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江西十位历史文化名人二上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51.html

1.心学之父陆九渊

2.国画泰斗八大山人

3.科学巨匠宋应星

4.文章大家曾巩

5.状元宰相费宏

心学之父陆九渊

△陆九渊画像

陆九渊(年—年),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讲学于象山书院,人称“象山先生”,被国家认定是对中华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25位思想大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

陆九渊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心学”,成为宋明两代“心学”的一代宗师,他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哲学观,不仅影响中国,更对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思想和社会变革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他和同时代的理学宗师朱熹,如同双子星座,交相辉映,成为南宋思想星空上最为耀眼的并世双星。

△朱熹画像

陆九渊一生有三个高光时刻。

进京面圣。年,即淳熙十一年,陆九渊迎来了可以亲自面见孝宗奏对的机会。对于饱读诗书的书生而言,这意味着仕途的起飞、命运的转折,这是多么重大的人生机遇啊!但是在这一场奏对中,陆九渊没有将个人仕途摆在第一位,而是将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置于其上。他一口气写出五篇奏札,坦陈自己的政见,当面批评孝宗和朝廷用人不专,多所猜忌,粉饰太平,不能收复失地等等,进而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即要孝宗和朝廷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并劝告孝宗应早定志向,循序渐进,取得国家大治、民族大兴、失地恢复的局面。这需要多么大的政治勇气啊!宋孝宗不但被他屡次追问得无言以答,更为他展现出的大义和风骨而赞叹。

△宋孝宗画像

鹅湖之辩。年,即南宋淳熙二年,两位思想巨人,陆九渊和朱熹走进了今天的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寺。在这个质朴的寺院里,他们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哲学辩论,这是中国书院为明辨真理而进行的一次激烈交锋,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鹅湖寺也因此而远近闻名。鹅湖之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为学之方”,包括治学、讲学和道德修养三重工夫。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将“仁义之理”看作是人的本性,其方法重在“发明本心”,主张“尊德性”,提出“易简工夫”。而朱熹则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其方法重“格物穷理”,主张“道问学”,提倡先泛观博览而后约取的读书方法,提出“格物致知”。鹅湖之辩后,两人的思想观点并没有互相走近,尽管在思想上仍有分歧,但两人在感情上却惺惺相惜。

△鹅湖书院

白鹿洞讲学。鹅湖之辩5年后,南宋淳熙七年,身为白鹿洞洞主的朱熹,向陆九渊发出了热情的邀请,邀请他来学院讲学,陆九渊欣然前往。为了准备这次演讲,陆九渊秉烛疾书,彻夜不眠。二月十日,白鹿洞书院座无虚席,各县的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在朱熹的亲自陪同下,陆九渊登上讲堂,开始了他那最为经典、最震撼人心的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义利之辨”,鲜明提出,读书人,到底是为何而读书,为何而科举?他同时自问自答指出,读书人科举者,首要“立志”。立什么志?要以圣贤为志,以治平自任。只有这样,才不会以科场得失为目标,才能去名利之念,不落流俗,只有这样才能走“正道”、扬“正气”、得“正学”。这次演讲陆九渊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此时正是二月早春,而坐在一旁的朱熹听得激动得连连挥动纸扇。事后,朱熹请陆象山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堂讲义》,作为学子必修的功课,并亲自作序,还将讲义刻在了一块石碑以资纪念。

△白鹿洞书院

终其一生,陆九渊不畏权贵,不畏权威,不走寻常路,始终保持着独立的精神和独特的思想,同时,他还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更多的年轻学子。他的思想在历史上几经沉浮,历久弥新,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多年后,明朝的王阳明接过他的衣钵,将“心学”进一步发扬光大,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直到今天依然传承给中国人丰厚的精神养分。多年后,在西方,陆九渊也遇到了另一位知音,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也同样发出这样的呐喊:“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仅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在思想的王国里,陆九渊始终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桂冠,他将永远闪耀在人类历史的灿烂星河当中。(朱虹曹雯芹)

国画泰斗八大山人

朱耷画像

朱耷(年-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又叫八大山人、雪个等。朱耷以苦难为灵魂,以自然为寄托,用墨极简,呈现出个体生命的强悍与独特,将中国写意绘画手法推向巅峰,成为“江西画派”的开创者,是17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写意国画大师。年,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立轴在杭州拍卖拍出了1.19亿元;《岁寒三友》手卷在北京拍出了1.68亿元。在世界,他画作代表的东方审美和民族性格更是释放出耀眼的艺术光芒。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八大山人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并以太空星座命名。

八大山人《竹石鸳鸯》

苦难为魂成不朽。痛苦能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将痛苦毁灭。对于朱耷来说,苦难如同命运的残酷鞭打,抽得他遍体鳞伤,然而,在伤痕处,却长出了艺术的翅膀,带来精神的飞翔。朱耷出生于皇亲贵胄之家,其父祖皆是画家,他从小异常聪慧,更有书画之天赋,8岁作诗,11岁画青山绿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覆灭。一转眼,国亡、族灭、家破,18岁的朱耷,如同一叶飘零的孤舟,在沉沉暗夜里驶入了巨浪滔天的茫茫大海。逃亡路上,妻儿离世,他本人“羸羸然若丧家之犬”。生命该何所去?生命又该何所寄?他将生命远离尘世,在天地的夹缝里苟活。22岁,在江西省奉新县耕香院,朱耷削发为僧,开始了为僧为道的漫长人生,"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清康熙初年,朱耷来到南昌市青云谱道院隐居。62岁时,他离开青云谱,在南昌抚河桥附近修筑“寝歌草堂”,进行艺术创作,直到八十岁病逝。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家国之变、身世之苦、现实之困,成为了朱耷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他蘸一笔苦难之墨,再蘸一笔沧桑之泪,一笔一划,那用生命描绘的花、鸟、石、鱼跃然纸上。那不是茶余饭后的妙思,不是闲情雅致的表达,不是现实生活的描画,那是血、是泪,是不朽!那是中国绘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横空出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艺术高峰!

八大山人荷花图

艺术啼血显精神。艺术的生命在于独特和气质。朱耷不需要将作品逢迎于世,讨好众人,他更不需要以作品铺路,求得功名利禄。他从不为当朝权贵画一笔一墨,而农民贫士却容易得到他的作品。他的艺术追求简单到极致。生命需要画笔来倾诉、燃烧!他的哪幅画,不是在彰显个性,表达自我?你看,那孤鸟、丑鱼,那残山、枯叶,那顽石、那怪鸟,那描绘出的是不可言说的死寂、倔强、孤寒、决绝、悲愤、忧思,那是灵魂的无数次表白,那是生命的千百种姿态。这天地,这世事,这人心,一切都已看透,一切都已看开,一切都已满不在乎,这是痛彻心扉之后的大知大觉,大彻大悟。这样的孤峻之美、脱俗之美,美到直指人心,让人心中为之一寒。他似乎在拷问:这样的境界,你有吗?这样的孤独,你享受得了吗?这样的智慧,你到达过吗?60岁之后,他开始在书画作品中署名“八大山人”。这四字写成连笔像极了“哭之”“笑之”。在艺术的道路上,朱耷已进入无人之境,他以苦难为钥,无意中叩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八大山人丑鱼图

一代画风烁古今。时代怠慢了他,但历史却将他视为宠儿。他一生潦倒、困窘,时人并不懂得朱耷。他绘画的价值,也没多少人能理解。然而,朱耷身后,却圈粉无数。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是发自内心的由衷赞叹!年,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这样评价:“八大,笔简而劲,无犷悍之气……各树特帜卓然为后世法,为清代大写派之泰斗。”齐白石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他的仰慕:“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从“扬州八怪”到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无一不深受朱耷画风的影响。

八大山人行书

艺术塑造不朽,苦难铸就辉煌!艺术的真谛是什么?艺术是以自然为素材,强烈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气质、情操与个性。朱耷超越苦难、超越现实,在艺术的世界里,汪洋恣肆、特立独行。他的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塑造了高贵而倔强的灵魂!他的笔墨极简主义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他独特的艺术形象让人感受到平静之下强烈的生命张力!这样一种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使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了前无古人的超越。(朱虹曹雯芹)

八大山人纪念馆(江西南昌)

科学巨匠宋应星

宋应星(年-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宜春市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其代表性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屡试屡败,放弃功名。宋应星自幼聪明,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后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万历四十三年(年),29岁的宋应星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考取了举人,列全省第三名。虽然乡试的成功使宋应星备受鼓舞,但在接下来的五次会试中都名落孙山,从此彻底断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第五次会试时,宋应星已45岁,宝贵的青壮年时间,就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

虽然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但这五次水陆兼程的万里跋涉,却也向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沿途经过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城市和乡村,在旅途中,他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把各地的生产技术记录下来,得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做了准备。

潜心研学,创新杰作。宋应星自小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学兴趣浓厚,15岁那年,听说《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很想找来读一读。他来到镇上的文宝斋书铺询问,店老板却告诉他,现在人们都读四书五经,为的是考取功名,科学方面的书即使进了货也没人买。宋应星只好懊丧地离开了文宝斋。在路上,他碰到一个卖米粿的老汉,从老汉那里得到了用于包米粿的残本《梦溪笔谈》,老汉告诉他这书是向南村纸浆店老板讨来的。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后半部书已经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宋应星向老板苦苦祈求希望倾其所有购买这本书。老板被他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赶忙让工匠把那半部书捞了上来,交给了宋应星。

在科举这条路走不通,宋应星便把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都用在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和技术上。他还大量翻阅前人留下的史书典籍,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对典籍上的内容加以甄别。崇祯八年(年),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今江西新余市分宜县),教授生员。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授课后的余闲时间较多,同时又能接触到一些图书资料,为他从事写作提供了条件。宋应星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根据以前的调查所得,再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从事着极其紧张的著述工作,历时四年著述完成了他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

皇皇巨著,彪炳全球。《天工开物》初刊于明崇祯十年(年),共三卷十八篇。《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一些重要论述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等。

从17世纪开始,《天工开物》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国和一些欧美国家,轰动一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年―年)称之为“权威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之为“中国的狄德罗”,赞扬《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节目中,相隔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用跨越时空的一次“握手”,让观众看到中国古代的伟大创造与杂交水稻有机联系。

宋应星是一个有骨气的仁人志士。明亡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拒不出仕,在贫困中度过晚年,享年80岁。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宋应星的家乡奉新县建有宋应星公园和宋应星纪念馆。宋应星在人类历史上对自然科学、技术乃至哲学思想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断激励着后人在科技研究突破上做出新的贡献。(朱虹黄春)

文章大家曾巩

曾巩(年—年),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这样评价他:“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和他交往一生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这样评价他:“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这样评价他:“公之文高矣,自孟、韩以来,作者之盛未有至于斯”。近代文化大家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这样评价他:“比苏洵、苏辙好,七绝有王安石的风致。”

文章超众,自成一家。曾巩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章,散文、诗歌、公文,都有自己的鲜明风格,尤其是他的散文,独树一帜。作为文坛宗师欧阳修的得意门生,曾巩一生追随着老师,投身于轰轰烈烈的诗文革新运动,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文章要有用于当世。曾巩也身体力行着他的道德理想,他的文章,平实、质朴、含蓄、典雅。他的公文水平也极高,一篇《越州赵公救灾记》写得极其端正规范、严谨务实,直接成为后世官方文件的范文样式。明清考试的八股文就来源于曾巩。曾巩一直视自己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在为人、治学、从政方面,他一生都在践行着儒家的抱负和理想,他的一生,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一生。

▲曾巩《局事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幼年时期,就显示出他的天资,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却充满坎坷和艰辛。少年时,他痛失爱父,家境衰败,只能辍学回家种田,侍奉继母,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维持生计,照顾家人,教导幼小,更时刻不忘发愤读书,直到32岁才娶妻。在《读书》一诗中,曾巩深情地回忆了那段艰辛岁月:“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命运之神一次次考验他,科举考试,他数次落榜,可是他丝毫没有气馁。直到38岁那年,命运终于垂青于他,年,嘉祐二年,曾巩终于进士及第,并和他弟弟、妹夫们留下“曾家一门同榜六进士”的佳话。

治学严谨,文风质朴。北宋嘉佑五年(年),经欧阳修举荐,曾巩赴京担任史馆馆职,从事史籍编校工作。在这坐冷板凳,埋首于故纸堆的10年里,曾巩显示出了他的严谨和坚守。据史料记载,曾巩在这期间考证、校勘、整理的史书古籍多达数十种。他将《李白诗集》从余首增加到千首,《战国策》从22篇增加到33篇,对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代表作则有《醒心亭记》《游山记》《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等。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

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曾巩任地方官员长达12年,他从来没有当过大官,没能像苏辙、王安石登上政治的大舞台,但是在他为官的小天地里兢兢业业,不把做大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是踏踏实实为百姓谋福祉。百姓的苦难时刻记在心间。在任越州通判期间,遇上当地大饥荒,他领导官府赈灾,下令让富户平价出售粮食,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在知福州时,他鲜明提出,当官不能与民争利。当官府的蔬菜大量上市抢了当地菜农的生意时,他立刻取消了朝廷拨给的“职田”,保障了菜农的利益。在齐州(济南),他扫黑打恶,维护当地良好社会秩序;修建北水门,解决了困扰齐州城多年的水患问题;疏浚大明湖,让北方的济南山青水碧。在洪州(南昌),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访百姓、查疫情、集百官、腾官舍、发救济、严隔离,给处于疫情之中的百姓以最及时、最有力的帮助,体现了他高超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最终战胜了疫情,保护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曾巩的身上始终洋溢着谦谦君子之风,令后世尊敬。他活得很纯粹,为人子,他尽孝尽心,在父亲去世之后,勇敢地挑起了家族生存的重担。当官员,他干得很纯粹,从不追名逐利,而是心系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安守本分,坚守初心。为学者,他同样很纯粹。他是文章大家,一代文豪,天下多少人仰慕于他,争先希望结交于他。可是,他可以坐得板凳十年冷,静下一颗心、守着油灯古籍,在历史的海洋里驰骋,在文学的世界里纵横。人的一生,究竟应该如何活着才有意义?怎样才能活成一位真正的君子?曾巩,用他的一生,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朱虹曹雯芹)

状元宰相费宏

费宏(年—年),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县人。费宏从小天赋异禀,3岁童子试为文元,16岁江西解元,19岁中状元、授翰林修撰,41岁入阁,56岁担任内阁首辅,68岁时无疾而终。

天纵之才,少年得志。大明成化二十三年春(年),细微的东风依旧挟带着一丝料峭的寒意,一群衣着参差不齐的人们挤在一起,一双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鲜红的纸张,在墨笔写就的一个个人名上一寸寸划过,随后透露出狂喜或失望。在放肆的大笑声与失望的啜泣声中,一位晚到的年轻人站在人群外面,瞟了一眼榜单,随后淡然离去。人群中有人瞥到了他的背影,随后震惊地指着他远去的方向,喊出了他的名字。听见了他名字的人无论悲伤或是悲哀,都无一例外的顿了一下,随后扭头看向榜单的最上方,那个高处不胜寒的名字。费宏,以仅仅十九岁的年纪拿下了那一年的状元,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费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初次见面,他就向世人宣告了何为天才。

这个世界上似乎真的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不用悬梁刺股就能写出天下名篇,不用苦练不辍就能谱出千古名曲。而费宏,很明显是这类人中的一份子。在他拿下状元的同一年,紫禁城里的桂花都还没来得及飘香,费宏就又加入了成化年的史料修订组,在他横溢而泻的才华之下,其他人根本就追不上他的遣词造句,只有另外一位天才杨廷和可以与他顺畅的交流,一如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的绝唱。最终,在编写史料的小房间里,只剩费宏与杨廷和二人坐在案前,挥笔不辍。其他人站在一旁,在给他们端茶倒水之余看一眼他笔下流淌的隽永才思,随后长叹一声低着头返回水壶前,挑起水桶摇摇晃晃的走出门去打下一趟水,并在打水时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恨不得此刻能倒映出费宏的脸。这样的天纵之才,升官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同僚们冥思苦想而不得解决之道时,他早已拟好了奏疏。在飞舞的墨迹之下,他先是执掌廷试,随后调左春坊左赞善,三年后又迁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在明孝宗死后,再掌史笔,最终官至经筵日讲官,礼部右侍郎,在区区不惑之年成为了朝堂正三品大员,天子之师,名动天下。

△明武宗朱厚照

时运不济,治世难宏。年,明武宗朱厚照登基,这是一位喜欢折腾的皇帝。他即位不到一年,就大肆任用身边的亲信,刚刚有点起色的王朝又一次遭到了重创。高居在龙椅上的,已经不是那个面色疲惫,一心为国的君主了。而是另一个游手好闲,怠于政务的皇帝。位极人臣的光荣也不再是通过傲人的政绩获得,而是通过讨好皇帝来攫取。以费宏的智商,他明确的知道他所面对的形势,内阁众人尚且只能在暗地里努力,他区区一个礼部侍郎,是不应该公开反抗的。但他依然这么做了,在八虎为非作歹的那三年里,他每天都坚持上书,以图拨冗反正,恢复朝堂上的清明。这绝不是大多数人眼中聪明之举,却是真正正确的举动。我们国家总是有这样的人,固执的牺牲着自己而坚守着真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才能挺过五胡乱华、挺过嘉定三屠、取得抗战胜利,让炎黄的长风飘荡五千年而经久不息。他们在一些同事的眼中并非惊艳,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

△杨廷和

“愚蠢”的费宏在八虎倒台之后理所当然的进入了内阁,与李东阳、杨廷和、梁储一同梳理朝政,支撑这个庞大的帝国。在那些君王享乐弄臣肆意的年月里,文渊阁里长明不灭的灯火,保障着皇朝的存续。

堂堂君子,无奈小人。守原则的君子往往很难战胜没有底线的小人。永乐年间埋下的隐患终于还是引爆了,宁王朱宸濠以重金收买朝中重臣,企图增加护卫、训练私兵,再走一遍夺权之路。作为内阁成员的费宏自然也收到了宁王的“好意”,门前用马车拉来的金银珠玉,流光溢彩的呈现在他的眼前。他沉默地站在了门口,看着堆笑的下人,远处厚重的钟鸣纷飞而来。费宏静静地听完了这悠远的钟声,长出一气,随后转身回府,将那珠光宝气以自己的底线隔断。

费宏为了他自己的原则四处奔走,试图按下宁王叛乱的可能。但大明天下,终究没有那么多光明。媚上取荣的江彬钱宁自不必说,就连饱读诗书的庙堂之臣也欣然接下了宁王的钱财。让他感到最大的失望还是首辅杨廷和的沉默。费宏愤怒的盯着这位多年好友躲闪的眼神,曾经发誓要共济天下,心唯苍生的同志,最终只剩下了费宏一人。正德五年,费宏被迫致仕回乡,朝中好友无一人帮他发声。

△王阳明

费宏这一去,就是十年。岁月无情的爬上了他的脸颊,身形也不再挺拔刚劲,但他的心中,报国豪情却无半点消散,正德十六年,距离宁王被捕两年,嘉靖皇帝即位仅仅十天,费宏因平定宁王之乱有功,再次被召还内阁,担任了内阁首辅。他正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展拳脚,但无奈于嘉靖对张璁和桂萼的偏袒,只能再次致仕回家。张璁进入了内阁,明朝就此开始了党争时代,虽然费宏在八年后又一次回朝为官,但无奈已是年老体衰,难以阻止国势的下滑。

△明嘉靖皇帝

经世伟才,大道清辉。嘉靖十四年(年),费宏离开了这个他牵挂一生的国家,纵有超世之才,但无奈时运不济,最终还是消珥于茫茫书海,难为世人所知。但我认为这样一个始终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二落三起的政治家,屡受谗言而不馁,饱尝冷暖而不怠,还是应当被大家铭记的。正如张廷玉所言,起家文学,致位宰相。宏却钱宁,拒宸濠,忤张桂,再踬再起,终亦无损清誉。在满是利欲的朝堂上,也仍会有大道的清辉。(朱虹风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27.html