少数宾客一身素装来送荆轲。“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来到秦宫,面见秦王,呈上樊於期的头颅和地图,准备刺杀之时,预先卷在地图的匕首暴露了,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最终刺杀失败。陶渊明在《咏荆轲》中所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慷慨赴死的英雄形象为我们展现的淋漓尽致:
01为大义、为知己,慷慨赴死
燕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将荆轲尊为止卿,委托以重任。荆轲与之相谋,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是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更是为了燕国的安定,为了各诸侯国的安宁。那个在易水边匆匆离去的壮士,放下了自己对故国和家园的留恋,直面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为国家大义而死的豪侠之气。
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国家危难关头,荆轲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毅然前去刺杀秦王。这是何等的壮烈。易水送别,送的是希望,更是勇气。
在秦王的大殿之上,当荆轲手持匕首刺向秦王的时候,昔日威严无比的一国之君,居然也失去了天子的仪态。所有的大臣更是惊慌失措,方寸大乱。荆轲一刺,刺穿了所谓天子的神话。秦王和大臣们的名字,也许在历史的风尘中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但荆轲一名,将永载史册,万古流芳。荆轲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勇气却是永恒的。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罢休。试问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在家国危难之时,在秦国的霸权主义威胁到了燕国的安危之时,燕国才不得已采取的无奈之举。荆轲刺秦王是壮举,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历经千年,但这曲悲歌犹在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